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會不會重新崛起成為亞洲第一強國?

杜達特洛夫斯基


可以肯定的說,日本還是有成為亞洲第一強國機會的!

日本可以再次成為亞洲第一強國的理由:

人口優勢

日本目前人口為1.26億,並且人口數量在不斷減少。據估計到本世紀中葉,日本人口將會降低到1億一下,但是不要忘了,人口降低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會進行反彈的。一旦反彈,就會呈指數級增加,恢復起來也不慢。比如,1880年到1980年,日本曾經在100年的時間裡讓人口從3500萬增加到1.2億。

(日本人口增長曲線圖,今天日本人口開始負增長,但在未來還有快速增加人口機會的)

愛學習強者

日本民族是世界上最愛學習強者的民族,當他們發現自己落後的時候,會想盡一切辦法去強者那裡取經。古代有日本連續100多年向唐朝派遣遣唐使、留學生,近代有日本明治維新全方位學習西方文明。

(遣唐使路線)

有個好鄰居

日本旁邊有一個好鄰居,那就是擁有5000年文明史的華夏。由於這個鄰居的存在,讓日本人在1000多年前的南北朝時期就快速從一個落後的原始社會實現越級發展,僅用幾百年的時間就走完了華夏幾千年的道路。唐朝的時候,華夏再次對日本給予了巨大幫助,把先進的文明傳播到那裡,從而使這個國家一直與世界最先進的文明亦步亦趨。

這也是明治維新時期,日本能夠快速發展的基礎,假如日本自己正常發展,到1850年代,日本估計還在封建社會初期摸索,比撒哈拉以南非洲強不了多少,就別想著吸取先進國家的經驗來改革了。所以,在華夏文明的滋養下,日本才有能力在機會來臨的時候乘風而起。當然,這對周邊各國來說不是件好事。

華夏的另一個好處就是,由於文明發展較早,在2000多年前就發展出了兼愛非攻、仁者愛人的理論。在這些理論的指導下,華夏人愛好和平,雖然曾經長期處於世界第一強國的位置,但並沒有對外訴諸武力,而是以和平的方式與外界交流。對遠道而來的使者,華夏厚往薄來,讓他們賺的盆滿缽滿。

(鄭和下西洋圖,這些小國鄭和可以輕鬆將他們沒滅掉,但是沒這麼做)

所以,雖然日本和強大的鄰居比鄰而居,卻很少遭到這個鄰居的侵略。在華夏和日本2000年的交往史中,曾發生過5次戰爭,這五次有四次都是日本主動挑起的,華夏只不過在被迫應戰。

未來,假如華夏進入低潮期,日本很可能會當一段時間的亞洲第一強國

華夏是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但是在過去他畢竟每隔幾百年就會進入一段時間的低潮期。假如華夏進入低潮期,日本很可能會成為亞洲第一。

  • 日本成為亞洲第一前,他會一直處於亞洲第二或者第三的位置

上面說了,日本這個國家有規模,也比較愛學習,所以在世界上會一直保持在第一梯隊的位置。在亞洲各國中看,人口規模上與日本相當的也就印尼、菲律賓、伊朗、土耳其、巴基斯坦、孟加拉、泰國、越南等國,這些國家規模有,但和日本人比學習能力就算了吧。所以,日本與同樣人口規模的國家相比,會一直保持絕對優勢,大約會拉開幾倍的距離。

(日本工業水平會對以上各國一直保持領先)

唯一能夠威脅到日本亞洲第二位置的就是印度,但是印度只能在短期內有超過日本的可能,長期來看不樂觀。

首先,印度人口壓力巨大。再過個20-30年,印度的人口就會超過15億,印度會陷入因人口增長帶來的巨大壓力。

其次,種姓制度的存在,讓印度無法將人口優勢變成資源。21世紀最值錢的是人才,印度由於種姓制度的存在,占人口大多數的低種姓受教育程度普遍很低,難以成為優秀的人才。印度能指望的只有2億多的高種姓,所以相對日本來說多了人口包袱,人才數量卻沒有優勢。

(種姓制度的存在,讓印度空有巨量人口,但人口總量卻很低)

在這種情況下,印度很難超過日本,即便超過了也不會有明顯優勢,一不留神就得被反超。

所以,假如華夏進入低潮期,很可能給日本再次成為亞洲第一的機會。

華夏進入低潮期的風險有多大

早先,華夏進入低潮期主要是科技水平所限,隨之而來的人口壓力讓王朝內部崩潰,於是陷入一段時期的低潮。或者,政策上的失誤,導致華夏出現內部問題,使國家進入一段時間的低潮。從歷史上看,大概幾百年會來一次吧。

(歷史上的黃巾軍大起義,就是人口壓力帶來的一次動亂)

但是,當近代以來科技爆發後,以上風險越來越低了。因為每隔幾十年就會迎來一次科技變革,從而製造遠超前代的物質財富,也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從而稀釋人口壓力,也會給政策的糾錯創造機會。所以,在未來雖然有進入低潮期的風險,只要保持科技領先,是完全可以保持持續繁榮的。

只要華夏保持繁榮,就會對日本產生一個數量級的優勢,他就只能把成為老二當成自己的追求了。


歷史風暴


在知乎也回答過一個類似的問題。

現在的回答還是一樣:基本上不太可能。

人口減少和高齡化已經是個很嚴重的問題了。前幾天的一個娛樂節目裡關於2019年的預測中,有一位專家說2019年將是進入80歲退休的年代。80歲呀……以前和日本人談說中國50歲就退休了,他們都快掉下巴了,人家65退休的時候,自家母上已經退休了15年了。

現在中國也改了,55,60?60,65?

退體越來越晚,一是因為人手不足,二是沒有那麼多養老金。

在上學的時候在一家公司打工,當我畢業的時候其中一位大叔正好65歲退休的年齡。據他們說現在退休的人可以領到的養老金還算是不錯的,而現在還在50左右的人,將來退休後能領到的養老金就要少很多。就是說退休後的生活水平要下降非常多。但是公司基本上都有回聘的制度,有經驗的人可以繼續為公司工作下去,人手不足人才的減少都可以避免一下。

製造業是日本的根基,以前的教授說,日本人的基本就是做東西,如果沒有辦法繼續做東西,那麼日本就完了。雖然很多行業都採用機器人,機械手來代替勞動力。現在大家經常討論AI會不會代替人類這個問題。可是,AI將是毀滅人類的根源,也有人這麼說過的。就算AI可以代替所有人類,在這個過程中,還是需要自己動手工作的吧。勞動力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日本幾乎所有的行業都是缺人的。另一方面,旅遊業也是一個重大的收入版塊,直接從海外僱用人手也已經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了。

大量引進外國人材已經是日本的一個必然的趨勢了。但是日本企業從根本上還沒有改變對於外國人的看法。當然有許多外資的,合資的企業採用外國人也已經是普遍的事情了。但是,暫時也還是沒有繞開,日本人一個群體,外國人一個群體在工作的現象。


發展趨勢是趨勢,肯定還是需要一個不短的時間的。

也許再過10年一切又會是不一樣的了。


夏目蛍


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涉及到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文化、國民素質、發展潛力等各個方面,日本目前是亞洲最發達的國家,也是亞洲強國,但是從新崛起成為亞洲第一強國顯然是不可能的了。下面銘蘇先生具體給大家分析一下:

目前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雖然GDP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就徘徊在5萬億美元左右,但是也是比較穩定,如果再有一次新的技術革命或機遇,日本還有可能進一步發展。

軍事上,日本由於受二戰發動戰爭的影響,在軍事發展上受限,沒有正式的軍隊,以國民自衛隊稱呼,雖沒有航母,但是日本的大型戰艦也可以起降飛機。如果一旦哪一天,對日本的限制解除,那麼日本的軍事實力還會大幅提升。

科技方面來說,日本的科技很發達,從一個基礎科學研究數據來看,日本最近幾十年,幾乎每年都有諾貝爾獎獲得者,還多是化學獎、醫學獎、物理學獎,有著良好的科研基礎,為創新打下基礎。

國民素質來看,日本是發達國家,整體的國民素質在世界上來說都是比較高的,這就是日本這麼一個彈丸小國,為何能夠成為世界第三經濟體的最大資本。

在政治方面,日本也正在逐步擴大自己在世界上的話語權和影響力,比如積極通過對外投資獲得其他國家的支持,謀求加入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等。

所以,日本具有良好的發展基礎,具備再次騰飛的能力,只是目前日本沒有好的發展機遇。但是,我們的發展素質明顯快於日本,綜合實力也超過日本,顯然日本在近期超越我們是不可能的,所以日本有可能再次成為亞洲強國,但是成為亞洲第一強國已是不可能了。


銘蘇先生


冷眼看世界,客觀說問題。我的回答可能會讓很多人失望的。日本自七十年代開始直到現在,它一直就是亞洲第一強國,而且是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


有人說日本在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末確實是亞洲第一強國,但是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經濟泡沫破裂後,陷入十年的衰退期,被稱為“失去的十年”,剛剛喘口氣,又遇上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機,直到現在日本經濟增長緩慢,而且政府債務過多,人口老齡化嚴重,國際收支不斷惡化,難以吸引國外投資,國內經濟缺乏活力等等,日本已經衰退了,不再是亞洲第一強國了。

那麼我們來看看日本是不是真的衰退了。日本在二戰後,一心一意發展經濟,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的時候,其GDP已經超過英法德三個老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GDP之和,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人均GDP僅次於瑞士,比當時的美國人均GDP還要高出20%。東京證券交易市場交易量超過全歐洲的總和,經濟增長率接近10%。高速的經濟發展,產生了一定的泡沫,包括房地產市場。90年代初,經濟泡沫破裂,此後,日本經濟陷入緩慢增長,年均GDP增長率平均僅為1.3%,直到現在。因此,外界認為日本似乎已經處於衰退當中。但是,這個增長率沒有將日本的老齡化人口增長因素計算進去,如果按照勞動年齡人口進行調整,日本在過去25年裡的年平均增長率在1.6%,高於美國,和德國相當。2017年,日本的GDP達4.88萬億美元,位列世界第三,人均GDP高達3.8萬美元。




說日本衰退了,其實是外界和日本國內拿現在的經濟增速和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前比,但是這只是經濟增速下降了,整個日本經濟一直在不斷的發展,而且發展的比德國,英國,法國都好,並不存在衰退這一現象。而且我們應該看到,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前的經濟高速增長,也是因為經濟底子薄,經濟總量小,所以一旦發展,就會顯得增速特別快,但是對於日本來說,它的經濟總量已經很大了,增速雖然下降了,經濟總量的增加量不一定就比以前少。如果非要說衰退,那麼這個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可以說在衰退。



有人說,我們才是亞洲第一強國。是的,我們偉大的國家確實很強大,但是,客觀的說,還不是亞洲第一強國。在國際上,日本是公認的高度發達國家,而我國是發展中國家。我們國家的經濟總量雖然超過日本,躍居世界第二,2017年GDP高達12萬億美元,但是人均只有8872美元,比墨西哥都低。而且,我們國家的GDP總量雖大,但是在其構成裡面,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產業佔比是比較小的。總量大並不代表經濟實力就強,而且我們的統計數據……不好說。

有人說,以色列絕對是亞洲強國,是的,以色列科技是很發達,但其他方面還是總體差了一些。包括韓國,它們的GDP,科技,軍事,經濟,文化,教育,國民幸福指數等等都比日本差了不是一點點。還有人提到印度,印度雖然在航天,生物製藥和軟件,金融等方面實力較強,但是總體而言,沒有資格挑戰亞洲第一強國的寶座。

要成為亞洲第一強國,不僅僅是GDP的問題,它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體現,我們下面就來看看日本為什麼是亞洲第一強國。

1. 日本的工業高度發達,在汽車,船舶,電子,家用電器,鋼鐵,醫藥,化工,以及精密機械等方面,擁有非常強的世界競爭力。大家熟知的索尼,松下,新日鐵,東芝,本田,豐田,富士,川崎,三菱,三井,法拉克,佳能,夏普,日立,三洋,安川,鈴木,尼桑,日產,拓普康等等等等,這些世界知名的企業多的數不過來。日本的工業主要是技術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企業,而不是低端的勞動密集型企業,他的工業水平在全世界僅次於美國,與英國和德國不相上下。我們的高鐵技術最先就是學習日本,後來轉而學習德國的。日本一家新日鐵就可以和我們的寶鋼,鞍鋼,沙鋼等數十家大型鋼鐵企業抗衡。日本的豐田汽車世界銷量第一,看看我們的電梯,有多少都是日本的。其他都不用再舉例了。日本的工業大部分都是掌握核心技術並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




2. 日本的科技水平處於全球先進行列。大家熟知的日本的機器人技術,世界領先水平。每年投入的科研經費1300億美元,高居全球第二。在權威機構統計的全球創新企業100強裡面,日本就有40家企業上榜,排在全球第一。日本僅僅在進入21世紀以來就有18人獲得諾貝爾獎,居世界第二。2018年世界500強企業中,日本51家,數量少於美國和中國,但這51家公司全部是科技公司。日本在新材料,新技術,新發明方面,獲得的專利不計其數,而且專利的質量都很高,不是湊數的。

3. 日本的服務業,特別是銀行業、金融業、航運業、保險業以及商業服務業佔GDP的比重最大,且處於世界第一梯隊。東京是世界金融、航運和服務中心之一。日本有世界資產最龐大的郵儲銀行。三菱UFJ金融集團、瑞穗金融集團和三井住友金融集團在世界金融界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東京證券交易所是僅次於紐約證券交易所的世界第二大證券交易所。

此外,日本還是目前世界上最發達的西方七國集團G7的一員。日本的經濟地位已經在世界上和美國,歐盟並列,稱為“美日歐”。日本的教育水平非常高,去過日本的朋友都會有切身感受。日本擁有東京大學,早稻田大學,法政大學等多所世界頂尖名校。日本民眾,生活富裕,治安狀況良好,醫療發達,交通便捷,80%的人口為中產階級,沒有階層固化,貧富差距很小。



不論從各個方面,宏觀的,微觀的,經濟的,社會的,科技的等等,日本都是亞洲第一強國。它的軍事力量由於歷史原因規模較小,但是裝備絕對先進。

日本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在國際政治舞臺上影響不大,這點和中國沒法比。但是日本近年來一直在謀求與其經濟地位相稱的國際政治地位,目前,已經是聯合國安理會的非常任理事國了。當然,它想謀求常任理事國,估計是不可能的,我們國家有一票否決權。



至於說日本今後有沒有可能仍然是亞洲第一強國,這個不好說,我覺得,隨著我們國家的不斷髮展,很有可能取代日本成為真正的亞洲第一強國。我們期待這一天的到來。


三開其口


看了很多網友的評論,忍不住來說道說道,我沒有數據也沒有抬槓的資本。我只能實事求是說說個人真實感受!

首先、我覺得愛自己的祖國是做人的本分。

第二、我不知道除了中國,世界上還有哪個國家靠白手起家用如此驚人的速度如此短的年限趕超西方發達國家,並保持強有力的加速度前進,對於因快速進程中出現的文化上和經濟上的倒掛在所難免,提出問題,給出建設性方案,我覺得是才是我們應該做的,如果純粹為吐槽排遣情緒,那我要說句,修養和素質請從自己做起!

第三、不要小看了我們的科技和人才儲備力量,早已今非昔比,因為每個人所處行業有信息敏感度的差異,這個我們求同存異!

我只是一個沒有多大本事的老百姓,但我也知道不卑不亢很重要,與其多說,不如多做!


丁丁92247


不可能了!

因為有中國,歷史上一個有趣的現象,中國強日本就弱,日本強中國就弱,現在中國己是超級大國了,還有日本冒頭的機會嗎!

看日本的周邊環境,就知道日本根本沒有機會成為亞洲第一強國。

西鄰中國,世界第一人口大國,第二經濟大國 ,第二土地大國。

北鄰俄羅斯,世界第一土地大國,世界第二軍事強國。

想下,哪個國家他敢惹。

更何況有歷史恩怨,中國人要核平東京,俄羅斯見日本人就打,根本沒有解釋的機會,安倍晉三想談論北方四島問題,普京直接放話,“俄羅斯雖大,沒有一寸是多餘的。”。連說話的機會都沒有,想坐大,或者聯合一家打一家都沒有機會。

軍事根本沒有幾乎,他的戰略縱深等於零,連朝鮮都可以只需要幾個核彈,讓日本消失了。

你有點高科技又怎樣。經濟也沒有第一的可能了,人口衰退,市場狹小,鄰居中國市場大,可是中國自身發展也很快,日本產品在中國的佔有率,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何況在信息時代,日本己落後,有什麼信息技術在日本手中,連韓國都比它強。

日本人口少子化,老齡化問題嚴重,新生嬰兒出生率低,人口逐年減少將對日本的未來產生最致命的影響。根據今年6月1日日本厚生勞動省發佈的人口動態統計顯示,2017年全日本新生嬰兒為946060人,比上一年減少30918人,創下歷史新低。

在日本人口少子化一直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日本是一個生活成本極高而就業壓力又巨大的國家,年輕人的生活,精神壓力太大,對婚姻,家庭,性愛失去了夢想和慾望,導致的後果就是日本年輕人的結婚率低,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單身,新生嬰兒逐年下降的同時,日本1.26億多人口中老年人口的比重越來越大,人口老齡化的問題也越來越嚴重,人口是一個國家長遠發展的重要基石,日本目前超低的人口增長率,將嚴重影響到這個國家的長遠發展,而老齡化問題則加重了日本的國家負擔,雙重不利因素下,日本很可能能會在未來變成“人口小國”,“經濟小國”。

日本是一個資源貧瘠的島國,許多重要資源高度依賴進口,在國際經濟貿易上比較被動。

日本這是一個資源非常貧瘠的國家,除了擁有超過400萬平方公里的海洋專屬經濟區和豐富的海洋資源,日本其他重要的戰略資源幾乎都依賴進口,包括石油,銅,鐵,天然氣,煤炭等戰略,經濟資源都高度依賴進口。

美國能成為世界第一強國,靠的不僅僅是發達的經濟和強大的軍事,還有就是美國本身就是個幅員遼闊,資源豐富的大國。

而亞州的中國就是幅員遼闊,資源也豐富的大國,而且還在全世界和本子搶資源。

本子也算是個經濟強國,但政治弱國,連伊朗一不高興都可以扣本子的油船,甚至炮轟,隨便就可以推翻油田合同,本子拿什麼和政治軍事強國的中國爭。

日本處在環太平洋地震,火山帶上,天災不斷,而且破壞力巨大,對日本的國民生產及生命財產安全都造成巨大的破壞。

就拿日本25年來最強颱風“飛燕”來說,其破壞力之大,連日本第二大機場關西國際機場都大面積被海水淹沒,同時還使超35萬日本家庭停水停電,整個日本都幾乎陷入半癱瘓狀態。而颱風基本年年光顧日本。

日本也是個地震頻繁的國家,地震所引發的海嘯對日本的破壞至今都未完全恢復,日本經濟停滯不前的主要責任就和日本的這場世紀大地震及海嘯有關。

一個美國大兵橫行的國家,仰人鼻息,一張廣場協議就能讓你停止三十年,美國打戰日本出錢,世界歷史上可有藩屬國強大的嗎!

日本成不亞州第一強國,更別想世界第一了。

把AV和漫畫製作好一點就可以了,這兩樣東西,日本確實可以成為亞帥第一強國甚至世界第一強國!




蓉兒是妹紙


我看到回答裡有些無腦日吹,所以我就忍不住來啪啪打臉。這裡重點討論科技。有人說日本科技亞洲第一,媲美歐美,這裡重點 和 還有 。看到你們這麼無知,那麼我就大發慈悲地給你科普一下。哈哈哈哈!

我在這裡先給出結論,目前日本科技亞洲第二,被中國吊打。日吹們看到這不要生氣,要懷著被打臉的精神看下去。這裡我來通過客觀的數據來說明。

1: 自然指數(頂級週刊發表的論文數量)。如圖所示,2017年,美國第一,中國排名第二。美國大概是中國的兩倍。日本在第五,中國是它的3點幾倍。(注意,這裡只有中國的指數是上升的)所以結論,吊打日本。

第二:研究前沿(被頻繁應用的論文)。中國還是第二,這裡只有一個國家比中國高,當然就是美國咯。日本呢?十名之後。中國是日本的3.3倍。所以結論,吊打日本。

第三:研發經費投入(2000到2015年)。中國始終處於暴增狀態,2014年超越歐盟直逼美國。日本呢?一條平緩直線。中國是日本的2.4倍。結論,吊打日本。

也許在這裡槓精和日吹要叫了,日本的諾貝爾獎數量吊打中國,所以中國垃圾!在這我要說的是,這些人根本不知道諾貝爾獎是怎麼產生的,那我就來講一講吧。諾貝爾獎是發給有重大科研成果的科學家,其驗證時間極其長久。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諾貝爾獎獲得者都是在幾十年前做出的成果在現在得到了驗證與承認。包括日本獲獎者,大都是上世紀80年代的科研成果,現在大量收穫本就在情理之中。而日本當時經濟飛速發展,對科研投入極大。反觀當時中國,幾乎沒有投入。所以抱怨中國獲獎少的人不要急,我們會得的!

總結:目前日本的科技總實力明顯弱於中國。而中國僅次於美國,而求正在加速追趕。如果有人想反駁,務必拿出可信數據,而不是用鍵盤在那瞎bb。





很多的厚度


中國才是亞洲第一強國,可以肯定日本不會重新崛起成為亞洲第一強國。理由如下:



一:中國gdp已經遠遠超過日本gdp

2017年世界gdp

中國:12.2萬億美元

日本:4.8萬億美元

中國gdp是日本2倍多,同時,中國經濟增速是日本4倍多,由於中國經濟gdp基數比日本更大,因此中國經濟將比日本更加強勁,日本與中國的距離只會越來越大。



二:中國軍事實力強於日本軍事

軍事分為常規軍事和核力量軍事

1)在核力量較量中,不管日本有沒有偷偷摸摸研究過核武器,但畢竟沒有也不敢研製出來,所以,中國核力量可以輕鬆擊敗日本;

2)常規軍事力量中,中國軍隊200多萬,日本只有30多萬,在人數上中國軍隊人數碾壓日本。

陸軍:

坦克:中國3200多輛,日本400多輛,數量上碾壓日本,質量上,日本坦克和中國坦克差距不是很大,但關鍵是中國可以國產,但日本需要進口零件,另外,中國火箭軍的“東風”系列導彈,已經讓美國不敢妄動,更別說日本了,在這方面日本完敗。

海軍:

日本總兵力4.3萬人,各類型軍用艦艇160多艘,總噸位45萬噸,中國總兵力約為26.85萬人,各類型軍用艦艇超過1000艘,總噸位135.2萬噸,從數量看,中國是日本的幾倍,主要戰艦方面,中國2艘航母,052d,055大驅等都優於相同類型的日本戰艦

空軍:

目前中國第三代戰機超過日本,殲16更是碾壓日本同類戰機,中國五代機殲20和殲31已經服役幾十架,日本採購的f35購買週期是20年,每年只能買幾架,由此可見,中國目前和未來空軍實力都在日本以上。

……

從很多方面分析,中國都比日本厲害,所以日本不會重新撅起成為亞洲第一,因為一直被中國壓著。


愛我中華權哥


日本別說成為亞洲第一將來能保住亞洲前三的位置就不錯了。

日本正在沒落!


日本成為亞洲第一強國,靠的就是掠奪他國的崛起方式。

日本第一次崛起,是眾所周知的明治維新。這一場維新的啟動資金,來自於對日本農民的殘酷掠奪和剝削,地租一度達到百分之八九十,大多數日本農民破產走上城市或者出洋務工東南亞是首選地。很多農民家的女兒,直接出國當妓女,這些人都會匯錢回來,支持日本的建設。

明治維新稍有本錢,日本就開始了對中國的侵略,先是霸佔琉球入侵臺灣。李鴻章和慈禧財大氣粗,捱打後打賞對方600萬兩白銀,這事發生在1871年。到1894年,日本打敗清軍,取得價值上億的戰利品,又訛詐了2.5億的白銀。這些都成了日本發展經濟擴軍備戰的經費。


日本的第二次崛起,巧妙利用了中美俄關係。在美蘇爭霸中,日本站在美國這邊,成了美國的前沿軍事基地,賺足了第一桶金,之後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日本走在前列,GDP一度達到美國的80%。

如果日本要崛起為亞洲第一大國,除非發生世界大戰,而且還要日本的老大美國大獲全勝才行。但,這很明顯不可能。

目前,日本是亞洲第二強國,中國比日本遙遙領先,日本GDP常年保持在4萬億上下,20多年沒有增減。中國目前GDP總量高達12萬億,而且每年增長7%。簡單算一下,中國4年的GDP增長量,就是一個日本。


中國現在的經濟發展速度,小日本脫了鞋也追不上。所以奉勸那些吹捧日本鬼子的精日分子,早點改換門庭吧!

21世紀,什麼最重要?人才!日本以前有一個強大的人力資源體系,但日本的年輕人比例越來越低,很多日本人不願意結婚不願意工作,他們是垮掉的一帶。

目前亞洲國家中人口數量超過日本的國家有中國,印度,印尼,巴基斯坦,孟加拉國,這些國家都會成為印度的有力競爭對手。


印度超越日本,穩贏,只是時間問題。印度目前人口13.5億,與中國人口13.9億隻是一線之隔。未來亞洲的競爭,就在中國和日本兩國中間,日本完全沒機會。隨著印度基礎設施的改善,也來越多的工廠會轉移到印度,印度市場開拓起來,遠比暮氣沉沉的日本強很多。

印尼和日本一樣是群島國家,目前人口2.6億,人口密度比印度日本中國都要低,這是巨大的發展優勢。同時印尼已經加入20國集團,還加入了歐佩克石油組織,不管人口優勢,資源優勢還是地緣優勢,都會給印尼帶來良好的發展前景。


另外兩個南亞國家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雖然和印度矛盾重重,GDP也低一個數量級,卻始終做到了和平發展快速崛起。

日本另外的競爭對手是韓國,伊朗,以色列,沙特等國,這些國家和日本各方面各有優劣,將來能否超過日本,是個未知數。


歷史知事


日本會不會重新崛起成為亞洲第一強國?

  1. 什麼是強國?

  2. 為什麼說是重新崛起?

  3. 怎樣才算亞洲第一強國?


看到日本,我們可能就會想起天皇、櫻花、女優和眾多日本強大的企業。

日本位於東亞,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及7200多個小島組成,總面積37.8萬平方公里。主體民族為大和族,總人口約1.26億。2017年日本GDP總計4.872萬億美元,人均38428美元。

強國的標準

一、經濟資源

二、人力資本

三、自然資源

四、資本資源

五、知識技術資源

六、政府資源

七、軍事實力

八、國際資源

按照以上標準,目前全世界GDP總量最高的是美國,然後是中國,日本排行第三。但是人均GDP日本較中國高出3倍。應該說,綜合國力,日本除了自然資源之外(日本擁有豐富的海外自然資源投資),目前的日本國本就是亞洲最發達的國家。

重新崛起

日本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自著名的“廣場協議”之後,經濟一直處於停滯不前狀態。有分析說日本是將巨大的資產向全球轉移,實際日本經濟表現是國內沒高速增長,但是實際國內國際成長巨大,只是無法精確統計所以不顯山露水。


此時分析日本重新崛起若是必須參考日本國內經濟指標,理論上日本很難再達到完全超過中國的高度。甚至若干年後的印度和印度尼西亞,將很大可能在經濟上超過日本。


亞洲第一強國

在亞洲,中國是日本繞不開的大山。日本與中國一衣帶水,對於日本是幸也不幸。

與中國為鄰給日本帶來的巨大的機遇,也給日本帶來巨大的壓力。

亞洲第一強國之爭,日本首先要面對中國這個五千年曆史的文明古國。中國除了近代不到200年的落後,實際上幾千年來都是全球第一強國的歷史,事實上是不出意外絕對碾壓日本的存在。

即使不考慮中國因素,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從未有過統一的印度區域,藉助英國殖民者留下的遺產,印度斯坦成立了前所未有的統一國家。人口、國土面積、國際環境、資源等充分具備超越日本的一切基礎條件,印度潛力無限,在可見的二、三十年內,印度將很大概率超過日本,成為亞洲第一強國最有力的競爭者之一。

此時還有一個人口超過1億的印度尼西亞同樣潛力巨大。雖然印尼在多方面有較難克服的缺陷,在面對中國和印度的強國較量中落在下風,但是與日本比較,印尼卻有一戰之力。


日本幾乎毫無機會再次重新崛起為亞洲第一強國。可以預見的更可能是成為亞洲第三、第四強國。對於這樣的結論,可能中國人鬆了一口氣,心中還默唸出一個什麼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