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瓦那的破舊讓人惋惜,城堡上的風向標就是朗姆酒的標誌

作為80後,古巴給我的最初印象,只有女排、老爺車和格瓦拉的頭像,雪茄和朗姆酒還是最近幾年才留意到的。在去哈瓦那之前,我也已經從身邊人的口中聽聞了不少關於這個國家的故事:旅遊業蓬勃發展,觀光客的湧入,兩極分化的物價……這個正在改變的社會,當地人的熱情淳樸尚未被完全磨滅,更是街拍愛好者的天堂。

太多的評價塞滿了我的大腦,一點點擠掉了我對於哈瓦那的好奇和想象。我想,我需要親自去看一看。

但是從未有人同我提起過,美麗的哈瓦那,是一座令人惋惜的城市。

破舊,是我對這裡的第一印象。

哈瓦那的破舊讓人惋惜,城堡上的風向標就是朗姆酒的標誌

幾乎所有描寫古巴的文字,都會提及“這裡的時光停留在了半個多世紀前”,先被西班牙殖民統治,後又作為美國的傀儡,哈瓦那老城今天讓旅行者們驚歎不已的老建築,大多都是18世紀中期到20世紀中期所建造的。在整個拉丁美洲,西班牙殖民的痕跡都完整地通過建築的形式所保留下來,哈瓦那也不例外,夥同著那一輛輛色彩豔麗的老爺車,宛如從時光隧道中穿越而來,給這片土地披上了一層復古的外衣。

哈瓦那的破舊讓人惋惜,城堡上的風向標就是朗姆酒的標誌

初到哈瓦那,滿眼都是破舊不堪的街道和建築,作為一個國家的首都,破舊得令人咋舌,甚至可以說,我連把相機拿出來的心情都沒有。哈瓦那人每天看到這些破房子不知道是視而不見還是習以為常,抑或是無可奈何的一種麻木?

哈瓦那的破舊讓人惋惜,城堡上的風向標就是朗姆酒的標誌

當我遊走於哈瓦那的老城,透過那些歪斜的門窗,可以看出昔日哈瓦那的輝煌。高聳塔樓的教堂,希臘風格的拱形門廊,法式落地窗後是矗立著高大羅馬柱的殿堂;步入庭院,牆壁上依然遺留著精美的浮雕,那些殘敗接近坍塌的一幢幢建築中,依然可以看出昔日的哈瓦那有巴黎的浪漫,羅馬的永恆,希臘的典雅,西班牙的風情萬種,外牆上一個個的小陽臺,又像極了神秘的西西里……可以想象到,這座城市曾經的主人們沐浴著加勒比海明媚的陽光,從肥沃的土地上收穫到豐饒的物產,過著衣食無憂的愜意生活。“美麗的哈瓦那”,不是一個傳說。

哈瓦那的破舊讓人惋惜,城堡上的風向標就是朗姆酒的標誌

哈瓦那的破舊讓人惋惜,城堡上的風向標就是朗姆酒的標誌

隨著大批世界各地遊客湧入古巴,逐步開放了與旅遊相關的私營經濟,甚至一些“先富起來”的人開始修葺自己破舊的房屋。然而,那些“面子工程”把外牆刷的五顏六色,看上去卻顯得那樣的突兀。在過去的一百年間,哈瓦那經歷了什麼,我們不得而知,遊走在如同老電影片場一般的哈瓦那街頭,回味之餘,只是覺得有些惋惜,它是我見過最破舊的首都,只不過這座城市的破舊不像波黑的薩拉熱窩因戰爭而導致,卻因半個多世紀以來內憂外患,經濟封鎖而導致。

哈瓦那的破舊讓人惋惜,城堡上的風向標就是朗姆酒的標誌

哈瓦那老城區不大,一天足可以走的過來。我曾經說過,每一座拉丁美洲的大城市都有一處武器廣場(Plaza de Armas),哈瓦那也不例外。它作為哈瓦那最古老的廣場,修建於1519年,瀕臨加勒比海,西班牙殖民者最早從此登陸,從此拉開了殖民的序幕。

哈瓦那的破舊讓人惋惜,城堡上的風向標就是朗姆酒的標誌

廣場中央矗立著古巴國父卡洛斯·曼努埃爾·塞斯佩德斯(Carlos Manuel de Céspedes)的雕塑,他曾是古巴富有的地主和律師,解放了自己的奴隸們,在1868年10月10日發動了史稱“亞拉呼聲”的起義,宣佈古巴獨立,開啟了十年戰爭。

哈瓦那的破舊讓人惋惜,城堡上的風向標就是朗姆酒的標誌

武器廣場西側是哈瓦那總督府(Palacio de los Capitanes Generales),1773年由當時的古巴總督費利佩·馮斯維拉(Felipe de Fondesviela y Ondeano)提議修建。那時的哈瓦那雖然處於殖民時期,建築材質可一絲不苟,磚石都是從西班牙、意大利運來,再由奴隸修建。這樣一來工期可就長了,直到第六任總督才開始入駐。但建造時間長使用壽命也長,1898年,西班牙把古巴割讓給美國,最後一任古巴總督搬離總督府,1902年古巴共和國在此宣告成立,直到1920年都是古巴的總統府,今天成為哈瓦那城市博物館。

哈瓦那的破舊讓人惋惜,城堡上的風向標就是朗姆酒的標誌

既然曾作為殖民地,西班牙國王的雕塑也豎立於此。這兩座分別為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三世(Carlos III)和費迪南德七世(Ferdinand VII)。

哈瓦那的破舊讓人惋惜,城堡上的風向標就是朗姆酒的標誌

哈瓦那的破舊讓人惋惜,城堡上的風向標就是朗姆酒的標誌

朗姆酒是古巴最著名的飲品,“Havana Club”這個牌子早已風靡全球。你是否注意過它的標誌:一名窈窕淑女手持一枝長矛,這個標誌就位於廣場東北側的皇家力量城堡(Castillo de la Real Fuerza)裡。

哈瓦那的破舊讓人惋惜,城堡上的風向標就是朗姆酒的標誌

它是哈瓦那的第一所要塞,又叫皇家軍隊城堡,修建於1558-1577年,是美洲最古老的防禦建築之一,也是美洲第一個為守衛城市而建造的城堡。當時古巴所有男性只要沒有僱主都必須參與修建,否則就要受100鞭刑。

哈瓦那的破舊讓人惋惜,城堡上的風向標就是朗姆酒的標誌

其實城堡內可看的不多,但它是遠眺對岸卡薩布蘭卡的最佳地點。1632年,城堡建造起鐘塔,兩年後在塔頂豎起一座風向標,就是Havana Club的標誌。

哈瓦那的破舊讓人惋惜,城堡上的風向標就是朗姆酒的標誌

哈瓦那的破舊讓人惋惜,城堡上的風向標就是朗姆酒的標誌

城堡內的沙盤

哈瓦那的破舊讓人惋惜,城堡上的風向標就是朗姆酒的標誌

西班牙殖民者的帆船模型

哈瓦那的破舊讓人惋惜,城堡上的風向標就是朗姆酒的標誌

這個風向標也有自己的名字,叫做“La Giraldilla”,它的原型是西班牙探險家埃爾南多·德·索托(Hernando de Soto)的妻子Inés de Bobadilla。

哈瓦那的破舊讓人惋惜,城堡上的風向標就是朗姆酒的標誌

對岸就是拉卡瓦尼亞城堡(Castillo de San Carlos de la Cabaña)大耶穌像(El Cristo de La Habana)

哈瓦那的破舊讓人惋惜,城堡上的風向標就是朗姆酒的標誌

哈瓦那的破舊讓人惋惜,城堡上的風向標就是朗姆酒的標誌

城堡對面武器廣場東側有一座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小殿堂El Templete,建成於1827年,前方的紀念碑為紀念1519年這個地方一座名為“San Cristóbal”的小鎮而建,頂端是聖母懷抱耶穌,下面是哥倫布的半身像。左側的木棉樹被古巴人視為神樹,曾經第一屆哈瓦那議會就在這裡召開。不過,就像北京景山公園那棵號稱“崇禎皇帝自縊處”的樹一樣,最早的那棵木棉樹早就死了,今天看到的是1960年重新栽種的,每年11月16日都有哈瓦那人繞著這棵樹轉三圈,投下一枚硬幣許願。

哈瓦那的破舊讓人惋惜,城堡上的風向標就是朗姆酒的標誌

哈瓦那的破舊讓人惋惜,城堡上的風向標就是朗姆酒的標誌

殿堂裡有法國畫家讓·巴蒂斯特·維爾梅(Jean·Baptiste·Vermay,1786-1833)繪製的三幅油畫,中央最大的一幅是埃斯帕達(Espada)主教在這座殿堂裡的就任典禮,畫家也把自己畫了進去,右下角坐著的那個人就是他本人。

哈瓦那的破舊讓人惋惜,城堡上的風向標就是朗姆酒的標誌

畫家的雕像,1833年他因霍亂離世後就葬於殿堂中。

哈瓦那的破舊讓人惋惜,城堡上的風向標就是朗姆酒的標誌

哈瓦那的破舊讓人惋惜,城堡上的風向標就是朗姆酒的標誌

小殿堂旁邊是聖伊莎貝爾酒店(Santa Isabel) ,它的前身是舉行重要慶祝活動的聖多文尼亞宮。

哈瓦那的破舊讓人惋惜,城堡上的風向標就是朗姆酒的標誌

廣場北側建於1772-1776年的第二端點宮(El Palacio del Segundo Cabo)在1902-1929年間曾是古巴議會所在地,今天是文化部下屬兩家出版機構的駐地。

哈瓦那的破舊讓人惋惜,城堡上的風向標就是朗姆酒的標誌

======================

環球旅遊達人,旅行體驗師、自由撰稿人、嘉賓主持、旅行分享師、跨界自媒體人。已隻身旅行過五大洲40餘個國家,200餘座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