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駐外公使的派遣與遴選:派遣因由 (一)

晚清駐外公使的派遣,是西方諸國強力敦促與開明官紳訴求革新二者綜合作用的結果,起步痛苦而艱辛,過程曲折而坎坷,但是,適時摒棄陳舊古老的封建朝貢體制,確立西方近代使節制度,有裨於清朝迅速融入國際大家庭,在“平等”的基礎上開展對外交涉,以更好地維護國家利權。晚清遣使之舉遣屢經論爭、嘗試,光緒元年(1875年),清廷以馬嘉理事件為契機,諭命原福建按察使郭嵩燾以候補侍郎簡放欽差出使英國大臣,遣使駐外終得實現。以此為嚆矢,軺車絡繹,冠蓋聯翩,清廷依次在東洋、歐美等主要國家派駐出使大臣,外交轉型日益加速。

晚清駐外公使的派遣與遴選:派遣因由 (一)

一、外力衝擊

《詩經》有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中國曆來自視“天下共主”,一統無外,俯視萬邦,對外關係等級森嚴,不承認“夷狄蠻戎”與“中華帝國”具有對等的國家關係。自古“蕃邦”屬國定期遣使朝貢,“天朝”不定期遣使冊封,並無特簡使臣駐節他國之說。清朝固守千百年來的華夷秩序,在“強敵狼吞,群夷鴟顧”的變局之下,不作絲毫變通,沒有設立辦理外交的專職機構,依然由禮部與理藩院秉命行事,亦沒有派出常駐使臣以聯絡邦交。雖說西洋諸國大多未載史冊,但是實力與古代夷狄不可同日而語,然而,清廷閉關鎖國,對此茫然無知,一律以“夷狄”視之,甚至待之“尚不足儕緬甸、安、暹之列”

早在鴉片戰前,英使馬嘎爾尼、阿美士德相繼率團來華,懇請派員長駐京師,照顧本國商務,卻被當時乾隆、嘉慶二帝以“此與天朝體制不合”、“豈能因你國王一人之請,以致更張天朝百餘年法度”為由斷然回絕

。清朝諸帝虛驕無知、夜郎自大之狀昭然若揭,英使多方交涉無果,只得悻悻而歸。

遣使談判屢遭挫折,大英帝國轉而依侍船艦之利,付諸武力,悍然挑起第一次鴉片戰爭,用洋槍大炮叩開清朝緊閉的國門,西方列強接踵而至,勢如驚濤駭浪,晚清傳統外交體制遭遇嚴重挑戰。然此時滿清實力尚存,戰爭硝煙散盡,當局依然故我,對西方列強外交變革的呼籲熟視無睹,咸豐皇帝便認為派員駐京“最為中國之害”,嚴詞拒絕英使璞鼎查、法使刺萼尼、美使列衛廉等先後提請的互遣駐使之議。此後,中外衝突再起,天津交兵,京師淪陷,清廷迫不得已因時變革,同意“大清皇帝大英君主意存睦好不絕,約定照大邦和好常規,亦可任意交派秉權大員,分詣大清、大英兩國京師。”依據最惠國條款,西方各國公使魚貫而入,在京常駐,隨時往來,而清廷則視此為奇恥大辱,痛心疾首,雖然勉強接受外國公使駐京,但對中國遣使西方一事,依然百般推延,無意執行。

經過兩次鴉片戰爭,清廷腐朽孱弱的情狀暴露無遺,列強環伺,鯨吞蠶食,莫之能御,邊疆危機陡然升級,而且此時美國、秘魯、古巴等國家與地區虐待僑胞、迫害華工的醜聞、惡浪層出不窮,當地華民紛紛訴苦求救,籲請派駐使臣給予保護。值此多事之秋,清廷遣使設領日漸提上日程,而西方駐華官員為適應列強侵略中國的需要,推波助瀾,不斷著書立說,鼓吹輯睦邦交,督促清廷儘快遣使。諸如,海關總稅務司赫德撰寫《局外旁觀論》,建言:“

派委大臣駐紮外國,於中國有大益處,在京所住之大臣,若請辦有理之事,中國自應照辦,若請辦無理之事,中國若無大臣駐其本國,難以不照辦”;英國駐華使館參贊威妥瑪著就《新議論略》,指出:“如今中國獨立,不與鄰邦相交,各國未免心寒,能與相通,庶可易寒為熱。則各國既有關切之心,斯其無故侵佔之漸,較易防堵。抑或適與某國因事較論,中華果為有理,其餘各國,必須幫同。若非用心相助,亦可用言勸解。此乃外設代國大臣之議,可見系屬中華全益。”西方列強口蜜腹劍、軟硬兼施,建議清廷遣使別有用心,但實有可取之處。

同治十三年(1874 年),日軍突然侵襲琉球、臺灣,清廷對此事先毫無察覺,閉目塞聽,鑄成大錯。李鴻章等卿貳大員深感遣使之舉“未可再緩”,奏請“特簡大臣,輪往兼駐,重其祿賞,而定以年限,以宣威信,通情款。”西方列強侵略中國的加劇,清廷自身不諳洋情的弊病,致使當局痛下決心遣派駐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