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涯海角立的牌位——海南五公祠

在中國古代,人死之後大多都會在祖祠裡立牌位,供後人祭奠,在海南的一個地方,卻供奉著唐宋時期的五位官員,那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海南如今看是一個經濟發展區,但在古代由於距離中原極遠,是很偏僻的蠻荒之地,所以是一個流放戴罪之人的地方,因此也留下了所謂的流放文化。這其中最有名的相關景點就是海南的五公祠。

在天涯海角立的牌位——海南五公祠

海南的​五公祠位於海南省海口市,是為紀念唐、宋朝時期貶謫到海南的五位著名歷史人物:唐朝名相李德裕、宋朝名相李綱、李光、趙鼎、名臣胡詮而建的,而故名五公祠。這五個人忠烈剛正,得罪奸臣而被流放至此,因此被後人建祠。

這其中李德裕被稱為五公之首,因為只有他一人是唐朝的,年代更久遠。他是中唐兩度宰相,唐朝中後期宦官亂政勢力極大,而李德裕身為宰相和宦官仇士良作對。仇士良手握兵權,手握中央禁軍,還是被李德裕剿滅。而且李德裕面對吐蕃,回紇少數民族的侵犯積極抵抗,可以說是一個愛國忠君的好宰相,但後來被肩黨小人迫害打擊,被流放到海南。

被貶到崖州,也就是海南後,給了他個八品小官——崖州司戶參軍置同正員。到了這裡俸祿微薄,連自己和家人的吃喝都有些為難,儘管如此他依然時常臨海北望中原,為國家的前途發愁,他寫下了好多詩篇,其中有兩句——自是功高臨近處,禍來名滅不由人。

環境惡劣,內心憂憤交加,李德裕到海南一年就因病而死。

趙鼎是南宋的大臣,原來做宰相,因為他主戰,而秦檜主和,於是秦檜就聯合其他人排擠掉他,於是趙鼎就被貶到江西一帶的南方當一個小官。在臨行之際,秦檜還帶著人去給他送行。面對秦檜的貓哭耗子假慈悲,趙鼎毫不在意,只是簡單的作揖轉身就走,被秦檜懷恨在心,因此在秦檜的操縱下,趙鼎被貶到了海南。

到了海南島,他知道自己得罪透了秦檜,恐怕如果自己不死自己的家庭也會遭到秦檜迫害,因此他在海南島上絕食而死。臨終的時候,自己寫下了銘旌——身騎箕尾歸天上,氣作山河壯本朝。

李綱是北宋末年一位有魄力、有才華的宰相,也因受奸臣陷害被貶海南。靖康二年(1127)五月,康王趙構即帝位南京應天府,是為宋高宗,改當年為建炎元年,史稱南宋。他起用了深孚重望的李綱為相,六月李綱奉召入朝,剛到任的李綱立即制定了治國、整軍、抗金的十項主張,這就是著名的《十議》。

他上書高宗反對議和,要求表彰抗金中的死節將士,還都開封,重整軍務,而且他強烈要求嚴懲降金官吏,積極支持兩河軍民抗擊金兵的舉動,在李綱的苦心經營下,南宋政局逐漸穩定,然而宋高宗最後還是聽信了降派黃潛善、伯彥等人的讒言,8月以“杜絕言路,獨擅朝政”等罪名罷免了主政僅75天的李綱的宰相職務,罷相後的李綱其間一再遭貶斥,被貶為單州團練副使,移置萬安軍(今海南萬寧)居住。

這李綱在海南逗留期間,曾到海口龍岐村的伏波廟拜祀漢兩伏波將軍,並留下《伏波將軍廟碑陰記》記述了他這次南渡的經過的。 雖然李綱在海南停留的時間雖然短暫,但他在歷史上抗擊外侵的壯舉卻留下了深遠的影響,這也是海南人民懷念他的原因所在。

李光,宋高宗紹興八年李光任參知政事(副宰相),秦檜當宰相,因李光在朝野中有較高的威望,所以秦檜企圖利用李光來維護他的統治地位。剛開始李光看不清秦檜的猙獰面目,受其矇蔽利用和欺騙。後來當李光看到秦檜為達到與金人議和,撤除了淮南守備,奪去主戰派諸將的兵權後,這才知道秦檜的賣國投降行為,於是李光多次當著高宗的面無情的揭露秦檜弄權誤國的罪行,並要求高宗處斬秦檜以謝國人,但高宗一心想議和,不僅不採納李光的建議,反和秦檜一唱一和,相互勾結,打擊陷害李光。

紹興十一年(1141年)秦檜的同黨誣告李光,同時禍連五十三家,李光家藏萬卷書,而且在這次誣告中也盡被焚為灰燼,李光他被再貶為建寧軍節度副使,移藤州(今廣西藤縣)安置。紹興十五年(1145年)奸臣楊願又誣告李光“作詩諷刺時政,縱橫傾險,子弟賓客,往來吳越,誘人上書,動搖國是”,所以又再次被貶瓊州(今海南瓊山)。

胡銓——南宋進士出身,先後任知縣、樞密院編修官、秘書少監、起居郎、參知政事、資政學士等職,因反對與金議和而被貶海南。

紹興八年,(1138年)這秦檜一攬朝政大權,為迎合高宗的偏安,他派王倫出使金國議和,參知政事孫近也全力附會,因議和事成,金國以“詔諭江南”之名,將宋朝改稱“江南”,視高宗為“臣子”,公然要高宗脫下皇袍,改穿臣服,跪拜在金使腳下接受金國的“國書”,俯首納貢稱臣。

這一消息傳出,在全國激起軒然大波,瞬間遭到朝野的強烈反對。時任樞密院編修官的胡銓他以大無畏的精神,向高宗上《戊午上高宗封事》疏(即斬檜書),並大膽地揭露秦檜、王倫、孫近三人賣國求榮的面目,他請高宗“斷三人頭,竿之藁街”。胡銓的《戊午上高宗封事》疏獲得朝野的廣泛支持,江蘇進士吳師古把他的秦疏刻板傳誦,一時臨安城內洛陽紙貴,流佈四方,被稱為“天下第一奇書”。

​紹興十二年,(1142年),因為抗金英雄岳飛遭秦檜等人的暗殺,於是胡銓再向高宗上疏,他二度請斬秦檜,再遭貶為新州(廣東新興縣)編管。在新州胡銓目睹秦檜等人專權誤國,殘害忠良的行徑,因而他寫下了〈好事近〉詞一首:“富貴本無心,何事矣鄉輕別?空使猿驚鶴怨,誤薛蘿秋月。囊錐剛要出頭來,不道甚時節。欲駕巾車歸去,有豺狼當轍”。因為詞中有“豺狼當轍”一句,他又被秦檜以“謗訕怨望”之罪,於紹興十八年(1148年)正月,再貶為吉陽軍(今海南三亞市)編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