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超新星的前身星

漆黑的夜空中,可能會突然出現一顆耀眼的星,它像燈塔一樣明亮。然而這並不是一顆恆星,而是恆星走到生命盡頭時爆炸形成的一顆“客星”,也就是超新星。

近日,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研究員孟祥存和李蛟博士在Ia型超新星前身星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前身星是解釋Ia型超新星爆炸是怎麼來的問題。

他們發現B型亞矮星(光譜性為B型的熱亞矮星)可能是一些超新星遺蹟中的殘留伴星,即Ia型超新星爆炸後存留下來的一顆恆星。這一研究為在超新星遺蹟中搜尋Ia型超新星的殘留伴星指出了一個新的方向,相關成果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MNRAS)上。

從超新星說起

一顆超新星的亮度在短時間內可以超過整個星系,釋放出的能量甚至高於太陽一生的能量。同時,超新星還是宇宙中重元素的來源(在天文學中,把除氫和氦以外的元素統稱為重元素)。美國宇航局(NASA)認為,超新星可以算是“宇宙空間中最大的爆炸”。

孟祥存向《中國科學報》進一步解釋道:“超新星是恆星演化到晚期的一種劇烈爆發現象,其亮度大概是太陽的1000億倍,是宇宙中最為壯觀的高能爆發現象之一。”

中國也是最早觀測到超新星的國家。人類記錄下最古老的超新星是RCW 86,由中國天文學家在公元185年觀測到,據記載,這顆超新星當年在空中停留了8個月。

來自大英百科全書上的信息顯示,在發明望遠鏡之前(17世紀早期),只有過7顆超新星的記錄,其中最著名的超新星是蟹狀星雲。這顆超新星在1054年(宋至和元年)被中國和高麗(韓國)的天文學家記錄下來。根據美國亞利桑那州以及新墨西哥州的壁畫推測,當時美洲西南部的原住民也注意到了它,這顆超新星太亮了,甚至可以在白天看到它。

此次研究的Ia型超新星是光極大附近光譜中沒有氫、氦線,卻有極強的硅吸收線的一類超新星,被普遍認為是從一個雙星系統(由兩顆恆星相互繞轉組成的系統)的白矮星演化而來的。“當白矮星逐漸把它鄰居恆星的氣體全部吸收後,它便慢慢被壓縮,導致內部的核反應,最後形成超新星的爆發。”李蛟說。

發現殘留伴星線索

因為Ia型超新星被認為具有相同的光度峰值,天文學家把這類超新星看作“標準燭光”,從而測量宇宙中的距離。以Ia型超新星為距離指示器進行測距,研究人員發現宇宙正在加速膨脹,這就意味著宇宙是暗能量主導的宇宙。孟祥存表示:“儘管Ia型超新星在宇宙學中非常重要,但我們仍然不知道其前身星是什麼,為此研究人員正在利用Ia型超新星來測量暗能量的物態方程及其隨時間的演化。”

天文學界普遍認為,根據伴星的類型不同,Ia型超新星前身星模型大致分為單簡併星模型(白矮星從正常恆星吸積物質)和雙簡併星模型(雙白矮星併合)。目前還不能區分哪個才是真正的Ia型超新星前身星模型。

孟祥存指出:“在發生Ia型超新星爆炸時,單簡併星模型會留下一顆殘留伴星,而雙簡併星模型不會留下任何天體。所以在超新星遺蹟中尋找Ia型超新星殘留伴星就成了區分Ia型超新星前身星模型的重要方法。”

“但是,最新的對SN1006(公元1006年記錄到一顆超新星)和開普勒超新星遺蹟的觀測都沒有找到合適的殘留伴星候選體,這可能是因為前人的搜尋策略有問題。”李蛟說,之前的理論認為,Ia型超新星爆炸後留下的殘留伴星應該會比較紅,所以搜尋殘留伴星的觀測都是在紅波段進行的。

孟祥存和李蛟基於最新的Ia型超新星前身星模型(公共包層星風模型)研究發現,Ia型超新星爆炸後留下的殘留伴星有可能是B型亞矮星,其輻射主要集中在紫外波段,應該用U或B波段搜尋。

兩位作者共同認為,如果最終證實SN1006和開普勒超新星的殘留伴星是B型亞矮星,將可能會終結人們關於單簡併星模型和雙簡併星模型的爭論,這將是Ia型超新星研究的巨大進步。

溫馨提示:近期,微信公眾號信息流改版。每個用戶可以設置 常讀訂閱號,這些訂閱號將以大卡片的形式展示。因此,如果不想錯過“中科院之聲”的文章,你一定要進行以下操作:進入“中科院之聲”公眾號 → 點擊右上角的 ··· 菜單 → 選擇「設為星標」

寻找超新星的前身星
寻找超新星的前身星
寻找超新星的前身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