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危的麻江縣仫佬族古民歌調

貴州中南部地區的仫佬族是民族大家庭中歷史較悠久的民族之一,目前總人口僅三萬多人,主要集中在麻江、凱里、福泉、黃平、都勻、甕安、平塘等縣(市)。其中,麻江縣是貴州較大的仫佬族聚居地之一,共有16402仫佬人,佔全縣總人口的7.4%。仫佬人有自己的語言,沒有文字,因與漢族雜居較早,漢化比較嚴重,仫佬語近乎要失傳。

瀕危的麻江縣仫佬族古民歌調

一種語言、一種文化

在這個春光明媚的四月,走進麻江縣宣威鎮基東翁袍村,猶如走進了一個世外桃源。放眼望去,這裡的山格外的青,水格外的綠,生機盎然,寨子人家的屋前屋後,乾淨整潔,一條條嶄新的水泥路通向各家各戶,一派生機勃勃的新農村景象。

瀕危的麻江縣仫佬族古民歌調

麻江縣宣威鎮基東甕袍地區是貴州省仫佬族主要聚居地,仫佬族文化豐富多彩。但是,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村逐漸城鎮化的步伐加快,漢文化的不斷滲透,使麻江縣仫佬族自身的生活方式和原始文化受到了極大的衝擊和改變。目前,在當地會以仫佬族語唱古民歌調的人已不足50名,已傳唱千年的仫佬族古民歌調,正面臨著消亡的危險。此時,在麻江縣文物局局長聶凱華看來,仫佬族古民歌調的傳承之路任重道遠。

瀕危的麻江縣仫佬族古民歌調

基東翁袍村

瀕危的麻江縣仫佬族古民歌調

仫佬族的發展歷史

貴州仫佬族歷史悠久,是古老的世居民族。過去被稱為“木僚”、 “姆姥”、“木佬”……等。後來,在民族識別認定之後,將“木佬”改為“仫佬”並稱之為仫佬族。

仫佬族是由古代的“僚人”發展演變而來的,晉人常璩《華陽公志·南中志》中,即有關於“僚人”在雲貴高原雲嶺山脈南沿一帶活動的記載。唐宋以後,《嶺外代答》、《溪蠻叢笑》等史籍中出現了“僚”、“伶”人們共同體的記述。《天河縣誌》、《大清一統志》說:“伶人又名僚,俗名姆佬”,可見仫佬與僚、伶有密切的淵源關係。學術界一般認為,仫佬族是從僚、伶中分化出來形成的。歷史上並未把仫佬族當成一個民族看待,1953年8月30日經過民族識別,仫佬族才真正成為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員。

麻江仫佬原稱“木佬”,1992年2月經省人民政府批准認定為仫佬。仫佬之名最早載於《新元史》的木婁苗,元、明、清時期,史書多以“木佬”、“木婁苗”、“姆佬”等相稱。仫佬是典型的南方農耕民族,也是在本地區居住較早的土著民族。據史料記載,仫佬族在麻江居住已有740多的歷史。

從漢代開始,仫佬族的先民便從南、北盤江流域向其東北方向遷移,而至魏晉南北朝時期,已到達東牂牁郡、夜郎郡和西平郡,即今玉屏、黃平、凱里、麻江、貴定、甕安、福泉、餘慶、都勻、獨山、水城、大方、平塘、貴陽、龍里等貴州中、南部廣大地區。魏晉時期在中原封建社會經濟的影響下,社會經濟水平逐步得到發展,貴州的僚族人,有一部分大約在東晉初年,遷居四川和其他各地外,留下的居於山谷間的空曠地帶,與漢人雜居,從事農業生產,並向中央王朝“輸租賦”,接受封建統治,使仫佬族先民的生活發生了重大轉折。

到了唐宋時期,是西南民族大流動、大遷徙、大分化的時期。在這一歷史過程中,僚人的分化極為明顯,古越人和包括濮僚的後裔逐漸形成一些單一的民族。其中“操侗水語的一部分形成了‘仡伶’、‘撫水蠻’和‘姆佬’”(《貴州古代民族關係史》)。由於民族分化的加劇,各族的居住區域、心裡特徵、經濟生活方面的個性得以突出。到唐宋初期,“木僚”及仡佬、布依、水、毛南及苗等相鄰民族已完全自成一體。就在這一時期,在今都勻之西的邦水設立邦州,使仫佬族先民生存了近千年的沉默之地將被確立為這一帶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於是邦水成了各族勢力爭奪的焦點。這在客觀上對仫佬族的影響和變化是全方位的,算得上是一場革命。此時,大量的旺族人口集中於此,人口增加的數量引起了質的變化,仫佬族祖先感到田地減少,使得他們的生產和生活資料不足,就產生了向地廣人稀的地方重新尋找新的物質基地的想法。這一遷徙的時間,大約起於北宋、止於明清。大部分人逐漸選擇了當時人口稀疏、資源富足而環境寬鬆又順河而下的麻江、凱里、黃平等區域而行,而剩下沒有遷走的當地仫佬人為了維繫生存,在填報身份時,大都改換了民族成分。

到了二十世紀,在整個民國時期,由於國民黨當時對各少數民族實行民族歧視和民族同化政策,這一時期記載的仫佬族族稱,都一律加上了“犭”偏旁作為歧視,記為“狇狫”,他們不準講仫佬語言,不準婦女穿自己的民族服裝,許多風俗在被同化,他們提出所謂“同族同源”,把少數民族看成是“大宗小支”,從根本上否認中國有少數民族的存在。在整個上半個世紀,仫佬族人口相繼減少。因此,仫佬族至民國,其心理傾向和生活觀念已經改變到“更加漢禮”的階段。

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黨和政府才充分肯定了貴州仫佬族的主體地位,尊重仫佬族的民族權利。

瀕危的麻江縣仫佬族古民歌調

在多元文化夾縫中生存的仫佬族文化

由於歷史的變遷和社會的動盪,貴州仫佬族先民為了生存和發展,始終以頑強的毅力與之抗爭,他們多次遷徙、移居,不斷尋找屬於自己的領土建立家園。只因始終處於弱勢地位,形成不了自身的文化統治圈,更不可能封閉自己、斷絕與外界交流。在整個流動變遷的過程中,都伴隨著與其它民族同生共存。原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徵只能在多元文化的夾縫中生存。

根據麻江縣文物局關於仫佬族文化調查報告記載,貴州仫佬族呈現大雜居、小聚居的特點。大雜居主要體現在,與漢、苗、侗、畲、瑤等民族及革家、西家雜居。而小聚居是指,佔仫佬族總人口90%的人群聚居於麻江縣宣威鎮的基東片區、凱里市的大風洞鄉平良片區和麻江縣下司鎮的甕港片區,除了這三大片區,其它縣(市)的仫佬族人口呈點狀分佈,其生活方式及文化特徵融歸於相鄰的民族。現在,許多地方仫佬族的民族風情保存不多,只有麻江縣宣威鎮的基東一帶相對保存較好。

瀕危的麻江縣仫佬族古民歌調

基東、甕袍地區是貴州省麻江縣境內,一個以仫佬族連片聚居的大村寨,95%以上的人都是仫佬族。據基東小學仫佬族傳承教師羅錦榮介紹,由於歷史的原因,麻江仫佬族長期混雜在其它民族的夾縫之間生存,有的甚至為了保持自己的少數民族身份,改報成了其它民族,如布依、苗族等。同時,也因長期與相鄰的漢、苗、布依、畲、瑤等民族雜居在一起生活、勞動,並進行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吸收優秀文化和維繫生存發展的本能,漸漸的使其本民族的文化受到一定的影響和退化。如今,仫佬人的日常生活、衣著服飾、文化表象、語言交流、居住環境等都融入了其它民族的文化元素,加之漢化嚴重,當地很多的年輕人已經不會用仫佬語言交流,許多傳統活動在青年人當中也已經失傳,其生活方式在日常狀態下(非節日期間)很難分辨出它的民族屬性,幾乎快要失去本民族文化。

過去,仫佬族能歌善舞,民族服飾特色明顯,但現在的歌舞與過去大不相同,平時全部著漢裝。絕大部分仫佬族人不知本民族的一些風俗習慣。像做保家習俗、打牙習俗、動土習俗、過年習俗等,都受佛教、儒教等強勢文化的影響和滲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日益消失之中,亟待搶救。

瀕危的麻江縣仫佬族古民歌調

學生在學唱仫佬族古民歌

仫佬族文化保護之路,任重道遠

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主要的生活方式,它承載著民族的積澱和追求,是民族與民族之間區別的符號。

斗轉星移,歷盡滄桑,在經歷了漫長的歷史發展演變後,貴州仫佬族在生活方式、節日民俗、婚喪習俗、語言、服飾等方面也發生了變異。如今,作為第一母語發揮其功能和作用的仫佬族語言也隨著其發展逐漸消逝,甚至能使用仫佬語交流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為了保護和挖掘仫佬族傳統文化,基東村中心小學從2014年起,就把仫佬族古民歌調教學列入課堂內容,引導仫佬族學生學習本民族傳統文化。然而,在當地會以仫佬語唱古民歌調的人更是為數不多。走訪中發現,目前,生活在基東、甕袍地區的仫佬人幾乎已不會用仫佬語進行交流,會以仫佬語唱歌的傳承人更是屈指可數,就連唯一一位會講完整仫佬語的龍姓老人也在2002年去世了。

基東中心小學校長羅錦榮介紹,現在孩子們學唱的這幾首仫佬族古歌就是源於這位老人,他是基東、翁袍片區內一個說仫佬話比較完整的老人。因為是家裡最小的一個么兒,從小與祖母生活在一起,祖母一直用仫佬話與他交流,在這個仫佬族語言流失的大環境下,他們一直堅持用仫佬話進行交流和對話,使得仫佬話傳承下來,直至老人去世。學校的文尚斌老師就是這位老人的侄子,老人生前就把這個古民歌調傳授給他。

瀕危的麻江縣仫佬族古民歌調

如今,基東小學傳唱的仫佬族古歌就是羅錦榮和文尚斌兩位老師共同教授的,他們倆是土生土長的仫佬族人,從小生活在仫佬寨,因愛好民族音樂,經常跑去聽長輩唱歌,聽著聽著自己也學會了,雖然老人已經過世了,但歌聲卻通過代代傳唱保留了下來。

羅錦榮說到:目前,在我們當地,仫佬族語言丟失得比較嚴重,只留下一些比較單一的、基礎的,形容生活用具、生活常規動作的詞彙,語言詞彙量很少,而我們展開的保護工作主要是進行史料整理,根據平時接觸的仫佬族語言,進行收集整理,以便更好的對學生進行仫佬話傳承,讓他們樹立起自己的民族意識。下一步,我們將更深層次的去挖掘和研究我們本民族的傳統文化。

在談及保護和傳承仫佬族文化時,羅錦榮說他們面臨著一個很大的困惑。相對全國來說,大部分的仫佬族聚居地、人數、以及現存的史料記載都是以廣西的仫佬族為主要研究對象,而關於貴州麻江縣宣威鎮基東、翁袍地區仫佬族的研究、現存的文字資料很少,不多見,這對於他們開展研究具有一定的迷惑,比如該往哪個方向入手?在這方面他們比較缺乏相關的經驗、需要指引。同時,很多好的想法、好的民族傳統活動,也因資金的不足而無法開展。

作為仫佬族元老之一,省級非遺項目仫佬年州級代表性傳承人金文仁老人自1993年木佬人認定為仫佬族後,就一直研究本民族的民族文化。據他介紹,在上世紀40至50年代,麻江仫佬族50%全用仫佬語對話,另一部分用漢語交叉對話,到80年代語言基本消失,民族形象也逐步漢化。同時,金文仁老人在自己編著的《建言獻策及仫佬族文化》一書中坦言,仫佬族的民族認定過程是有歷史依據的。書中記載:從民族認定過程來看,中央早已給我們木佬定了族稱,只是我們貴州木佬還未找到歷史依據,只強調木佬應為單一民族,最終以實現了願望。為什麼說中央早已給木佬改稱為仫佬族?1952年廣西自治區把木佬報給中央認定民族族稱時,中央研究認為,木佬的木字不代表人們共同體,最後創造了一個“仫”字代替了“木”字,才定名為“仫佬族”。仫字在歷史上沒有,為了認定一個民族族稱,此仫字的解釋,當時只說廣西,其實貴州木佬、廣西木佬文獻記載,史稱一致,史居母斂縣,今南丹、(原地名無存)獨山一帶。故說貴州木佬認定為“仫佬族”是有歷史依據的。

瀕危的麻江縣仫佬族古民歌調

80歲的仫佬族金文仁老人

目前,在金文仁老人看來,麻江仫佬族文化保護還有許多工作要做,主要是麻江仫佬族進化太快,反映本民族原有的民族特色不是很突出,仫佬語言在社會上已消失,仫佬文化失傳太多,這些需要我們仫佬人配合政府及相關部門去挖掘、去搶救,把歷史與現代相結合去創造我們的文化,組織翻譯我們的仫佬語言,傳繼後人。

據貴州民族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貴州仫佬族》一書在對仫佬語現狀的記錄為:“現在仫佬族人中僅有七十歲以上的少數人會講本民族語言,由於長期使用漢語交流,很多仫佬語已記不清楚,估計幾十年後這種語言將從社會上逐步消失”。在對仫佬族民歌的記錄為:“仫佬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有獨唱、對唱也有合唱,由於仫佬語言已基本失傳,現在仫佬族同胞唱歌,都是用漢語套自己的老曲調唱,所以仫佬曲調普遍流行。”

瀕危的麻江縣仫佬族古民歌調

理清脈絡,真實的記錄和傳承民族文化

文化傳承是民族歷史的見證和寫照,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內在源泉。

麻江縣基東翁袍地區仫佬族的民族文化流失十分嚴重,搶救,傳承民族文化,已刻不容緩。面對基東翁袍地區仫佬族古歌的傳承問題,麻江縣文物局局長聶凱華表示,將對仫佬族古歌進行深入調查,理清內容與來源,並真實性地記錄仫佬族民族文化和古歌的傳承脈胳,為今後傳承保護奠定堅實的基礎。

麻江縣文物局局長聶凱華介紹,之前沒把仫佬族古民歌調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項目,是因為在仫佬族語言嚴重缺失的大環境下,難以找到可以支撐仫佬族古歌發展的歷史依據。其次,因為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仫佬族文化丟失嚴重,唯有仫佬年相對保存完好,承載了仫佬族許多歷史文化信息,成為仫佬民間技藝傳承的重要平臺,民族認同感強。通過實地採訪調查和查閱相關文獻資料,結合麻江仫佬族現實狀況,我們著重去研究“仫佬年”,並把“仫佬年”打造成仫佬族的文化名片,而對仫佬族古歌的研究卻很少。

瀕危的麻江縣仫佬族古民歌調

針對仫佬族古民歌調的保護工作,聶凱華表示,首先要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角度,進行仫佬族古民歌調申報工作。把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表發給當地仫佬族人填寫,然後再根據他們能夠反饋的信息進行更深一步的挖掘。其次,要弄清仫佬族古民歌調的來源、內容,以及它的真實性。最後,才能談得上保護與傳承。聶凱華說:目前,對我們來說,最為頭痛的是如何聽懂仫佬族的古歌,不能一味聽他們說是什麼意思就是什麼,必須得有相關的資料、傳承物來佐證這個古歌存在的合理性,我們必須真實的記錄和傳承民族文化。通過我們的調查,他們的語言基本上消失了,只會一些簡單的詞語。為了順利地開展工作,我們把這次古歌調查的重任放在一位我們剛招進的工作人員身上,他是中央民族大學少數民族語言專業的研究生,在這方面他接觸得比較多,經驗豐富,具有一定的專業性。同時,我們也在盡最大的努力找出當年走訪調查中錄下仫佬古歌的磁帶,想辦法進行恢復和搶救,如果找出來能播放,就把播放的古歌與現在基東小學傳唱的進行對比,看是否相符,這樣才能讓人更加信服和接受民族史實,更加有利於仫佬族古民歌調的傳承與保護。另外,我們將繼續查閱相關資料,看能否從中找出新的發現,同時到其他仫佬生活的地方進行調研、考察,看他們是否有類似的傳承物,為仫佬族古民歌調的認證奠定基礎。

瀕危的麻江縣仫佬族古民歌調

麻江縣民宗局副局長吳秀義,深入基層,駐村蹬點,實幹抓發展、心繫群眾解難題,長期活動在麻江縣基東翁袍地區一帶,與當地仫佬族人民融為一體,對當地的仫佬族文化十分了解。在長期的駐村調研工作中給他留下許多難忘的體驗,在感受到當地仫佬族傳統文化散發的無窮魅力同時,也讓他深刻的認識到民族宗教文化的豐富內涵。他建議,在保護和傳承民族文化時,要充分尊重地方的民族文化,民族宗教活動都具有獨特的內涵和價值,都應該得到尊重,只有尊重地方民族特有的文化,才能起到保護和傳承的意義。(圖文/ 劉 景)

瀕危的麻江縣仫佬族古民歌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