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好的offer怎麼就沒了?

從諮詢中我發現有些人即便收到了口頭offer,依然有被放鴿子的風險。offer答應給你,不代表真的就能拿到,有的甚至發了offer,也會突然收回。

當然,後者是違法的,理論上要賠償一定損失,實際上多數人吃啞巴虧。

我這有某知名民企汽車公司,外企供應商的案例,恕我膽量有限,不公開。

正常從面試結束到確定結果,很少會超過一個月。超出一個月時間的各種理由推遲,結果都是很危險的。

為什麼說好的offer就沒了?

揭底了,求轉發。


說好的offer怎麼就沒了?


1.人頭(外企叫headcount)被突然凍結。

所謂的財年沒預算,多是扯。

在需求部門經理提流程前,就已經證明當年是有預算名額的,尤其正規的大企業,人頭都是提前申請的。即便沒有預先申請,在緊急情況下(有人離職)也是可以走特殊審批的。

被突然凍結通常是兩種原因。內部調崗突然有合適人選或者是上級高層認為項目暫時人員產能還是可以兼任的。

前者從企業角度看是划得來的,因為培訓成本和招聘成本都可以省下。

但對外部的求職者並不公平。後者實屬招聘人員也無法左右的。

2.HR出於多方考慮,拖延。

不排除所有的競聘者中,有幾位比較優秀的,需求部門領導在忙,遲遲不給結果。

HR也無權對最後的結果下定論,所以就給你希望,但卻拖著你。

滿懷期待,等到最終結果出來,卻不是你。


說好的offer怎麼就沒了?


3.突發事件。

這事就難預料了,可能是領導有熟人推薦(非技術崗很常見有類似情況),也可能是公司總部有什麼政策變化,導致招聘必須結束。例如崗位合併,或者職能轉移到其它分公司。甚至是分公司成立這事臨時凍結(某豆為例),即便給了offer,也可能被告知失效。

4.被當作備胎。

候選人可能已經明確,但是有些招聘人員(不一定是HR)考慮到或者懷疑對方可能拒掉offer,就會預留一個備選人員。

這事不太人道,但是常規套路。

5.可能還有其他原因。

例如賽科,福邁迪這類整車研發裡的三方服務商,為其他整車公司招聘臨時的工程師,可能受顧客的影響,隨時改變主意。而服務公司本身不做產品,也就沒法養著你,一般合同也是一年期。

END.

2019春招求職汽車行業,崗位選擇,offer對比. wei xin: jiuye91zhiba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