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染磁洞溝,聚“椒”產業大發展

中國利川網 全媒記者 丁莉 通訊員 譚傑 劉垚


青染磁洞溝,聚“椒”產業大發展


覃太首在為花椒樹疏花

4月8日,趁著天氣晴好,謀道鎮中臺村九組村民覃太首忙著給地裡的花椒樹鋤草、疏花。“村裡有人去年到鎮上賣花椒,價格賣到十幾塊錢一斤,我家的5畝花椒樹栽了3年,今年要掛果,收個千八百斤花椒應該沒問題。”看著花椒樹上淡綠色的花簇,71歲的覃太首臉上笑開了花。

覃太首家是村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近兩年靠著老兩口勤爬苦做和兒子外出務工,家裡蓋了新房、脫了貧,他家也是村裡2016年首批發展花椒種植的其中一戶。他心裡算了一筆賬:一畝地產800斤玉米,7毛一斤,價值560元,每年都有產出;種花椒畝產800斤左右,7元一斤,價值5600元,前三年為培育期無產出,五年進入豐產期。“算長賬還是種花椒划得來!”家裡的400棵花椒樹成了全家增收的新希望,覃太首仔細管理著5畝花椒地。

謀道磁洞溝沿線分佈著9個村,大部分區域海拔高度和氣候條件適合花椒生長。從2016年開始,萬里、桂花、上磁、中臺、新進等5個村先後發展起花椒種植,併成立了滿山青花椒種植合作社。據瞭解,種植的品種主要為九葉青花椒,皮厚、色青,以果實清香、麻味純正而著稱,部分海拔較高的地方種植大紅袍紅花椒。

青染磁洞溝,聚“椒”產業大發展


種植三年的花椒樹

為轉變農戶觀念、調動農戶種植花椒的積極性,2016年,合作社在該片區打造了一百餘畝的樣板田,由合作社免費提供樹苗、肥料、技術,每畝地再補貼350元,由農戶自己負責田間管理。2017年、2018年,合作社先後兩次組織椒農和有發展花椒種植意願的農戶到“花椒之鄉”重慶江津考察學習。

瞭解花椒種植的發展前景後,農戶們紛紛自發加入到花椒種植隊伍中來,全鎮花椒種植面積由2016年的1300畝發展到目前的8500畝,涉及的村也由最初的兩個村擴展至十一個,鏈接貧困戶1250餘戶。“我們村家家戶戶都種了花椒,相鄰的幾個村情況都差不多,有幾家進了城的村民也種了,時不時就抽空回來施肥、鋤草。”中臺村支部書記廖家群介紹。

青染磁洞溝,聚“椒”產業大發展


馮宗美在花椒地裡鋤草

2016年,中臺村八組村民馮宗美在自家最好的4畝地裡栽上了花椒樹苗,經過三年的精心培育,樹苗已長得枝繁葉茂。“我用最好的地來栽花椒樹,就是要看看種花椒收益到底怎麼樣。”馮宗美說,只要今年收益還可以,他就把其餘幾畝地全部用來栽花椒。

為扶持產業發展,增強村民發展產業的信心,謀道鎮為合作社注入150萬元產業扶貧基金,用於基地、廠房建設,使用期限為三年,“合作社每年按7%的標準實行分紅,鎮扶貧辦將以以獎代補的形式獎勵給發展產業的貧困戶。”謀道鎮扶貧辦專職副主任程楠介紹到。市農業農村局按照每個12萬元的標準,對合作社修建的兩個凍庫進行補貼,對烘乾房補貼3萬元。

青染磁洞溝,聚“椒”產業大發展


合作社新建的廠房

為解椒農的後顧之憂,合作社與磁洞溝所有椒農簽訂花椒產業發展協議。根據協議,合作社為椒農提供樹苗、技術,負責收購;椒農按照合作社的要求進行栽種、管理,採摘的花椒優先賣給合作社。對所有簽約椒農,收購價格為三個花椒市場(四川金陽、雲南昭通、重慶江津)同期的平均價格,其中,對貧困戶則按鮮花椒每斤5元的價格進行保底。

與此同時,謀道鎮對建檔立卡貧困戶種植戶實行種植保險全覆蓋,資金由扶貧專項資金全額承擔。

在磁洞溝,花椒種植已初具規模,首批發展的1300畝今年將首次掛果。“這1300畝花椒樹預計6月下旬可以採摘,超過70%以上的都能見產。合作社已與重慶江津一家花椒銷售公司建立了聯繫,有銷售渠道。”據合作社管理人員牟一勇介紹,目前,合作社廠房已建好,凍庫、烘乾房等配套設施也正在逐一完善,到花椒收購加工季節均會投入使用。

覃太首告訴記者,合作社兩次組織到江津考察,他都參加了,回來以後他對發展花椒種植的信心更足了,“都是一雙手,別人能種好,我也能!”他今年還計劃著租用其他村民閒置的土地來擴大種植規模,並準備把在上海務工的兒子叫回家一起發展這份增收產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