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愛紅:用善意讓自己的工作溫暖起來

社區是整個社會的基礎,是聯繫黨、政府和群眾的紐帶。社區工作者,面對的是眾多居民,接觸的是居民大大小小的瑣事,這也使得社區的工作更有意義,也更重要。曾愛紅是蒲圻辦事鯽魚橋社區的一名普通社區工作人員,微笑當名片,在平凡的基層崗位上用善意讓自己的工作溫暖起來。

說起蒲圻辦事處鯽魚橋社區,一度是社區工作者們都不太樂意去的“亂攤子”。下崗人員多,困難人口多,老齡化比較嚴重,社區日常工作的開展十分困難。這費神費力不討好的事情,在曾愛紅看來似乎並沒有那麼複雜。

我從2013年進社區,2014年5月份的時候接手這個民政工作,工作有五、六年了吧。現在我們低保戶大概有400多戶,可以說,每一個家裡的情況我都瞭解。(8635)到這裡剛剛工作的時候,我也可以說是流過淚水,這邊沒有什麼廠(企業)什麼的,(年輕人)大部分都在外面打工,很多空巢老人在家裡,有什麼事情都是我和網格員一起,有時候書記主任也會下去,到他家裡去宣傳。

曾愛紅主要負責社區民政工作,錯綜複雜的資料數據經過她的梳理,都變得井井有條。說起她的工作能力,同事們都說曾愛紅就是一臺活電腦,問不倒,而曾愛紅卻說,只要以平常心和寬容心去面對社區居民,任何工作都會變得簡單。

比如說我們這裡有些老年人80多歲了,耳朵又聽不見,眼睛又比較瞎,我們都是到他家裡去,對著他的耳朵大聲的吼,有時候反覆的跟他說,說到他聽到滿意為止。

用雙腳丈量這一方土地,用善意對待自己的服務對象,自然也就得到居民的普遍認可,社區工作也變得簡單、溫暖。

曾愛紅的話就是很仔細的跟你解釋,隨你怎麼磨,她都不說,她就慢慢一個個跟你解釋,態度好,她就是做人低調,工作高調,平常都笑眯眯的,現在搞低保的人搞社保的人就是她最忙了,我沒有看到她休息的。

甘於奉獻、幹練創新,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兢兢業業,視群眾為親人的態度,使得鯽魚橋社區百姓更加幸福。曾愛紅深知前面的路還很長,腳下的路還很艱辛,她沒有停步,依舊執著地在平凡的崗位上無私地奉獻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