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三年複合增長率超20% 垃圾焚燒發電衝擊千億級體量

在城市生活垃圾與日俱增與土地面積愈發有限的雙重背景下,垃圾焚燒發電被業界視作“最優選”。而多地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呈現多點開花的同時,由此也催生出這一產業鏈的千億級市場前景。

未來三年複合增長率超20% 垃圾焚燒發電衝擊千億級體量

垃圾焚燒產能釋放再下一城!

日前,亞洲開發銀行(亞行)與上海康恆環境股份有限公司(康恆環境)簽署了1億美元貸款協議。 此項目將利用領跑市場的焚燒以及煙氣處理技術,以可持續的方式處理城市固體廢棄物,為電網提供清潔電力,並有望向園內其他不同類型廢棄物處理設施輸出電力和蒸汽。 這也是該國際機構支持的首個靜脈產業園垃圾焚燒發電項目。

亞行的重資扶持,也從另一方面佐證了垃圾焚燒的火熱行情。在日前公佈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徵求意見稿)》中,垃圾焚燒發電成套設備也被置於鼓勵的環保工藝技術列表。

事實上,在傳統的填埋、堆肥和焚燒三種主要垃圾處理方式中,垃圾焚燒發電屬於非週期性行業,現金流穩定且行業發展趨於理性。如果換算成相同產能(1000噸/天),則填埋場需要90萬平方米的土地,焚燒僅需要8萬平方米,而總投資焚燒不超過填埋的2倍。而且受土地緊張等因素影響,垃圾焚燒發電已成為解決垃圾圍城的現實選擇。

面對堆積如山的垃圾,近期多個省市正在密集上馬垃圾焚燒廠擴建項目,以解垃圾處理能力不足的“燃眉之急”。包括山東威海、萊州,吉林長嶺、江蘇張家港等國內多個地區,皆陸續規劃上馬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僅2018年上半年,全國產能前20的垃圾焚燒公司新增產能就超過2098噸/日,產能加速投放趨勢明顯。

根據生活垃圾焚燒信息網數據,截至2018年5月,中國垃圾焚燒運營企業共有124家,共運營近359個垃圾焚燒項目,總產能達到39.1萬噸/天。

《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工作的意見》提出到2020年底,全國設市城市垃圾焚燒處理能力佔總處理能力50%以上,全部達到清潔焚燒標準。而在眾多業界人士看來,“十三五”末我國至少新增垃圾焚燒發電規模29.87萬噸/日,相當於新建299個985噸/日的垃圾焚燒電廠,已經趕得上這個行業30年來建設規模的總和。根據上述規劃,“十三五”期間,全國需要建設近50萬噸/日的新項目。

以垃圾焚燒發電為代表的環保產業具有見效快、風險低等優勢,成為眾多地方產業發展的首選目標。目前垃圾焚燒業長期投資收益率普遍在8%,考慮典型的垃圾發電項目投資結構看,工程土建、工程安裝、設備以及其他分別佔比 25%、13%、38%、24%。儘管垃圾焚燒廠的長期淨資產收益率在8%左右,但這是20-30年的平均水平,目前項目都處於建造或剛剛運行階段,利潤水平肯定會更低。

而對垃圾焚燒項目來說,更大的收益來自於發電。相關政策、標準和技術規範的陸續出臺意味著,垃圾焚燒發電行業正式被納入可再生能源發電範疇,還享受電力優先上網和政府補貼。

地方層面來看,為了鼓勵企業籌建垃圾焚燒項目,政府在垃圾焚燒發電上網電價補貼、垃圾處理費等方面都有政策支持。總體而言,垃圾焚燒廠有上網電價補貼、垃圾處理費等政策支持,只要企業運營得好,垃圾補貼價格合理,收益還是可觀的。

在政策補貼和市場利潤的雙重力量推動下,我國垃圾焚燒市場正迎來快速發展期,成為當前環保產業中“十分賺錢”的產業類目。據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預計,2018年我國垃圾發電建設市場空間將達到362億元,未來五年(2018-2022)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22.87%,2022年將達到769億元。

綜合考慮存量和增量市場,預計整個“十三五”期間市場規模在1102億元左右。國泰君安環保分析師認為,目前垃圾焚燒上市公司(在建+籌建)/(運營)產能均超過69.8%,預計2019―2020進入投產大年,業績加速釋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