老子的《道德經》中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55e4680


  

  作為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留下的《道德經》幾乎句句都是真理。

簡單來說,就是老天爺對誰都不會特別仁慈,特別照顧,在他老人家眼中,高貴的人類與卑賤的狗尾草都是一路貨色。

  比如大海嘯來臨,老天爺不是因為你是大款,你是美,就不淹死你;大地震來臨,也不會因為你是可愛萌寵就不震翻你。在老天爺眼中,一切都是平等的,他對誰都沒有特別的關照,特別的仁慈。

  因此,方才說,天地不仁!

  與孔子的《論語》不同,孔子的《論語》像是心靈雞湯,越看越覺得心理溫暖,老子的《道德經》是苦口良藥,越看越覺得天地蒼茫,宇宙浩瀚,至於人,實在渺小可憐。

孔子將的是人類的溫情,老子將的是世界的客觀,有些冷漠,卻真實存在。儒道結合,方才是完整的人生,完整的世界。


葉之秋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對於這兩句話,歷來的人常有誤解。芻狗一般認為是祭祀時用草扎的狗,微不足道。很多人將這兩句話解釋為:“天地殘酷的對待萬物,聖人殘酷的對待百姓。”

其實,這兩句話並不能這麼解釋。

老子說的仁,當然指仁愛。但老子說的不仁,就指殘忍嗎?顯然,仁愛的對立面是殘忍,但在仁愛與殘忍之間,卻存在著一個冷漠無情的中間地帶,而這才是老子說的不仁。

比如說,每個人對自己的父母妻兒、親戚朋友都是仁愛的,對於冤家仇人則是冷酷的,但對於沒有關係的路人,則是冷漠待之,不會特別親近,也不會特意疏遠,這就是《道德經》中的“不仁”。

古人認為,天地之上有一個無所不能的主宰之神,他是仁慈的,用陽光雨露養育萬物,特別是他偏愛人類。但是老子卻指出:這樣的主宰者是不存在的,天地對萬物毫無偏私,冷漠以待,任由他們自己發育,並不加以干涉。這就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老子認為,人要效法天地,而天地的不仁又是效法道的“自然”,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以,那些理想的統治者,即聖人,也像天地一樣不仁,聖人對百姓毫無偏私,冷漠以待,任由百姓自由發展。所以“不仁”也就是《道德經》中一直論述的“無為而治”。

其實,“不仁”的道理,直到今天還有意義。比如,十八世紀西方流傳著一句話:“最好的政府是最懶惰的政府。”意思是政府不必對人民干涉太多。而老子的“無為而治”思想領先了西方一兩千年。現代的市場經濟同樣主張政府不能過多幹涉市場,要依靠市場的力量,同樣是一種“無為而治”。


一切有為法,如夢亦如露。我是夢露居士,為你解讀國學經典。歡迎關注,閱讀系列文章。


夢露居士讀文史


年少時在一部修真小說《誅仙》中初看到這句話,當時不理解為什麼作者要反覆寫到這句話,似乎這句話有著什麼更深層的意思,竟然貫穿了整部小說的始終。

直到後來讀了《道德經》。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典出《道德經》第五章,意為天地之道,本沒有仁義與否的定義,不干涉,不偏袒,任其自然育化。



1993年郭店楚墓出土的簡本《老子》無此句,僅有本章中“天地之間,其猶橐龠與?虛而不屈,動而愈出”,但文義與通行本是一樣的。

這裡的天指天道、自然之道,某些宗教人士會把它理解為上天、創世的神。宇宙孕化萬物,實際上就是把諸多粒子按不同的序列排列組合而成,組成我們這個世界的一切,其實本質根源都是一樣的,所以在從宇宙的角度來看,一切事物都源於同種物質。佛家也說眾生平等,我是一切,一切即我。

芻狗,古代祭祀時的祭品,用草紮成的狗,在祭祀之前很受人們重視,但用過以後即被丟棄,任其自然腐朽,這是一種貴賤一體的事物。



老子說這句話,意在提醒我們三點:

第一,局外看局,即看問題的角度。俗話說,旁觀者清。比如我們下象棋,如果你是棋子,你的觀察對象只有棋子與棋盤,如果你是弈者,你的觀察對象是整個棋局與對弈者,如果你是看客,你的觀察對象是對弈雙方及整局棋,如果你站在樓上,你的觀察對象不僅是對弈雙方、棋局,還有一群看客……其大無外,山外有山,一山更比一山高。做人也一樣,格局要大。



第二,懷柔天下,懂得包容。天地能以大胸懷容納萬物,不論善惡,都是自然之道,都有其存在的理由,不能因惡而惡之,不以善而趨之,惡中有一善,善中亦有一惡。善惡消長,終化因果,因此輪迴不息。但我們始終要以善化惡,讓世界更美好。

我們大部分人其實一直都生活在狹隘的個人世界中,偶爾讀點心靈雞湯類的文章,便突生一種醍醐灌頂的醒悟,但放下書不久,又忘了先前所悟。那就拿這句話來不時地提醒自己吧!



第三,無為而為(其實個人認為,無為而為是整部經文裡最低層次的思想,局部性和侷限性很強)。無為可不是什麼都不做,無為的前提是漸進性的正確,正常,大環境改變了,原本的“正確、正常”如果不加以提升,就跟不上大環境步調,相對來說就“不正確、不正常”了,這就是優化。但如果事物朝著不正常、不正確的方向發展,那就必須得加以干涉。

以上是個人理解,說到這裡,我得感謝老子,因為一部《道德經》,治好了當初折磨我一年多的抑鬱症,如今生活裡諸多的不如意,尤其是與人爭執時,我都會想到【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把自己的格局瞬時放大,即時也就沒有了爭執的情緒了。


奔騰系列之狂奔的蝸牛


這句話是《道德經》第五章,前半句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孔夫子說“吾道一以貫之”,《道德經》的思想也是“一以貫之”。

首先這句話採用互文的修辭手法,像《木蘭辭》的“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將軍戰士一同出生入死,得勝歸來。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就是說天地、聖人不仁,以萬物(百姓)為芻狗。

要弄清這句話,先來看看這話中的名詞在《道德經》文本里的意思。

這句話的名詞有“天地”,“萬物”,“聖人”,“百姓”。在《道德經》出現多次。

第一章:“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第二章:“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第三章: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第七章:“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第二十二章:“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第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

從以上文本中,天地、聖人都是好詞,對“萬物、百姓”沒有仁與不仁的區別對待,都是待之如一。‘天地’和“萬物”,“聖人”和“百姓”也不是對立關係。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

天地就是萬物,萬物就是天地;聖人就是百姓,百姓就是聖人。沒有誰比誰高出一等。都是“同謂之玄”。是“和其光,同其塵”的。

關鍵在於“仁”,真的“仁”就是上面所說,是“一”,無有分別。其實連 “仁”都沒有,有“仁”就會有“不仁”,這又是“妄生分別”了。又要爭論不休了。

你看第十八章:“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仁義”一出,各種么蛾子就出現了。

聖人設教,循循善誘,為了容易理解,假託於“仁”與“不仁”。

“不仁”或者假仁,就是誰比誰高級,誰把誰當“芻狗”了,有了這高下之分,世道就紛爭不斷了。

所以,老子對這個紛亂世道的解決方案就是“和光同塵”,“不爭”,“復歸於嬰孩”。


下半句“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天地就像個大氣囊,沒有裡面的氣,就沒有飽滿的囊;沒有生機勃勃的萬物,就沒有廣闊的天地。本來就是一體的,說多了都是無用的爭辯,不如不說,做好自己,在這萬物中絢爛出自己的生機!


所以整個第五章,前半句應該是反問,後半句是反駁,這才能理解老子的真意!


右手累了


老子"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一句,連同隨後一句:"聖人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兩句話,引起天大誤解,引發太多討論,很多人斷章取義,曲解老子的本意,把太多人引入字面表義的曲途之中,讓老子無端背鍋,讓老子被莫名摸黑。

因此,為全面瞭解這兩句話的真正含義,需要通讀老子《道德經》第五章,因為這兩句話語出第五章。

以下是我在《時空之外·道法自然》中對第五章的個人理解,供參考。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大意譯解:

天地絕無偏愛,對萬物一視同仁(比如都是芻狗),聖人也絕無偏愛,對百姓一視同仁(比如都是芻狗)。

天地之間,多麼象一個風箱,虛靜之時是一片安寂,鼓動起來是一場折騰,形容再多都講不清其間的變化,不如就此打住最好。

可見,老子的書,其實很直白,非常好讀,越讀越來勁,5000字,一個小時就能讀完。能否讀懂真不重要,重要的是讀著非常帶勁。


劉怯之


我們回答這個問題,往大了看要了解老子個人的思想主張,往小了看也要知道老子的《道德經》到底說的是什麼,才能理解他書裡面話的意思,不能單獨片面的理解。

而天下者眾,最不喜歡的就是埋頭苦讀,最喜歡的就是想當然並且拿來就用。所以這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經常出現在影視劇裡,江湖好漢要對抗朝廷或地仙反抗天界的時候最喜歡用。意思就是你們上面管事的啊,不拿老百姓當人,只當做狗!此時不反,更待何時!

其實這句話根本不是這個意思,只不過老子的韻文念起來擲地有聲,聲壯氣粗,就顯得特別有道理,所以沒有讀過《道德經》的老百姓還真以為這是老子說的意思,就是該反!

老子冤枉得很。我們來看這句話的出處,不能通讀全文,至少知道這一章說的什麼,這話出自《道德經》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先看幾個古詞的意思。“芻狗”,就是古代祭祀的時候要來代替活祭品的草扎的狗,擺個樣子,糊弄上天,用完就扔的東西。“橐龠”,橐(tuó)龠(yuè),這個東西呢,就是咱們經常在影視劇裡面看到打鐵的用的風箱,橐是口袋,龠就是節奏感。

我們知道老子的中心思想是“無為”,他的宇宙觀中最本源的是什麼?“道”。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就是說世間萬物都是遵從“道”來自生自滅,不用“有為”來橫加干涉。你的“有為”只會違背“道”的本意。在老子眼中,並沒有好壞善惡忠奸,只有遵“道”無為和逆“道”有為。

那麼在老子的思想裡,人和芻狗有沒有區別?並沒有。天和地又有什麼區別,也沒有,不過都是遵循自然之道運轉的機器而已,自然也不會有任何傾向,任何感情。道生息萬物,並不自以為道。所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天地無情,生萬物而平等視之,任你自生自滅。“聖人”,是老子思想中接近道的人,所以“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聖人管理百姓,也沒有偏頗輕重,一視同仁,任百姓休養生息。

個人見解,《道德經》,包括諸子百家的作品,其實都是國策建言,都是思考如何管理國家,管理百姓的道理文章。至於後世的演義,與本身文字無關。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天地之間的大道啊,就像個大風箱啊。“虛而不屈,動而愈出”看上去裡面什麼都沒有,卻一直都在生息著萬物。越是活動折騰,越是產生。“多言數窮,不如守中。”所以大智若愚,大德若虛,越是外露的人越是底子淺,不如安守內心虛靜。

通篇解讀下來,你就會知道“芻狗”在這裡毫無貶義,老子也並沒有對天地、蒼生、芻狗投射任何感情。他只是告訴你,宇宙萬物都是遵循自然之道生息往復,“無為”也不是啥都不做,要守中抱一,順應“大道”,就能得到最合乎自然的結果。

生死,也不過自然之道。


一家之言,歡迎指正評論。


梧桐樹邊羽


老子大約生活在春秋末年到戰國初年,據傳,他活了100歲,傳世作品是5000餘字的《道德經》,雖然只有區區五千餘字,但其廣博、深奧、浩渺的思想,對文化、哲學、宗教、科學、政治等領域產生了十分深遠的影響,因此,《道德經》也成為世界上影響力最大的文化名著之一。

(老子)

在全世界的發行量上,《道德經》是僅次於《聖經》的鉅著。西方近代不少哲學大師,如,斯賓諾莎、黑格爾、尼采等人,在建立個人哲學體系時,都從《道德經》裡吸取了不少思想學說,可見,老子思想早已超出了國界和民族,完全稱得上是人類共有的精神寶藏。

有一句俗語這樣說:老子天下第一。實際上指老子是人類歷史上10大作家第一人,所以這樣稱之。這句話不是自吹自擂,而是上個世紀末美國大名鼎鼎的《紐約時報》評選出來的結果。

《道德經》裡每一句話都有深刻內涵,如果抽絲剝繭地解析,幾乎每句話都可以衍生為一篇長篇大論,就像“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一樣,同樣是濃縮後的精華。

這句話字面意思為:天地之間如果沒有了仁,是因為萬物都喪失了靈魂,形如枯草紮成的狗。

要深入理解這句話,首先要明白什麼是“芻狗”。芻狗是原始社會時期人們做祭祀活動時,用草紮成的形同狗一樣的祭品。

(孔子拜見老子)

原始人對祭祀非常重視,為了祈求平安和五穀豐登,為了向上蒼表明自己的誠心和敬意,往往要事先精心製作許多道具,芻狗就是常用的一款道具,用作祭奠神靈。

當把芻狗製作好之後,會把它裝進精緻華貴的箱子,並給箱子披上用獸皮做成的精美華麗的飾物,然後就虔誠地等待祭祀主持人在約定時日來取走它。

當祭祀活動做完,芻狗即刻失去利用價值和實際意義,會被人們撿去當柴燒。

可以這麼說,在祭祀活動前,芻狗是高貴的神聖之物,也是有靈魂的祭品,但當它完成自己的使命,那麼,它會變得一文不值,甚至遭人厭棄。

老子用“芻狗”做比喻,實際上表達了這樣的意思,世間萬物都是平等的,也沒有任何東西是多餘的,每個東西都有自己的獨特價值,不能因為它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就認為它一文不值。

(芻狗)

引申來講,世上每一個人,對待所有人、事、物,都要一視同仁,不愛不憎,不悲不喜,就像天地對待芻狗一樣,沒有任何感情色彩,不會因為它有沒有價值,而愛它或恨它,要像大海那樣,能容納下萬事萬物生和滅,用“無為”的態度審視每個事物的發展規律,只有擁有如此胸懷和境界的人,才是真正的大聖人。


鴻鵠迎罡


看問題要全面,聯繫全文才能知效老子表達的真正意思與思想。

本句摘自《道德經》第五章,原文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這裡的“仁"的意思是仁愛,仁慈。不仁就是沒有偏愛。“芻狗"的意思是用草扎的狗,古代用草扎的狗代替活狗來做祭祀用,祭祀完後,便隨意丟棄。全句意思就是,天地沒有無所謂仁慈,沒有偏愛,任憑宇宙萬物象草扎的狗一樣自生自滅,聖人沒有偏愛,任憑百姓象草扎的狗一樣自生自滅,天地之間,不就象一個大風箱嗎?其中心空虛而風不可窮盡,愈動風就愈多。治理國家政令太多必然出錯,不如虛靜守中為好。此章反映老子無為而治的思想,天地不情感用事,遵循道的自然運行規律,對宇宙萬物一視同仁,對萬物生長不去幹預,任其發展,任其自生自滅,絕對的公平,大公無私。


FTYH006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讀者理解的意思,沒錯。

就是老天爺對萬物沒有憐憫之心,把萬物當成是草扎的狗。

什麼是芻狗?很早以前流行祭祀祭天,開始的時候官家還是老百姓為了顯示對老天爺的誠意,都是拿豬牛羊肉來供奉。

後來發現老百姓一年到頭也吃不上一回肉,卻要白白把它們給看不見的神仙供奉,太奢侈了。 再加上還得留著牛馬騾子幹農活呢,哪那麼輕易就宰了。

所以後來老百姓們祭祀就捨不得用真豬牛羊肉了,改殺狗祭祀。 畢竟狗子好養,跟著人吃口飯就能養大,況且狗子不能耕田也沒幾兩肉。

再後來,老百姓連殺狗子都捨不得了,就用稻草扎個草狗子,然後祭祀的時候把草狗子披紅戴綠打扮一下。這就是芻狗。

我為什麼說《道德經》裡這句話就是讀者理解的本意。

芻狗和天地有直接的關係,是人們為了敬仰天地才設計出來芻狗這種東西。人們認為用芻狗祭祀天地就是表達對天地的誠意。那麼天地以萬物為芻狗有又什麼問題呢?

其實大多數人都不應該信這句話。因為信這句話會跟大多數人的世界觀有衝突。比如有些特別相信命運的人,有些特別相信運氣的人,有些特別相信善報惡報的人......

老子的意思是想說,老天爺不會給世間萬物什麼特別的照顧和特別的災害,在老天爺看來世間萬物都是一樣的,他沒閒工夫特意給誰平添福氣也沒閒工夫給誰降下災難。每個人生活的好壞都是要看自己的付出。

至於這句話後邊那句話“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老子是想通過前邊這句話襯托後邊這一句。既然老天爺都不會特意干涉萬物的生老病死,你們以為自己是聖人,自己是天子王侯就可以干涉老百姓們想什麼做什麼了嗎?

這正好契合了老子無為而治的觀點,那就是放養百姓,就拿他們當成草扎的狗子當塊石頭當棵大樹當棵小草......由他們去吧。


古代文化常識


這一句的下一句是“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聯繫上下文,與先秦時的文史背景,我們應當將這兩句話理解為與“一視同仁”的意思一樣。

《論語》中有“仁者愛人”的說法,所以“仁”簡單來說就是“愛”的同義詞。

“仁”與“愛”的含義相比,更有道德指向,指的是一種社會性的、公正無私的愛,是指類似“慈悲”、“博愛”的“大愛”。

我們要注意在“天地不仁”這裡,我們不能將此處的“不仁”不能理解為類似“不仁不義”的“不仁”,準確的理解應是“不偏愛”、“沒有偏愛”。

所以這句話應當理解為:


天地對世間萬事萬物的哪一樣,都沒有特別的偏愛;任何事物在天地眼裡,並沒有特別貴重與低賤的差別,每一類都與草扎的狗一樣,沒有貴賤之分。

“芻狗”的意思是“草扎的狗”,這是價值不高的祭祀品。

而“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應當解釋為:

聖人治理是沒有偏愛的,對於眾姓各族也是一視同仁的。

《道德經》中的“聖人”與先秦其他古籍的習慣一樣,“聖人”是指像堯舜禹這樣的治世的聖人。“百姓”的含義與現在的用法有所不同,指的是不同姓的各個族群。像傳說中的古聖人之道,堯舜禹治眾,並沒有特別眷顧自己的親族,而是平等對待親疏不等的各個族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