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收入不高,如何做才能讓孩子少上補習班還能提高學習成績?

囡囡語錄


小學為什麼必須要報班學奧數英語語文?

很多家長覺得小學報輔導班沒用,是根本不懂課外報班的目的。

小學成功與否的關鍵不是得了幾次三好,考了多少次100分,主要看是否學到了足夠的知識應對小升初擇校。小升初進不了名校,小學語數英全100分,6年三好和優秀班幹部大隊委,也一文不值。

我很負責的說,初中不進名初中,孩子一生毀一半。當然前提是認可考上清華北大985就算成功,非理論考上好大學不代表一切,那就沒必要爭了。

知道小升初有多重要嗎?只以北京為例。北京16個區縣幾百所中學,只有海淀和西城的2個區縣共十幾所學校有錄取清華北大的,其餘14個區縣幾百所中學自2015年起,只有豐臺區高考方式考取過1個清華。就是十幾所名校把控著99%的考取清華北大的名額。這和中國10%的富人把控90%財富一樣。進入這些名中學是極其重要的。人大附,十一學校等。

你覺得那些名中學考上清華北大985的學生是通過中考進入本校高中的學生嗎?基本沒有。那些名中學是小升初時把優秀的學生招來,再擇優考試,成立2-4制實驗班,就是初中2年,不參加中考,直升高中,高中4年。這些學生碾壓通過中考錄取本校高中的學生,他們才是錄取清華北大的主力。也就是說,北京考取清華北大985的學生90%以上都是小升初進入名中學的。至於小升初走了派位、中考進入人大附等名校高中的,比小升初招來的實驗班的學生查的遠。

很多家長看到孩子小學成績不錯就很滿意。其實什麼用也沒有。不具備小升初擇校的能力,成績再好也是0。

知道小升初多殘酷嗎?北京上千所小學的第一名,如果不報培訓班,僅靠校內學習的那點知識,一點被名校包括私立錄取的可能也沒有。名中學小升初招生數學考的是奧數,學校數學100分的沒學過奧數,去參加小升初數學考試就是0分。英語至少要會2000-3000個單詞,小學教育不過幾百個單詞,語法等也學的很少,肯定被堅持報班的學生碾壓。語文沒報班的或許可以一拼,不過大部分小升初語文試題會考幾十部國學和中外名著,小學教育裡基本沒學。

總之報輔導班的家長和學生不是小學成績不好,是根本看不上小學那點知識。以為人家為了小學考100分而報班嗎?家長最大的悲哀是看到孩子小學門門100分,還沒報班,就覺得自己孩子強。其實孩子已經被毀了。不在小升初進入名中學的實驗班,基本就與清華北大無緣了。

海淀黃莊報班的學生家長都是高學歷精英。一年十幾萬學費花著,人家孩子在乎學校的100分嗎?沒報班的學校里門門100分的孩子怎麼和人家競爭?還覺得校外輔導班可以不報嗎?

寒門再難出貴子,從小學就註定了。而且以後會更明顯。


用戶54995610399


說實話,我家就屬於這種情況,收入有限,還要兼顧給孩子報學習班。

首先說下我去年的盲目期,因為兒子5歲半之前就什麼班都沒報過,上了學前班我還是有點恐慌的,當時根本沒有評估和長遠打算,就給兒子報了鋼琴,英語,跆拳道,科學小實驗,室內滑雪。

結果一年學下來,兒子累的不行,結果除了他最愛的科學小實驗,其他的效果都一般,更氣人的是室內滑雪剛上了一半課,老闆跑路了,坑了好幾千塊錢。跆拳道到了後來死活不去上了,鋼琴因為家裡沒買鋼琴也沒有繼續學。

現在呢,一年級以後,我結合了自身實際情況,因為愛人在外地,自己一個人帶孩子,同時也諮詢了學霸媽媽的經驗,最終我選擇了奧數和劍橋英語,還有書法,年後呢加入語文和繪畫。

說下理由:奧數這個課程我慶幸自己一年級就開始,因為這個完全是一種思考方法,一般小朋友不學習的話根本就自己想不出來,我天天跟著聽課也覺得確實有難度,各種各樣的技巧對我來說也不會。

英語就不說了,劍橋為了多學單詞考試用,不過我也報了一個在線的英語課程,兒子上了五節課以後,跟起來特吃力,感覺他的狀態暫時還是不適應,後來把課就退了。

書法呢,為了讓字好看點,後來書法老師也跟我們說了,硬筆書法小朋友學兩年就可以了,在三年級的時候給他管住不讓他潦草,基本上他這輩子的字體就定型了。

語文本來不想報,但是兒子每次語文考試都特別爛,沒辦法。

我要說下繪畫,以前沒有這個意識,但是我個人認為以後的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可能更多是對審美和品質的要求,所以學學繪畫是不是對美的認識也會有更高的提升。

所以說對於這種經濟和精力都有限的人,還是以自身條件為出發點,不要跟風,要把錢花在刀刃上。

這是我的經歷,希望對你有幫助。


寶子2943


專職輔導小學生,我和同事們比較分析後,

發現家庭對子女學習支持不外乎以下三方面:

有時間、有錢、有方法。


有錢就能購買優質的教學服務

大至學區房,小到作業輔導。

有些甚至配備了專職家教。

專業化的指導,肯定比很多家長摸著石頭過河的效果好。

朋友的孩子在六年級衝擊“小升初”時,砸了5萬多,硬是把中等偏上的孩子送進還算不錯的民辦學校。
同事的孩子在初三那年,花了近3萬請一對一輔導,孩子也順利考取了心儀的高中。

只要有錢,什麼都有可能。



有時間就能在情感上支持孩子

大部分收入不高家庭,應該優先考慮時間投入。

有那麼一句話: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陪伴也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

對孩子關心多的家庭,親子矛盾就少,遇到問題好溝通;對孩子關心少的家庭,親子矛盾相對較多,遇到問題就難溝通。


不管如何,孩子才是學習的主體,家長在情感上支持孩子,也能促使孩子自發學習。

退一步說,親子關係好的家庭,即便是孩子學習不好,孩子也容易在其他方面取得成就。


有方法容易養成學霸


教師家庭向來容易出學霸,正是因為他們在子女教育上更有方法。



現在網絡交流、網絡資源發達,

只要有心,就能獲取到很多教育方法,

慢慢摸索,總能找到合適自己孩子的。


父母收入不高,加大時間、方法上的投入,也能讓孩子取得好成績哦。

但如果啥都不想投入,指望通過幾篇雞湯文,讓孩子自己發奮努力取得好成績,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小謝老師說一年級


這個問題可以說困擾著很多家庭。並不是所有家庭都能輕鬆支付動輒幾百元一節課的高額補課費。但是不補課,又擔心自己的孩子成績不好。作為一線教師,我來談談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首先要堅信不補課,照樣可以考好成績

實際上,學霸很少上補習班。大家不要盲目跟風,也不要盲目焦慮。教育是有規律和技巧的,而絕大多數培訓班的灌輸式教學是不符合教學規律的。

短期看,上培訓班可能會提升成績,不過那都是拔苗助長,從長期來看,依靠上培訓班提高成績的學生後勁會很不足,最終是上不了一流大學的(二流還是可能)。

不上或者少上培訓班,怎麼提高成績。

第一:要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家長戒掉那些不良的愛好,特別是打遊戲和打麻將。有空就多看書,多鑽研業務。這樣能潛移默化的讓孩子養成愛學習的習慣,有了這個習慣後面就好說了。

第二:從小督促孩子按時完成作業。特別是小學,你可以不用輔導孩子的作業,但一定要督促孩子按時完成作業,檢查孩子的作業。有人說,孩子不知道為啥喜歡拖拖拉拉?先檢查自己有沒有這個毛病,告訴你,拖拉的毛病是會傳染的。你有,先改正,再來管孩子。

第三: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無論孩子多大,從現在開始。孩子喜歡看什麼就買什麼書,只要不是色情暴力血腥就可以。不要管為什麼。只要孩子愛看書,成績絕對不會差。但是差生,一定不愛看書,哪怕是小說也不愛看。差生,只愛看電視。

第四:儘量從老師那兒獲得幫助。讓老師關注你的孩子很重要,獲得老師的關注很容易。記住幾點,一是不要給老師送禮,好老師不會因為你送禮而關注你的孩子;二是記得多跟老師溝通,經常給老師發信息,打電話,老師不會覺得麻煩的;三是可以鼓勵孩子養成感恩的心,給老師寫賀卡。

第五:可以利用親戚朋友這些資源。讓親戚朋友中的優秀大學生多跟孩子溝通交流,讓他們用真實的經歷鼓勵孩子,激發孩子,點撥孩子,告訴孩子學習方法。這樣比上補習班要強多了。

就寫這麼多吧,希望能夠幫助你。我是政治二哥。喜歡就關注我,轉發我的回答吧。


青哥說教育


我是上課老師,遇到太多這樣家庭長大的孩子,社會這樣快速的發展,寒門貴子鯉魚跳龍門這樣的孩子真是越來越少,別人家孩子那麼小的時候家長陪伴著學習,寒門的家長為了生計沒有時間陪伴孩子,時間越長差距越大,這也是社會分層的必然趨勢,社會進步必然要淘汰大部分人進入龍門,何況經濟實力跟不上的家庭用什麼去拼。最近有個學生看起來讓人心疼,一個普通家庭的孩子進了最好的高中,進去之後發現老師講的特別的快自己怎麼跟都跟不上,每天學到半夜越來越累,為了給父母省錢,不敢說跟不上,這學校像她這樣的孩子不到百分之十,她還學了 理科,倒是也補課了為了省錢要坐來回兩個小時的公交車參加一個多人大班,結果大班也跟不上,其實能解決的就是一對一,這樣拖到高三真的數理化什麼都不會,越來越沒有自信,人也少言,最近沒有辦法上了一科一對一隻能挑最不會的數學,上下來老師發現這孩子從高一就什麼都不會用了太多的無用功,手把手的教,可是又能怎麼辦,本科可以考上想像別人那樣不太現實。這孩子家裡還有個初三的弟弟,家長只能管一個,天天忙於生計沒有辦法都照顧到。接觸到一個和這個孩子資質差不多的孩子那孩子就比她多一條家長隨時關注學習,跟不上就及時補上注重孩子學習,雖然不是最好,但也能考到五百分這樣。其實也就是三年光景相差不是一點點,我覺得有時我們批判教育不如自己反省一下,你是能阻礙社會進步還是能為改變自己,改變自己才能改變下一代的命運,不要去抱怨社會不公平,從古自今這個社會都是不公平的,只有弱者期待公平,只有你自己強了你才有要求公平的權利。那麼,如果孩子是高中成績不好自己不努力不發奮補習不補習沒有什麼用處,如果有恆心不補習成績也能上來(除去基礎差),只是你給找老師省點時間罷了,時間成本縮短。並且不要覺得貴,人家老師上課是付出時間的時間就是人家的生命,如果懂得珍惜生命了,懂得時間成本了估計也不用找老師了


璋易我


20年前參加高考時,身邊的同學估計一個補課的都沒有,我自己也是農村的,自然也沒有補過課。

現在有兩個孩子,一個上小學二年級,學著圍棋,報了英語課程還沒有開課,說實話如果一直報輔導班也很難承受,所以經常思考如何不報輔導班也能讓孩子取得特別好的成績。

經過實踐以下方法可能對很多普通或者困難家庭比較有效:

一是重在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因為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孩子自身對知識的探索欲,會驅動他變成更好的學習者。但是問題在於那麼多科目,要讓孩子對每科都感興趣也不容易。而且怎麼培養孩子的興趣也不是三言兩語能給大家說清楚的。

二是藉助互聯網學習工具,現在網絡上有大量的優質學習資源,而且很多免費或者價格幾百的,不像輔導班動不動幾千幾萬的收費,如果找不到資源可以關注和留言。

三是合理利用零碎時間和孩子互動學習,事實證明經常陪伴孩子非正式學習,孩子往往都熱愛學習,並能領先同齡人,比如,我送孩子上學的路上,經常給他出附加題,做成了習慣,一年能做200多天,一年1000-2000道題,就在路上完成了,現在兒子雖然二年級,但是小學五六年級的數學基本會做,甚至中學的一些知識點也能理解一些。

不花錢就要多花心思,日積月累,效果慢慢就來了。中學生的話難度就大一些了,不過也有方法。





凌南2019


看到您這個問題,我想告訴您的是:輔導班絕對不是您孩子提高成績的根本原因。作為一名老師,建議培養孩子做好以下幾件事,成績不是問題。

培養孩子梳理知識的能力。每學期或者每個學段所學的知識點都是一定的。讓孩子梳理清楚,知道自己學了什麼,知道還有哪些沒學會。有些家長可能會說自己也不知道知識點有哪些,那就多提醒孩子,培養意識。意識有了,在學校就足以完成。知道學了什麼,有目的的練習、應用,學習就不再困難。

培養專注力。作為老師,我可以很負責任的講:如果孩子能專注的去做題,每門課提高三到五分是很正常的。拿出點時間陪孩子專注的完成每一件重要的事。做事的專注度有了,學習不是問題,以後做任何事都不會差!!

其實,上面說的就是我們老生常談的習慣問題。多陪陪孩子,習慣好了,學習、做事、做人就是靜等花開的事。


薄期


題主聽說過“邯鄲學步”的故事嗎?\n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14776115152158831374, "vid": "6681e8862b5547c694eac4b2ea5b9e03\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關於補習班這個問題,確實是讓人很揪心的一個問題。現在競爭已經白熱化,學生的壓力非常大,各種各樣的班兒非常多,沒有一定的經濟實力,班兒是報不起的。父母們都有這樣一個觀點,再窮不能窮教育,其實有些班是沒有必要報的。

一、方法比輔導班更重要。學習方法是什麼,也就是預習、聽講、複習、錯題本再加上現在比較流行的思維導圖。另外在學習上不能欠賬,不會的題一定要弄會、弄明白。這點我是有體會的,我在上學的時候有一些題不會就一直擱置,最後越欠越多,這種欠賬將來是要用不太好的成績來還的。

二、家長給孩子輔導。自己和孩子共同學習,攻堅克難。家長在工作之餘可以,看一下孩子的書、試卷等,我認為各位家長至少可以輔導到初中階段。另外輔導的時候要注意引導孩子獨立思考,不要把家長自己變成一個作業機器。可以參考一下網上的各種教學資源,選擇使用。

三、興趣是最好的輔導班。這句話我說過好多遍了。就好比說,做一道題來說,有的時候就需要一種魔魔怔怔的精神,用文雅一點的詞來說就是全神貫注,有的時候就是要有一種鑽的精神。通過鑽研,把不會的弄會了,也是有很大的成就感。

四、不要跟風。盲目的報各種班,既增加學生負擔,又增加經濟負擔。有必要的甄別一下,實在沒有必要什麼都報。


多元視角


其實很多家庭都存在這樣的問題。但是有成功的,也有做的不好的。為什麼呢?

一個班級,同樣的老師不同的學生。所以如何充分利用父母可以動用的資源提高孩子的學習水平就是最重要的事。作為老師都是認真負責希望所有孩子一樣優秀的。然而往往只有那麼少部分是優秀的,反觀優秀的孩子都有以下特點。

1、父母重視教育,利用廉價的工具(圖書)優化提升作為父母的知識和能力。

2、父母給孩子養成了良好的學習和探索習慣,外在的一切都是可以學習的知識點(例如上學路上的陽光,太陽移動的軌跡,影子,鮮花,落葉一切一切免費的事物,都是上學路上或者一同經過可以探索和學習的部分,通過這些觀察和探索,保持孩子的好奇心培養孩子善於觀察的習慣,熱愛生活端正態度)

3、父母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計劃習慣(學習遵循預複習,鞏固,複習),計劃按照孩子意願父母加以指導。這些習慣將終身受益。

4、合理利用免費的學習資源(英語可以參考學習免費的app如嘰裡呱啦之類),培養孩子熱愛閱讀的習慣(經常去圖書館,購書中心,浸泡在知識的海洋裡)

5、父母學習並掌握一些棋類,書法,繪畫等才藝,並陪伴孩子一起博弈提升孩子的藝術造詣。

6、與老師建立良好親密的關係,支持老師工作緊跟老師節奏,陪伴並要求孩子優秀的完成作業,建立孩子在班級的自信,獲得額外的校園發展機會。

7、積極關注少年宮,少兒圖書館,政府,培訓機構等公益信息。及時報名一些公益的免費培訓,增加孩子的視野和興趣愛好。

8、利用節假日,帶上畫本和音響孩子出去走走,可以是旅行,也可以是周邊的徒步,鍛鍊身心並提高孩子的運動興趣。認識大自然並看到世界的美。

……

方法很多,關鍵在於自己。

態度決定了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