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好心提醒你:千萬別把公司當成家!

題記》〉》

有父母的地方才是家。

千萬不要把公司當作家。

公司與你的最好關係是彼此成就。

真是好心提醒你:千萬別把公司當成家!

01

年前的時候,我收到了一個陌生人的付費提問:

他在一家企業,兢兢業業做了9年,突然告知他的合同不再續簽,公司也沒有明說辭退,只是不再分配他緊急而核心的任務,他整日無所事事。年關惶恐。這個春節,對於33歲的他來說,山崩地裂。

在交談中,有一句話我印象特別深刻。

他懊惱地說,“我早把公司當成了家!接下來,讓我該怎麼辦?”我為他這9年的一廂情願而悲哀。

但可憐人終有可恨之處。

可恨之一,作為超級元老級員工一點職業規劃理念都沒有。

可恨之二,與上級關係一定不好,之前竟未絲毫察覺。

可恨之三,還在公司繼續流浪,煎熬年關,為何不行動?

可恨之四,9年成長竟未挖掘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他悲傷的說,自己活得很失敗,很失敗。殊不知,今天的局面,他得付90%的責任。痛恨公司嗎?懊惱老闆嗎?悔恨自己嗎?說這些,都沒用。

你把公司當成家,公司把你當成了家人了嗎?

公司之所以沒有明說辭退,是礙於情面,但更因為9年員工,會是一大筆補償金。公司的做法,很聰明,坐等走人。所以,留好勞動仲裁證據,比如合同、工資表、考勤表工作職責及具體的工作內容等等。

更重要的一點,準備找工作吧。

我們都知道每年3、4月份,都會面臨著新一波的面試招聘,所以梳理自己的技能、經驗、人脈、資源,遇到問題解決問題,準備新生,才是王道。

真是好心提醒你:千萬別把公司當成家!

02

可能你會說,我們踏出校門,走向社會,邁上工作崗位的那一天,企業錚錚有聲地宣誓:公司就是我們的家!我們要愛家,愛崗敬業,把自己奉獻給公司。

你想想如果你是老闆,你是不是也希望自己的員工愛公司如家呢?

這是企業文化,這是人間情懷。

關於員工與公司,有人說是合作關係,員工給公司創造利潤,公司給員工提供福利;

有人說,應該是利益關係,員工給公司工作,公司給員工發薪水;

有人說,應該是共贏關係,員工給公司創造價值,公司給員工創造未來。

管理大師德魯克,曾指出:員工要通過工作,在職位上發揮所長,建立自己的地位;而企業要履行社會對個人的承諾——通過公平的升遷機會,實現社會正義;他要求從事有意義的嚴肅工作。

此外,員工對公司最重要的要求還包括:建立高績效標準、具備組織和管理工作的高度能力,以及能明確表達對於良好工作表現的關注。

所以,單純的把公司當成家,未免太情感、太單純了。

真是好心提醒你:千萬別把公司當成家!

03

前些年,網上曾讀到過一篇文章,好像是聯想員工寫得,悽婉哀怨,感傷卻無奈。

我記得說:昨天晚上,研究院秘密召開緊急會議。有20多位“責任經理”參加,我才清楚了整個裁員過程。6日啟動計劃,7日討論名單,8日提交名單,9-10日HR審核,並辦理手續,11日面談。整個過程一氣呵成。今天就是面談日。在B座一層的兩個小會議室。進去的人,領導首先肯定他過去的成績,然後解釋戰略裁員的意義,然後告知支付的補償金數額,然後遞上所有已經辦好的材料,然後讓他在解除勞動關係合同上簽字。平均每個人20分鐘。被裁的員工事先都完全不知情。在面談之前,他們的一切手續公司都已經辦完,等他們被叫到會議室的同時,郵箱、人力地圖、IC卡全部被註銷,當他們知道消息以後,兩個小時之內必須離開公司。所有這一切,都是在高度保密的過程中進行。

你看吧,不管你如何為公司賣命,當公司不需要你的時候,你曾經做的一切都不再有意義。員工和公司的關係,就是利益關係,千萬不要把公司當作家。

公司就是公司,公司為我做的這一切,都是因為我能為公司做貢獻,絕對不是像爸爸媽媽的那種無私奉獻的感情。

隨後,柳傳志為了平復,給了答覆,有理有據,他說道:一個企業應該遵循的最根本原則就是發展,只有發展,才能做到為股東、為員工、為社會負責;而從發展的角度出發,企業就必須上進,內部就必須引進競爭機制。員工在聯想既要有感到溫馨的一面,更會有奮勇爭先而感到壓力的另一面,因此,不能把企業當成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家,是必然的。

在家裡,子女可以有各種缺點,犯各種錯誤,父母最終都是寬容的。企業則不可能是這樣的。

前者觸情,後者說理。相對而言,我更感悟後者。

類似這樣的事情,越來越多:什麼程序員跳樓,前一秒拿著年薪幾十萬,後一秒就剩下上有老下有小的輾轉無眠,還有萬達電商員工被裁等等,很多時候你什麼都沒做錯,但因為公司虧損或戰略調整,突然之間你就被裁了。

不要對公司報有過於美好的幻想,你要努力做到讓自己不可或缺。

哪怕被裁,也很容易找到工作。而公司要往前發展,尤其在如此殘酷的市場環境和慘烈的競爭下流血在所難免,為了活下來,就不在乎斷腕……

對於個人而言,幹好自己的事,找自己的路,永遠不要依賴別人,包括公司,來設計你的未來。

真是好心提醒你:千萬別把公司當成家!

04

講個“老鼠與佛塔”的寓言故事。

一隻到處遊蕩的老鼠在佛塔頂上安了家。佛塔裡的生活實在是幸福極了,它既可以在各層之間隨意穿越,又可以享受到豐富的供品,甚至還享有別人所無法想象的特權:那些不為人知的秘笈,它可以隨意咀嚼;人們不敢正視的佛像,它可以在上面自由閒逛,興起之時甚至可以在佛像頭上留些排洩物。

每當善男信女燒香叩頭的時候,這隻老鼠總是看著那令人陶醉的煙氣慢慢升起,然後猛抽著鼻子,心中暗笑:“可笑的人類,膝蓋竟然這樣柔軟,說跪就跪下了!”

有一天,一隻餓極了的野貓闖了進來,一把將老鼠抓住。“你不能吃我!你應該向我跪拜!

我代表著佛!”這位“高貴的俘虜”抗議道。

“人們向你跪拜,只是因為你所佔的位置,不是因為你!”野貓譏諷道。

然後,野貓像掰開一個漢堡包那樣,把老鼠撕成了兩半。

所以,今天職場上的我們,都必須認清楚這層關係:

公司是員工學習的平臺,發展的跳板,是員工實現理想的舞臺,公司為員工的發展鋪平了道路,所以我們應該感謝公司提供給我們的平臺,保持良好的心態做好本職工作,但自己的自身價值,應該自己算好。

真是好心提醒你:千萬別把公司當成家!

05

同樣一件事,換個角度和思維當時就真的完全不一樣

在《精準努力》一書,最大的特色是,用金融思維的角度來觀察和思考。

一句話概括:“現值/PV=未來的流量/CF÷折現率/R”來告訴你如何進行自我提升的路徑。

在金融領域,人們往往會這個公式來評估企業價值。

同樣公式也可以衡量一個人的職場價值:一個員工在勞動力市場上是否搶手,取決於他未來能否穩定地創造出大量現金流。

所以,你自己的現值,就是你將來可以創造出的現金流÷你的折現率等於的數值。

舉個例子,我們都知道公司賺錢的部門銷售部、業務部,而往外花錢的部門,營銷部、公關部等等。而對應著賺錢的員工有兩類,一是跟利潤直接關係:銷售員(賣了多少產品,賺了多少錢);二是跟成本直接關係的員工,比如行政後勤員工、財務員工、技術員工(如何將效率提升,從而成本減少)當然,營銷部員工也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性價比。

比如,只花3萬搞了一場活動,賣出20套房子。

說這些,是為了讓你我更好的審視自我價值,核定你所在行業的平均成本和公司內部的成本是多少,然後提升自身價值,提升自我的核心競爭力。

這是本質。

真是好心提醒你:千萬別把公司當成家!

06

那該如何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呢?

還拿公式來說:現值(PV)=未來的現金流量(CF)÷折現率(R)

PV的大小,決定著你現在在公司的地位,是否能獲得老闆最高的評價。要想提高PV,或者你增大被除數,即增大現金流量。或者,減少除數,即折現率。

一句話,要麼你多賺錢,增產增額,要麼你開源節流,創新、改進,降低成本。

所以,今天職場上的我們,一定要在工作中經常思考一個問題:

為了使現金流量最大化,我現在該如何去做?

做哪些事情?

那些是頂級重要非我不可的?

哪些是可以推後但不影響我的?

哪些工作是能讓自己增值,哪些是浪費時間的。

在相同的工作中,公司哪個人做得最好?

你和他之間,有多大的差距?

行業中間,做同樣工作的人,誰做得最好?

你需要提升哪些去拼命追趕別人,怎樣去鏈接更牛的人?

畢竟跟著更厲害的人物,比你自己費力摸索要快太多。

所以,你的核心價值,放在公司,做好兩件事:打好基礎、做出業績。

任何時候,任何成長,都讓自己職業規劃,有步可依。

深入挖掘這種思維模式,還可以幫助你深入認清公司的價值鏈,在這個價值鏈中,你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而你的價值,能在公司到達一個什麼樣職位?也就是,你的上升路徑有怎樣的設計,你的職業生涯發展有怎樣的規劃?

在向上管理中,當你與領導談薪資、談晉升的時候,只要你能用數字證明自身價值,就比較容易讓領導認可,特別你創造的價值遠遠高出,公司要麼加薪晉升,要麼就有其他的公司來挖你了。

甚至你的家庭幸福指數,都可以用這個公式來分解。

真是好心提醒你:千萬別把公司當成家!

07

回到主題中的“家”,家是什麼?

家不是房屋,不是彩電,不是冰箱,不是物質堆砌起來的空間。

家,應該是溫暖,應該是愛,也應該是我們在勇往直前中不可或缺的源動力。

假定一個人的壽命為80歲,除了睡覺、吃飯、聊天等時間,那麼他有近1/2生命時間都是在工作中度過。

企業是一個人在家庭外度過時間最多的地方,那麼把它比喻成第二個家應該也不為過。

但情懷是情懷,我們應該理智相待,時時刻刻不忘自己的核心價值、自己的定位。

這兩年,說的最多的是心智模式,每個人都有很大問題,環境投射,還是自我意識,這些受原生家庭和生活經歷影響的素質,並不是一時半會能看到並加以改造的,而這都是影響價值觀以及應對問題的能力,以及內心深處對真實的認識與渴望的因素,時間越久,越難治!

所以,終其一生,我們很多人就與自己抗爭。

因為,現實是,工作一半是由無可奈何組成的,另一半呢,是想回家。


延伸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