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正是根 離相為要

心正是根 離相為要

我們大家都知道,過去儒家教育講“心正、身修、家齊、國治、天下平”,實際上就是“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這個意思是什麼?我們做人首先要把人做好。做人做好靠的是什麼?靠的是自己的心要正。心正,這個人美德明白於天下。整頓好自己的人,才能整頓好自己的國家。整頓好自己的家,再整頓好自己的家人,那麼自我修養很重要,所以要端正思想,自我完善。

我們不管做事做人,講到底就是我們經常講的一句話:要懂得不管你在世界上做什麼事情,心要平、意要正。要懂得心平,氣才能靜;心不平,人的氣就不靜,很多人經常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麼,很多人經常做錯很多事情。這就是我們經常講的,要有很好的修養。不管你做什麼事情,一切從你的心開始,要正心,就是你明白自己的心要幹什麼,你的心才會正。

比方說,我們每天要懂得跟自己的心一直在打交道,不是錢財。跟心打交道,其實講到底就是你在找尋一種感覺。你的錢財有多少,也是你的感覺;你的物質得到了和失去,也是你的感覺;事業的成與敗,還是你的感覺。所以物質在你的手裡是臨時的擁有,你擁有的物質只是你的心認可。你說“我有這個東西在心裡”,但是很多人忘記了這個東西的存在,你說你還有嗎?

所以我們開心也是心理活動,傷心也是心理活動,有時候用心來使自己滿足,你就不會嫌棄人間的一切。要認知自己的心,認清自己的心,因為心和你所接觸的五欲六塵有關係。心不動,一切都是原樣;心一動,你的人就會動。

我們每天用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外界,使自己心中產生了分別心、執著心,而這些分別、執著就是你的心中已經形成一個相了。大家想一想:我們過去得到了多少,失去了多少;我們擁有了多少,後來又沒有了多少;我們成功了多少,後來失敗了多少。

我們一個人的好和壞,善和惡,福和禍,大與小,黑與白,長與短,其實都是心裡想象出來的一種心相,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是一種感覺”,這種感覺,如果你死抓住不放,就叫“著相”;如果你能放下這些感覺,你就脫離了“眾生相”;如果你什麼事情都不把“我”放在前面,那你就是“無我相”。

心正是根 離相為要

我們做人,很多人一輩子把煩惱都寫在了臉上,他們過得非常難受,庸庸碌碌的。為什麼很多大人的臉不好看?因為整天板著臉。小孩的臉為什麼好看?因為天真。所以想要讓自己變得更美,先要從內心將煩惱去除——用一個方法,那就是自己要懂得心相,你就能去除我相,知道心和相的關係,你就可以放下。其實,我們人一輩子就是個心的安慰,很多人很苦,就是心得不到安慰。實際上,人不需要太多的東西,而真正需要的是心,治理心就是治理了你的家。

所以,學佛、做人就是要從正心開始。心好了,家庭就好了;家庭好了,社會就好了;社會好了,國家就好了;國家好了,世界才會平安太平。要懂得這個道理,就是無論如何要學會端正自己的思維。我們的心為什麼會得不到滿足、空虛呢?因為我們找不到自己的感覺。因為人是快樂的少,痛苦的多,所以怎麼都找不到自己想要的感覺,就開始慢慢地失去了安樂心和知足心,住得再好也感覺自己環境不好,心中壓抑;生活得再好,還是覺得不滿足。

我們人從生到死,每天不間斷地產生各種各樣的相,一個念頭接一個念頭,一個境轉到另一個境,人的心沒有一時一刻的清淨。

人的心不清淨,你的相就會不乾淨,你就會著相。所以要懂得這些道理,不管在人間碰到多少煩惱,要懂得心不轉,境轉而心不轉,你才不會給自己製造各種各樣的慾望。

所以不管別人怎樣,你自己管好自己,因為我們是受過佛陀教育的人,因為我們是真正地符合宇宙運行規律的人,因為我們懂得什麼是正、什麼是邪。我們每個人要按照這個真理去認真實行,才能得到真正的利益。所以倫理道德、觀念的培養,實際上就是要大家懂得佛法界中常講的“心”和“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