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納稅人從小微企業進貨,稅務如何處理?

西湖影者


一般納稅人和小微企業不是一個概念,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是針對增值稅來區分的,一般納稅人增值稅按照一般計稅方法計稅,進項可以抵扣銷項,小規模納稅人是指財務核算不健全,增值稅適用簡易計稅方法,進項不得抵扣銷項。

小微企業叫做小型微利企業,符合小型微利企業標準的,企業所得稅減半徵收,所以小微企業有可能是一般納稅人也有可能是小規模納稅人。

所以一般納稅人從小微企業進貨,要看對方是一般納稅人還是小規模納稅人,如果是一般納稅人則可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並抵扣你的銷項;如果是小規模納稅人,他自己只能開增值稅普通發票,不能抵扣你的銷項,但是你可以要求他讓稅務局代開專票進行抵扣,但是抵扣的稅額只能按照小規模納稅人的增值稅徵收率3%來計算。

我是姜海洲,如果我的回答對你有用就給我點個贊吧,更多知識關注海洲實時動態,您的關注和轉發是我創作的動力。


姜海州


納稅人身份有小規模和一般納稅人之分,並無小微企業,小微企業指的是小型微利企業,符合國家標準的,可以享受一定的稅收優惠政策。

小微企業包含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對於一般納稅人而言,購進業務當然是從同是一般納稅人公司購進,並取得同等稅率的專票才是最合適的。

一般納稅人取得專票,專票上的價款進入成本,稅款抵扣銷項稅,無論是利潤還是增值稅,都會實現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從小規模納稅人處取得普票,因為不能抵扣,全部價稅合計計入成本,成本大,利潤變小,同時,銷項產生的銷項稅也沒有進項稅進行抵扣,稅率就變成稅負,增值稅的負擔就變重,下面用數據來看。

有人會說,如果跟小規模企業做交易,一般納稅人有一定的議價權,所以可以要求小規模企業降低價款,來增大自己的利潤率。但這就要看企業本身的議價能力了,提前做一個數據模型,也好知道自己議價的區間在什麼地方。


簡淨軒語


一般納稅人從小微企業進貨,稅務如何處理?

首先題目是不嚴謹的,小微企業有可能是一般納稅人,也有可能是小規模納稅人,那麼題主到底是要問什麼呢?

既然小微企業分為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那麼咱們就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吧。

先來說說從作為一般納稅人的小微企業進貨,小微企業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購貨方憑發票進行抵扣,中規中矩,銷項-進項=應納稅額,次月正常申報納稅即可。

再來說說從作為小規模納稅人的小微企業進貨,若該小規模納稅人符合自開專票的條件或者可以代開專票,則處理方法等同於從一般納稅人那進貨,唯一的區別就是自開的小規模納稅人開具的專票稅率偏低,會導致購貨方抵扣不足,稅負偏高。

若該小規模納稅人不能自開專票,亦無法取得代開的專票,這種情況,作為一般納稅人的購貨方是最不願意遇到的。因為一般納稅人收到普票是無法進行抵扣的,則要全額承擔銷項稅,稅負畸高,是非常划不來的,這時候一般只有兩種處理辦法了:

一,取消交易,畢竟全額承擔銷項稅稅負太高,企業經營成本增加太多,不利於企業可持續發展;

二,供貨方讓利,降低價格,把不能提供專票的損失彌補回來。畢竟取得專票進行抵扣也是為了降低企業稅負,增加資金流,進而增加企業利潤,若該小規模納稅人能夠彌補稅款的損失的話,這樣的生意還是可以進行下去的。

合法合規,以企業綜合利益為上,自古不易!


天涯隨風嘌


一般納稅人在核算上一般採取查賬徵收方式,所以一定要取得合理的票據入賬,以降低成本。

第一,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小規模企業可以採取自開和代開發票兩種方式,稅率3%。一般納稅人可以據此計提進項稅額並計入成本核算。

第二,取得增值稅普通發票。徵收率3%,一般納稅人可據此計入成本,但不能計提進項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