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託了冰箱》第五季升級迴歸,詮釋綜N代“由外到內”創新之道

在互聯網環境下成長的90後和00後,對娛樂內容的消費需求更加個性多元,這群走在潮流最前端、愛好新生事物的年輕人也是當前綜藝節目,尤其是網絡綜藝的主要受眾群體。各大平臺及製作方都密切關注著年輕人的喜好及行為特點,以求創作出符合其需求的內容,那麼當代年輕人究竟喜歡什麼樣的綜藝?

根據艾瑞諮詢發佈的《2018年中國綜藝行業報告》顯示,談話/脫口秀類的節目以14.7%的佔比在TOP300綜藝節目裡排行第一,以《吐槽大會》、《脫口秀大會》、《拜託了冰箱》為代表的節目以新鮮有趣的內容,年輕化、個性化、生活化的風格成為年輕人的首選。其中騰訊視頻《拜託了冰箱》作為國內美食脫口秀的代表,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口碑和超高的播放量,第一季上線兩期後播放量隨即破億,第四季收官播放量突破11億。

《拜託了冰箱》第五季升級迴歸,詮釋綜N代“由外到內”創新之道

4月10日,《拜託了冰箱》第五季正式迴歸,李宇春、關曉彤做客節目。而在正片上線前,#李宇春教司機小吳買菜##李宇春一牙西瓜#等話題就引發了網友的熱議。走到第五季,節目能夠打破“綜N代魔咒”持續煥發生命力,關鍵就在於其從形式到內核的不斷創新升級。

由外創新:陣容、舞美、環節多重創新,持續帶給用戶驚喜

近期,國內多檔綜N代固定MC換血,對於有著“原班人馬”情節的忠實觀眾造成了一定打擊。觀眾對老成員退出的不捨是情理之中,但陣容“換血”未嘗不是綜N代積極求變的一種創新方式,也許能為節目帶來轉機。而走到第五季的《拜託了冰箱》,也一直在通過自己的方式進行多維度創新升級。

《拜託了冰箱》第五季升級迴歸,詮釋綜N代“由外到內”創新之道

在嘉賓陣容上,《拜託了冰箱》節目一方面保持著何炅、王嘉爾的“何爾萌”主持組合,另一方面通過老廚師樂樂的迴歸和新廚師北川的加入,在廚師團中引入新鮮血液,以其精湛的廚藝和獨特的人格魅力激發出新的人物關係,給予觀眾更大的看點。

除了“冰箱家族”不斷擴充人員之外,節目的舞美及環節設計也在不斷升級。在舞美設計上,本季延續了上一季的談話區、料理區兩個空間的劃分,保持了節目的煙火氣內核;其次,整體以米白色為基調,搭配年輕可愛的平面塗鴉形成“二次元”漫畫風格,漫畫式的冰箱、檯燈等細節設計,使整體上更具有沉浸式的家庭感,也強化了以往的生活氣息和年輕風味。

《拜託了冰箱》第五季升級迴歸,詮釋綜N代“由外到內”創新之道

在規則設計上,從開冰箱到選廚師再到料理對決,都充滿懸念與驚喜。首先在開冰箱部分新增了“放大鏡”的小環節,不直接打開嘉賓的冰箱,而是先從冰箱裡的局部信息來推測整體情況。比如李宇春冰箱裡的藍紋芝士,加大網友對明星冰箱的窺探欲,同時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參與感。

其次,明星嘉賓挑選主廚的方式發生了改變。每期六位廚師匿名地將自己的方案發送到大屏幕上,嘉賓僅根據對關鍵詞的感興趣程度進行選擇。在首期節目中,廚師們根據李宇春冰箱裡的食材給出了“反差驚喜“、“爆打一頓”、“春意濃濃”等菜名,這些個性鮮明的標題黨式菜名,用年輕人偏好的表達方式去戳中年輕人的嗨點,多重懸念也便於更持續性的吸引觀眾收看。

《拜託了冰箱》第五季升級迴歸,詮釋綜N代“由外到內”創新之道

再者,後續的正式料理對決也有了新的玩法,王嘉爾作為固定幫廚和每期的另一位嘉賓一同加入到對決當中。第一輪王嘉爾與樂樂搭檔,兩人“相愛相殺”十分有趣;而關曉彤和小杰則配合默契,在15分鐘內將料理進行的井然有序,雙方擦出了不一樣的火花。

這一新玩法不僅提升了王嘉爾和非當期主嘉賓的參與度,也讓藝人獲得了“客人”和“廚師”兩種身份體驗。王嘉爾長時間捶打牛肉叫苦不迭,關曉彤處理花菜、調製醬料樣樣拿手,明星下廚房的另一面進一步滿足了觀眾對其真實生活的好奇心,對於節目內容豐富度、藝人好感度的提升也起到正向作用。

《拜託了冰箱》第五季升級迴歸,詮釋綜N代“由外到內”創新之道

在整體風格上,後期剪輯對節奏的掌控、人物內心的捕捉更加到位,表達更具網感。比如李宇春提及“遠距離”時將其人物形象等比例縮小;關曉彤被點名讀粉絲的“彩虹屁”時,“那哥哥你為啥cue我呀”的花字完美地詮釋了她當時慌亂驚愕的內心反應,這些巧妙的處理貢獻了密集的笑點,令年輕用戶產生極大的共鳴。作為一檔綜N代,形式上的不斷創新為《拜託了冰箱》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生命力,而對年輕人的深刻洞察和對生活方式的探索,更是節目長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拜託了冰箱》第五季升級迴歸,詮釋綜N代“由外到內”創新之道

到內升級:年輕化內核深度升級,用社會議題引發受眾共鳴

美食綜藝在國內的發展已有多年,近年來美食脫口秀成為各大平臺主推的品類之一,同賽道的競爭越發激烈。而《拜託了冰箱》作為“最下飯綜藝”的核心競爭力,除了有外在顯性的創新外,更深層次的升級,是以視角為切口,通過調整節目的談話語態和話題選擇去實現對年輕用戶的價值傳達。

“有的時候,有些觀眾可能看我們節目發現那個人的冰箱本來就很精彩,事實上我們普通人的冰箱可能沒有那麼豐富。所以這一季我們更多地邀請了獨居的藝人,告訴觀眾最普羅大眾的冰箱裡也蘊含了美食,獨自生活的冰箱也可以精彩。”主持人何炅在節目開播前的媒體探班會上曾說到。第五季節目依然秉持著“全世界最好的美食就在你的冰箱裡,只是你沒發現”的創作初心,引導人們主動去尋找生活中的幸福感,但同時,節目也洞察到新的社會現象、更聚焦於當代年輕人的心理需求,去實現年輕用戶的滿足感。

《拜託了冰箱》第五季升級迴歸,詮釋綜N代“由外到內”創新之道

如首期冰箱的主人公李宇春,明星光環下的她,通過冰箱展現出的便是當下年輕人最普遍的“獨居”和“一人食”的生活狀態。 在大眾的固有印象裡,李宇春應該是忙於工作、沒有生活,而在節目裡,冰箱揭露出的真實一面,卻是她細心挑選菜品、合理規劃時間的精緻生活方式。 “我們的忙亂是怎麼來的?其實不是生活給我們的,是我們給生活的”,主持人何炅在看完李宇春冰箱後發出的感慨,一方面為被大眾誤解的獨居青年正名,而另一方面也是對所有年輕人的一種正向價值安撫。

在北京、上海、廣州這樣的大城市中,年輕獨居人群數目逐年上升,據統計,國內的“獨居青年”已超5800萬。都市的快節奏壓力,獨自在外地拼搏的艱辛常常會讓我們覺得自己沒有多餘的時間和精力打理生活,而《拜託了冰箱》用“冰箱”去解讀不同年輕人的表達習慣和生活方式,增強年輕人的吸引力和共識感,原來再忙也可以有生活,每個人都可以成為生活家。

《拜託了冰箱》第五季升級迴歸,詮釋綜N代“由外到內”創新之道

除了透過嘉賓的冰箱分享生活理念,節目中新出現的“發芽的小土豆”這一卡通形象也在向年輕用戶釋放信號。發芽的小土豆代表的是在冰箱裡被遺忘而過期腐敗的食材,提醒著用戶不要忽視生活中的小確幸。在當代習慣販賣焦慮的主流情緒下,《拜託了冰箱》所傳遞出的美食背後的生活之道,引導著年輕一代人在快節奏模式下,去打開冰箱、追求美好,在用心料理的同時好好生活。

《拜託了冰箱》第五季升級迴歸,詮釋綜N代“由外到內”創新之道

作為一檔以開冰箱、聊生活、料理為基本內容的美食脫口秀,《拜託了冰箱》在模式及單期內容上無法像戶外真人秀那樣進行顛覆性的改變,創新的難度其實更大。但五季以來,節目以一次次的主動創新升級給自身帶來源源不斷的生命力,給觀眾帶來驚喜。可以說,《拜託了冰箱》的迭代成長為國內綜N代創新提供了極佳的示範。

— THE END —

作者 | 彭侃 劉翠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