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區裡的“天蓬元帥”

保护区里的“天蓬元帅”

又逢農曆己亥豬年,豬,作為十二生肖之一、六畜之首,千百年來和中國人民結下了不解之緣。在大多人看來,豬性情溫順,心寬體胖,永遠一副“人畜無害”的樣子。然而,在長青保護區的山林裡,還生活著這樣一群畫風迥異、是豬卻又不叫豬的動物--野豬。

野豬又稱山豬,偶蹄目豬科豬屬哺乳動物。在全世界有27個亞種,分為歐洲野豬和亞洲野豬,但彼此間沒有繁殖障礙。據記載,現今人類肉品食物主要來源之一的家豬,便是於8000年前由野豬所馴化而成。

保护区里的“天蓬元帅”

野豬並不懶

野豬雖與家豬同屬豬科,絕不是懶惰的物種。據我們野外工作人員常年觀察,它們只在中午天氣炎熱的時候找個陰涼的地方稍作休息,其餘時候要麼在尋找食物,要麼在打理自己的窩,再或者給小豬崽們教本領……如此表現,與懶惰可是毫不沾邊的。至於有人提到吃飽就睡,睡醒就吃的家豬們,野豬們紛紛表示傷不起……

保护区里的“天蓬元帅”

野豬並不髒

由於野豬身上缺乏排汗的汗腺,很難通過出汗來散熱,所以在天氣炎熱的時候它們不得不把泥漿塗滿全身以幫助隔熱,也抵擋了蚊蟲的叮咬。事實上,野豬可以說是最愛乾淨的動物之一了,它們每天要洗好幾次澡,並且對泥漿浴情有獨鍾。這泥漿浴不僅是它們一項自我保護措施,更是豬生一大享受呢!

保护区里的“天蓬元帅”

野豬並不兇

很多人看野豬面相醜陋,便覺其是兇殘的動物。其實呢,野豬絕大部分的時候是怕人的,它們嗅覺靈敏,一旦有風吹草動,就會慌不擇路地逃竄,所以在野外,野豬對人的威脅並不大,它們從不盲目主動地攻擊人類。

而且,雖說豬科的動物都是雜食,但野豬的食譜裡絕大多數都是草根、嫰芽、野菜、小型的昆蟲等,在秋天的時候能美美的吃上一頓野果子就算是過年了,它們還是甚少去吃一些腐肉的。當然,如果碰到沒事找事的,可就怪不得它了。切記,在古代,獵人們常用“一豬(野豬)二熊三老虎”來形容野豬的威力。

保护区里的“天蓬元帅”

野豬並不笨

儘管形象不佳,但這並不代表它蠢笨。有科學研究表明,野豬的聰明程度可能超過了狗,用同樣的動作去訓練豬和狗,豬通常都會用更少的時間完成,它們有很好的協作和配合能力,有很好的長期記憶,這通常能幫助它們找到絕大多數被藏起來的野果子。而且它們適應環境的能力極好,幼豬的學習能力也是很強的,所以說,野豬種群能繁衍的這麼穩定,跟它有個好腦子是息息相關的。

保护区里的“天蓬元帅”

2018年,一段關於野豬和烏鴉共生關係的視頻在中央電視臺《秘境之眼》欄目播出,在業界引起了轟動。都知道烏鴉攻擊性很強,喜歡啄動物眼睛,和野豬本身就是互相驅逐的動物,一般情況下都是水火不容的。但為了獲得高蛋白的動物屍體,烏鴉通過為野豬清理體表寄生蟲成功接近了野豬,從看似兇猛的野豬口下分得了一杯殘羹,野豬又正好利用了這一點,為自己消除煩惱,不得不說這真是一對高智商的隊友!

說了這麼多,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對野豬的印象發生一些轉變呢?其實,大自然的每一個物種,無論大熊貓、羚牛這些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還是野豬、錦雞這樣數量眾多的優勢物種,都是生物鏈上不可缺少的一環,留一片不被打擾的天地給它們,足矣。

長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