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問題探討篇-⑤地產行業搞EPC模式的功與過

地產問題探討篇-⑤地產行業搞EPC模式的功與過

近年來隨著EPC模式在非房建業務的大範圍鋪開,慢慢在一些商業項目、急趕工期項目、投資方管理能力不足的項目上,EPC模式也開始得到應用,但實際操作中管得不好的投資方和epc承包方兩敗俱傷的例子也不勝枚舉。

地產問題探討篇-⑤地產行業搞EPC模式的功與過

1.什麼是EPC大總包模式

(1)業主把工程的設計、採購、施工全部委託給一家工程總承包商,總承包商對工程的安全、質量、進度和造價全面負責。

(2)總承包商可以把部分設計、採購和施工任務分包給分承包商承擔,分包合同由總承包商與分承包商之間簽訂。

(3)業主對工程總承包項目進行整體的、原則的、目標的協調和控制。

一般而言,採取總包+設計方聯合投標的形式進行EPC招標,不同於其他公建項目的是,報批部分一般仍為甲方自身負責,集採材料部分仍大都為甲供為主。

地產問題探討篇-⑤地產行業搞EPC模式的功與過

2.搞EPC模式有什麼優點

(1)有利於提高進入門檻,降低招標風險。部分國資公司如必須公開招標的話,搞EPC模式,各參與單位投標時必須按《設計任務書》要求提交符合要求的方案設計成果,加大投標參與成本、提高進入門檻;

(2)有效縮短項目從拿地到開盤的開發週期。通過採用EPC模式將項目整體設計、施工的政府交易平臺招標手續統一在項目立項備案後實施,可以避免設計(施工圖)、商務(工程量清單、政府招標控制價審查)、報批報建(規劃許可證、施工許可證)和招標相關工作的交叉影響。早完成總承包招標手續,早啟動施工證辦理。

(3)可以有效解決設計與施工的銜接問題。減少採購與施工中間環節,順利解決施工方案中的實用性、技術性、安全性之間矛盾,但也要看總包部分的管控能力,目前來看大部分企業雖執行EPC模式,但設計部分仍主要只是借用總包結算付款。

地產問題探討篇-⑤地產行業搞EPC模式的功與過

3.搞EPC模式有什麼缺點

(1)總包的能力及配合度決定項目生死。一旦總包單位管理或財務出現重大問題,項目也將面臨巨大風險,同時對設計單位的管理因無直接合同關係,有一定難度,要求甲方管理水平到位;

(2)成本造價牽扯大量索賠及模糊地帶。

在EPC工程的洽商過程中,往往僅僅是效果圖或者擴初圖,所以EPC工程無法有效的偏執很詳細的模擬清單,所以,EPC工程往往都是以分部分項工程進行平米指標總價包乾或者下浮率來報價,後期存在大量的索賠,變更及其他成本增項;

(3)甲供材料採用及總包採購的認質認價。在EPC工程模式中,甲供-甲指-乙供材料的分割及約定,可能由於前期談判及合同條款的約定不清,後續執行過程中發生業主和總包方衝突,同時,乙供類材料甲方做好認質認價工作也是一大難題。

地產問題探討篇-⑤地產行業搞EPC模式的功與過

4..搞EPC模式最應注意的問題

正是因為上述成本的管控不確定性,對總包方能力要求的突出性,導致目前地產行業純應用EPC模式還不太多。對於開展EPC模式的項目,在招標文件編制及合同談判的前期尤其要做好以下幾點:

(1)選好隊伍,選用優質總包單位,且非新進入本地市場,有較強的供應鏈資源及整合能力,自身有設計資質及能力,派駐的項目經理及團隊經過嚴格面試,具備統籌epc的綜合業務素質;

(2)管好成本,首選套用標準戶型標準產品標準成本,儘可能選用下浮率的方式進行招標,對工期約定,變更約定,施工方案約定,搶工搶建約定清晰,充分準備好飯索賠措施,同時也要避免大總包一旦進場後的居中要挾;

(3)清好界面,在啟動合同談判前,就要理清合約規劃的內容,就其中各類合同的執行界面及範圍進行約定清晰,尤其是要做精裝修的,且未納入大總包範圍的,其次承包範圍不能有遺漏,後期有特殊要求的工作需要由業主自行生產安裝,或者需根據業主招商情況進行獨立安裝或裝修的內容,要清晰定義

(4)用好資源,資源選擇權限要明確(傳統工程是大量的專業資源業主來選擇,出現進場緩慢,界面不情緒,做到哪裡招到哪裡的現象)EPC的資源的選擇就尤為重要,沒有強大供應鏈能力的總包單位很大程度上還是要依靠甲方供應商資源。

(5)定好標準,業主對項目的品質要求量化(重點在於:外立面做法及品牌明確,室外園林及市政效果圖及品牌種類明確,室內裝修效果圖及燈具,潔具,面板等品牌明確,設備參數品牌明確(空調,配電箱,節能參數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