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神教的任我行得了白血病,為什麼不用神藥?

人在江湖飄,哪能不挨刀。 捱了刀自然需要醫治。各大門派的醫療水平參差不齊。綜合來講,分成了四大等級。 第一等級:少林寺。 少林寺不但出高手,也出絕世名醫。 不知名的掃地僧就是一位搶救大師。 那一夜,掃地僧接連出手,啪啪拍死慕容博,啪啪啪拍死蕭遠山。然後挾起兩具屍體進了ICU。 蕭峰追上去,才看到了真相。 【那老僧在荒山中東一轉,西一拐,到了林間一處平曠之地,將兩具屍身放在一株樹下,都擺成了盤膝而坐的姿勢,自己坐在二屍之後,雙掌分別抵住二屍的背心。他剛坐定,蕭峰亦已趕到。 蕭峰見那老僧舉止有異,便不上前動手。只聽那老僧道:“我提著他們奔走一會,活活血脈。”蕭峰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給死人活活血脈,那是甚麼意思?順口道:“活活血脈?” 那老僧道:“他們內傷太重,須得先令他們作龜息之眠,再圖解救。”】 原來是傳說中的龜息搶救法。 除了醫術高明,少林寺裡也不乏名藥,金創藥自是少林最正宗,別名玉靈散,六陽正氣丹可以克治寒毒。就是下面的區域小公司金剛門都能研製出黑玉斷續膏這種江湖奇藥。 此外,各種武林絕學自帶理療功能。 九陽神功可以驅散寒毒,笑傲江湖的令孤衝身受重傷,最後還是靠了《易筋經》才撿回了小命。 可以說,閻王要你三更死,少林留你到五更。 少林寺的靈藥為什麼這麼多? 當然是少林寺雄厚的研發能力。 少林寺裡有一座藏經閣,是當時最大的數據庫,對少林寺所有僧眾免費開放,掃地僧就親口說過:向來不禁門人弟子翻閱。 此外,還有一座般若堂。這是幹什麼的呢?鹿鼎記裡記載,外出弟子游歷四方,回來後第一件事是向戒律院彙報自己出去有沒有喝花酒摸小姑娘手。 第二件事就是向般若堂彙報此行所見別門別派武功。如有可取之處,立馬存檔研究。 可見,般若堂就是少林寺的研究院。 除了般若堂,少林寺還有高級研究所:達摩院。 鹿鼎記介紹:少林寺達摩院專研本派武功,般若堂卻專門精研天下各家各派武功。 基本上,少林寺最頂級的人才都在這兩個研究機構裡搞研究。 《天龍八部》裡,達摩院的首席是玄難大師,地位僅次少林寺方丈玄慈,少林寺玄字輩一共三十餘人,夠格進入達摩院的只有八人而已。 鹿鼎記中,般若堂的首座叫澄觀,是書中超一流的高手,水平比主要業務部門羅漢堂的絕大多數骨幹要強。 唯一不相上下的十八羅漢之首澄心是另一研究機構達摩院的首座。 一個單位,把最好的精英都放到研究機構。自然能夠不斷創新。弟子被打傷,不用著急跑到別門別派找什麼仿製藥。 第二梯隊是武當。 武當的三黃寶臘丸可以續骨,天心解毒丹可以解毒,治內傷的靈藥一大堆:白虎奪命丹、 天王護心丹、九轉小還丹、龍虎護心丹、大還丹。 只是理療上,武當稍遜一籌,張無忌的寒毒,張三丰的純陽功也只能緩解一二,要根治還得少林的九陽神功。 武當出自少林,這是武當略遜少林的原因之一。仿製藥當然不如原研藥。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武當的研發投入不如少林。 武當也有達摩院,梁羽生的《還劍奇情錄》裡介紹,武當達摩院的首座叫智廣,是武當五老之一。雖然資歷老,但論功力,卻已經是武當二流。 一流人才跑業務,二流搞研發,武當自然不如少林。 第三梯隊是黃藥師這樣的武術世家。 黃藥師的九花玉露丸也是聞名江湖的奇藥,有病治病,沒病可以延年益壽。可惜,這樣的武術世家的技術一般靠外來引進,向來不重視技術研發和人才培養。所以,黃藥師之後,桃花島再無黃藥師。 那麼,最差的一等是誰呢? 日月神教。 日月神教的崛起基本靠搶,趁著武當派某年體弱,合著夥夜襲武當,將武當的鎮山之寶《太極拳經》搶到手。 過了數十年,聽說華山派抄有《葵花寶典》,又是一窩峰衝去搶。 所有神功全靠搶,當然不願意搞什麼研究院。 不搞研究院還算了,還天天組織教眾自我麻痺:日月神教,戰無不勝,東方教主,文成武德,千秋萬載,一統江湖。 換一任教主,就換一個口號,當然,操作比較簡單,把人名換了就行,比如任我行回來了,那就是:日月神教,戰無不勝,聖教之主,文成武德,千秋萬載,一統江湖。 喊口號自我麻痺還算了,還不但不研究醫藥,反而研究出了三尸腦神丹 【服了教主的腦神丹後,便當死心塌地,永遠聽從教主驅使……屬下自今而後,永遠對教主忠心不貳……】 這是日月神教唯一擁有全部知識產權的神藥。煉製方法與解藥只有教主知道。 這樣的日月神教當然沒有靈丹妙藥,堂堂的教主任我行,竟然在華山大會師上,因為年老體衰,暈眩而逝。 要是隨便搞點醫藥研究,怎麼就不能多繼一二秒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