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萬名移民後裔的祭祖鄉音:洪洞大槐樹,我們回來了


4月5日,農曆己亥年清明節,“第二十九屆洪洞大槐樹文化節尋根祭祖大典”在洪洞大槐樹景區祭祖廣場隆重舉行。來自全國18個省市的大槐樹移民後裔代表及社會各界人士近萬人齊聚一堂,共同祭奠大槐樹移民先祖。

明洪武初年至永樂十五年,明政府在洪洞廣濟寺大槐樹下設局駐員,歷時50載,移民18次,人數逾百萬,遍佈全國18個省市500餘縣,涉及1230個姓氏,其聲勢之大,範圍之廣,曠古絕今。

大槐樹移民史既是一部背井離鄉、訣別故土的悲壯史,也是一部開疆拓土、篳路藍縷的創業史。走遍天涯,洪洞是家。

600年斗轉星移,600年歲月滄桑,數以億計的移民後裔不遠千里,跋山涉水,來到大槐樹下尋根問祖,共話親情。大槐樹已承載著整個中國的鄉愁。

六百多年來,洪洞大槐樹被賦予神性,回鄉祭祖的大槐樹後裔絡繹不絕,形成了豐富的移民傳說和悠久的祭祖傳統習俗。讓這一“祭祖習俗”得到很好的傳承和發揚。

大槐樹尋根祭祖習俗是山西省洪洞縣在清明節期間舉行的一種中國民間尋根祭祖活動,主要是移民後裔通過焚香、獻供、跪拜等形式,表達自己對祖先和家鄉的懷念之情。

目前,通過家譜、族譜、地方誌書記載徵集回來的大槐樹移民姓氏已達到1230多個。

2019年4月5日祭祖大典按照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大槐樹祭祖習俗”傳統祭祖流程,並結合洪洞當地民間祭祀規程進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