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溝通》經典語錄:突破憤怒、沮喪、焦慮等負面情緒

1:所有憤怒的核心是需求沒有被滿足。

2:如果真的想過上悲慘生活,就去與他人作比較。

《非暴力溝通》經典語錄:突破憤怒、沮喪、焦慮等負面情緒

3:你越是留意自己內心的聲音,就越能夠聽到別人的聲音。

4:大多數暴力的根源在於人們忽視彼此的感受與需要,而將衝突歸咎於對方。

《非暴力溝通》經典語錄:突破憤怒、沮喪、焦慮等負面情緒

5: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1、觀察;2、感受;3、需要;4、請求。

6:如果我們認為自己“應該”怎麼樣,在大多數的情況下,我們也就封閉了自我。因為“應該”意味著我們別無選擇。這使我們感到無奈和沮喪。同時,又心有不甘,不願屈服。

《非暴力溝通》經典語錄:突破憤怒、沮喪、焦慮等負面情緒

7:批評往往暗含著期待。對他人的批評實際上間接表達了我們尚未滿足的需要。

8:我們總是習慣於站在道德的至高點去評判他人,而事實上,道德更多是用來自律的,而不是強加給別人。

《非暴力溝通》經典語錄:突破憤怒、沮喪、焦慮等負面情緒

9:在一個生氣的人面前,永遠不要用“不過”“可是”“但是”之類的詞語。

10:溝通有四步:第一,客觀表述事實;第二,說出你的感受;第三,說明原因;第四,提出要求。

不要壓抑自己,也不要裝沒事,更不要等著對方來猜你為什麼生氣,等他來道歉。

直接告訴他,今天這件事,你這麼處理,讓我很傷心,以後你不要這樣了,好嗎?

不要害怕發脾氣。

真正高情商的人,會認為,發脾氣是一種很好的溝通方式。

我以前說過,所謂情商高,就是心中有他人;

所謂情商高,不是虛偽,而是溫暖。

但這不是說,我們心中要沒有自己,真正的情商高,是把自己當朋友,與自己和解,對自己也要溫暖啊。

《非暴力溝通》經典語錄:突破憤怒、沮喪、焦慮等負面情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