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嶺山實施“品質強鎮”戰略 建設高品質美麗幸福新大嶺山

大岭山实施“品质强镇”战略 建设高品质美丽幸福新大岭山

■大嶺山鎮委書記陳福坤

“大嶺山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精神為統領,深度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充分發揮區位優勢,統籌做好質量變革‘大文章’,不斷推進經濟社會發展邁向中高端水平。”近日,大嶺山鎮委書記陳福坤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將圍繞市委提出的“灣區都市、品質東莞”總體要求,繼續把“品質強鎮”推進深入,加快建設高品質美麗幸福新大嶺山。

召開專題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精神幹部大會、開展專家宣講報告會、“送黨課到基層” ……自去年10月底以來,大嶺山迅速掀起了學習貫徹熱潮,切實用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著力推動重要講話精神在大嶺山落地生根。

陳福坤錶示,大嶺山將從全面提升開放合作水平、堅持“品質強鎮”發展戰略等兩個方面著手,以提升經濟效益、城市品質、區域統籌為重點,著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城市品質提升、提高城市空間承載力、推進鄉村振興和園鎮統籌,走出一條高品質發展之路。

承接好大灣區高端產業資源外溢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大嶺山正處於大有可為的戰略機遇期,更是處於“產業洗牌”的深度調整期。那麼,大嶺山將如何利用好產業發展扶持政策,推動製造業轉型升級,打好高質量發展這手牌?陳福坤給出了答案:整合政策資源要素,統籌做好質量變革的“大文章”,不斷推進產業發展邁向中高端水平。一方面,積極拼搶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政策紅利,承接好大灣區高端產業資源外溢;另一方面,要把好“產業品質關”,對大灣區外溢轉移過來的企業要進行“選擇性過濾”,謹防淪為低端產業的集聚區。

去年以來,大嶺山瞄準高端智能製造等行業進行精準招商,引進了一批優質前沿項目、重大項目,新產業、新動能不斷積蓄,其中,引進超億元內資項目12宗,協議投資金額105.4億元,增長1324%。並協助企業申報智能製造技術改造等項目補助,獲得資助約2800萬元,幫扶316家企事業單位通過科技項目認定,獲得資助5410.2萬元。按照“退出一批、整合一批、轉移一批、提升一批”的思路,有序淘汰高能耗、高汙染落後產能,關停VOCs落後產能企業290家,取締“散亂汙”企業278家。

同時,大嶺山做優對企精準服務文章,讓企業真正享受到政策實惠。“我們要當好服務企業的貼心‘管家’。”陳福坤介紹,將堅持“兩個毫不動搖”,著力提升對企服務品質,在優化營商環境、減輕稅費負擔、解決融資難題等方面持續加大扶持力度,為非公經濟發展“加碼助力”。

大岭山实施“品质强镇”战略 建设高品质美丽幸福新大岭山

■大嶺山深入推進城市品質提升計劃,爭取早日拉近與大灣區先進城市的“品質差距” 大嶺山供圖

加大力度提升城市服務水平

“從地理位置來看,大嶺山位於深圳與東莞的交界,既是一種機遇,也是一種壓力。”陳福坤坦言,如果在城市品質層面上不能儘快與深圳等周邊先進城市對齊甚至有較大“落差感”的話,就難以真正吸引創新資源、人才資源集聚,白白浪費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接下來,大嶺山將深入推進城市品質提升三年計劃,繼續在城市規劃優化、城市發展拓展、城市服務提升等方面加大力度,爭取早日縮小與大灣區先進城市的“品質差距”。

據介紹,大嶺山將進一步完善城市近期建設規劃、城市更新專項規劃以及啟動海綿城市專項規劃編制,繼續優化鎮域路網規劃,全力推進好莞長路快速化改造、莞番高速建設和連馬路全線改造等相關路網工程。注重土地集約利用,充分運用“三舊”改造、城市更新等手段,全力推進“天安人工智能小鎮”建設。全力打好“兩違”攻堅戰,堅決遏制“兩違”苗頭,確保新增違法“零增長”。

為提升城市服務水平,加強教育資源供給,此前,大嶺山出臺了《大嶺山鎮幼兒園和中小學建設專項規劃(2018-2022年)》,規劃新建公辦小學1所、公辦幼兒園3所,擴建大嶺山中學高中部、中心小學,改建新風中學等。另外,積極籌建新社衛中心大樓,支持大嶺山醫院創建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和加盟多個省市醫療專科聯盟。完善村級文化配套,實現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全覆蓋。做好大嶺山抗日根據地舊址文物保護和環境整治工作,推進紅色文化傳承發揚。

嚴把幹部選拔四個“關口”

“抓執行力建設,就是抓工作落實。”陳福坤錶示,執行力是影響大嶺山鎮發展進程的關鍵因素,必須旗幟鮮明地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深化黨的建設,全面提升執行力。

為此,大嶺山抓緊抓牢思想政治引領工作,發揮鎮委黨校、“陽光雨”黨群服務中心教育培訓的陣地作用,全面落實“三會一課”制度,開展固定主題黨日活動,推進黨員幹部教育培訓常態化、規範化;強化意識形態陣地建設和管理,把握好正確的輿論導向,築牢意識形態安全的“護城河”和“防火牆”。

在打造素質過硬的帶頭人隊伍上,大嶺山狠抓幹部隊伍培訓,完善領導幹部考核評價機制,嚴把幹部選拔政治關、作風關、能力關、廉潔關,真正選好人、用好人,不斷提升黨員隊伍的素質;以更大力度精準推進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轉化升級,解決黨建“病灶”,推進基層黨建工作全面提高、全面過硬。

除此之外,大嶺山堅持把基層黨風廉政建設放在重要位置,推動黨內正氣持續上升,不斷鞏固發展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持之以恆糾“四風”,將“四種形態”的要求貫穿於監督執紀事前、事中、事後全過程,營造一個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深入推進掃黑除惡,依法嚴肅懲治扶貧、涉黑涉惡、村集體“三資”、行政執法等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懲、有貪必肅。“堅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讓黨員幹部知敬畏、明底線、守規矩。”陳福坤如是說。

■對話

用好改革開放“關鍵一招”

層層把開放合作推向深入

記者:大嶺山地處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東莞段)核心軸和東莞市區、松山湖、濱海灣三大片區的中心節點上,接下來,大嶺山如何結合自身區位優勢,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陳福坤:我們要牢牢把握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大歷史機遇、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就必須立足區位優勢,一頭對接松山湖、一頭對接大灣區,繼續用好改革開放“關鍵一招”,層層把開放合作推向深入。

對接松山湖,無縫融入松山湖發展。主動接受松山湖輻射,用好片區聯合招商政策,推進土地資源統籌,大力發展高端製造業、商貿業及居住配套等產業,促進大嶺山與松山湖互相滲透、共榮發展,加快打通建設路、研發西四路等松山湖片區聯網路,落實臨松山湖9個村(社區)“美麗鄉村”整治規劃,積極參與片區協同治水,主動融入“1+6”教育統籌發展,籌建好松山湖實驗小學—大嶺山第三小學教學聯盟。

對接大灣區,推進深層次開放合作。立足自身優勢,採用“引進來”和“走出去”雙向開放模式,充分利用好“海絲博覽會”“加博會”“智博會”等展會平臺,全面拓展與深圳、香港、松山湖等地在科技、金融、商貿、公共服務等領域的互動合作。藉助灣區資源配置能力,積極對接並爭取人才、資本、科技等重要發展資源,推動更多高端優質資源、科技創新成果在大嶺山集聚、轉化,依託大嶺山森林公園等優質生態資源,加快發展“假日經濟”,承接深圳等地的消費力輻射。(見習記者 袁健斌 記者 吳金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