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古style的封閉運作基金為何又火了?

就像時尚界流行“復古風”,基金圈近幾年也開啟了一股“復古style”

,越來越多的主動權益類基金採用“封閉運作+定期開放申贖”、或者“先封閉+封閉期滿轉開放”的形式。這波操作,新基民可能沒看懂,但老基民並不陌生。


復古style的封閉運作基金為何又火了?


眾所周知,我國公募基金最開始是以封閉運作的方式登場的,直到2001年才出現第一隻開放式公募基金。2013年,出現了採用“封閉管理+定期開放”運作模式的對沖策略基金,2015年以來,這類新型封閉式基金髮行規模日益增長,2018年更是達到近年高峰,不少“網紅爆款基”都採用這種操作方式。


正在發行的景順長城集英成長兩年定期開放混合基金(006345),也是一隻“兩年封閉、定期開放”運作的產品。


現在小景就來回答,封閉運作,無法隨時贖回,如此不顧及“用戶體驗”的產品,為什麼會在基金圈越來越火;為什麼說封閉運作看似“霸王條款”,但不論對基金經理,還是對基民個人而言,卻是好處多多的“良心設置”:


基金經理說

封閉運作,有利於基金規模穩定,讓我可以有效執行長期策略


對基金經理而言,管理一隻開放式基金,每天都面臨著資金的流入和流出,因此在實際投資策略運用過程中,基金經理需要預留一部分現金資產,以滿足投資者贖回基金流動性要求,而這部分資金無法為基金增厚收益做出貢獻。同時,為保障基金資產的流動性,基金經理有時候也不得不放棄一些流動性較差,但長期有確定性機會的公司。因此,開放式基金是以犧牲一定的收益來兼顧流動性的。


而封閉運作的基金,規模相對穩定,基金經理能夠根據基金的體量來制定中長期投資計劃,無需應對短期流動性及市場波動干擾,從而充分收穫企業成長、價值發現所貢獻的投資收益。


基民有話說

自從買了封閉運作的基金,媽媽再也不擔心我拿不住好產品


公募基金20週年統計數據顯示,公募基金事實上能夠為投資者提供較良好的長期回報,但基民總感覺“沒有賺到錢”。原因之一就是未能形成長期持有的投資觀念。市場的劇烈波動常常影響到投資者情緒,最終導致“回本就行”、“一漲就跑”、“頻繁交易”等非理性決策,明明基金是賺錢的,基民卻沒有拿住。


而封閉式基金運作期間不開放申贖,能夠幫助持有人避免在市場關鍵時點贖回的風險,減少頻繁操作帶來的決策失誤。


事實上,歷史數據顯示,基金中長期超額收益更為明顯。

上證綜指處於3000點-3100點之間時買入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封閉兩年混合型基金並持有兩年,能獲得顯著高於上證綜指的超額收益。


復古style的封閉運作基金為何又火了?


小景說:

無論是從邏輯上還是從數據上,我們都可以看到封閉運作的基金對於提高持有人收益具有正面作用,這種各方都受益的“復古Style”,自然成為基金圈的“流行款”。


景順長城總經理助理、景順長城研究部總監劉彥春執掌的“兩年封閉、定期開放”產品——景順長城集英成長兩年定期開放混合基金(006345)正在發行,這個時下最in的“流行款”,歡迎關注!


風險提示:本基金是晨星風險評級為中風險(R3)的產品,適合穩健型、積極型及激進型的投資者,請投資者全面認識本基金的風險特徵,聽取銷售機構的適當性意見,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在詳細閱讀《基金合同》和《招募說明書》的基礎上,謹慎投資。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當投資人贖回時,所得或會高於或低於投資人先前所支付的金額。基金的過往業績及淨值高低並不預示其未來業績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也不構成新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投資者進行投資時,應嚴格遵守反洗錢相關法規的規定,切實履行反洗錢義務。本投資觀點並不構成對個人投資者實質性的投資建議或景順長城最終的投資觀點。本公司不擬就任何依賴本文件/觀點作出的投資行為承擔責任。我國基金運作時間較短,不能反映股市、債市發展的所有階段,基金的過往業績並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並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