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市場低迷,桃子的價格也下滑得厲害,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棗產業聯盟


淺談桃子滯銷

其實所有水果中我覺得桃子還是屬於滯銷頻次最低的一個大宗水果!

桃子全國滯銷時間大體在六月中旬到七月初,這個時候全國桃子產量是最高的,所以每年都滯銷!但是這個時間段的黃桃價格從來沒滯銷過,非常暢銷!

我的觀點是:

第一滯銷品種以紅桃為主!最近幾年桃子發展面積非常大,但是市場上百分之八十的還是以紅桃為主!

第二滯銷的桃子中大部分都是品質差口感差的,真正品質好口感好的桃子很少有滯銷的!

第三滯銷的桃子也有區域性,比如一個地區桃子面積剛發展起來,但是還沒找到銷售渠道,桃子消化不了,所以也會滯銷!

給準備發展桃子的朋友們幾點建議:

第一品種選擇上儘量不要發展紅桃品種,要以黃桃(黃毛桃、黃油桃)尤其是蟠桃為主,其中我最看好的就是蟠桃!

第二不要貪圖面積,我的建議最好控制在200畝以內,100畝最佳!面積一大肯定品質品控做不到位,品質上不來,次品率高的話不可能賣上好價格!

第三不要先種再去找銷路,不要有覺得只要桃子品質好一定不愁賣的想法。現在社會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思路已經不行了,一定先有銷路再規劃種植,因為現在社會不缺“好酒”了,缺的是品牌塑造!



東嶽有桃哥


很多桃農總是抱怨市場不景氣,桃的價格下滑特別快,也有部分桃農抱怨市場不穩。其實,在大市場低迷的背景下,我們也應該從技術、地理等因素上找找原因,總結經驗,儘可能規避。

桃樹栽植面積大:桃樹好管,有條就有花,不存在隔年結果,投資小、見效快,對修剪技術要求不嚴,加上這幾年桃價好,所以很多果農一窩蜂去栽植桃樹。導致桃樹面積發展太快,供大於求,市場飽和啦,桃價也就低啦。

成熟時間太集中:桃樹的品種很多,我調查了一下,6月份成熟的品種,佔到早、中、晚品種60%以上,各種品種都是這個時間段成熟,全部進入市場,不可能馬上銷完,因為不能貯存,不降價才怪呢?但是5月份和8月份成熟的各品種桃價並不低。

海拔高低影響成熟時間:同樣的品種,栽在不同的海拔高度,成熟時間並不一樣。例如同樣的品種,栽在低海拔的運城市永濟,成熟上市時間就早,但栽在運城市新絳縣陽王鎮海拔600多米的地方,成熟時間就推遲;同樣中油4號油桃,在運城市夏縣水頭鎮6月10號開始賣,但在運城市新絳縣陽王鎮6月20號後才開始賣;同樣春蜜桃在永濟6月1號就能賣第一次,但在運城市夏縣6月10號才能賣第一次;在運城市永濟某村6月1號賣的春蜜桃價2.5元每斤,第二次6月7號2.2元每斤,但在運城市夏縣6月10號賣第一次,每斤只有4角錢。成熟時間相差幾天,價格就相差幾倍。

留果量大造成個小晚賣:在運城市鹽湖區辛曹村及夏縣各鄉鎮,栽植中油4號油桃的農戶比較多。這個品種易豐產、貨架期長,從6月上中旬開始採摘,一直到6月底,時間長達20天。前幾年桃價高,樹上留桃多的家,產量高,賣錢多,但今年都吃虧啦,因為中油4號剛開始收購價格每斤1元多錢,但因為留果量大造成個小,達不到標準,等桃個長大啦,桃價也低啦。而在我們村有戶桃農因為留桃合理,前期桃價高時就把桃賣完啦,每畝收入近5000元。

多效唑掌控不好:細心的人會發現,生長前期多效唑打的太重,新梢停長太早,葉片少,後期桃個小;而全年不打多效唑,桃果膨大時全樹新梢不停長,條子長到2~3尺長,桃個還是小。但在運城市永濟某村有位果農叫趙紅衛,因為多效唑控的好,同樣春蜜品種比別人早上市幾天,而且第一次售價每斤2.5元,3天后第二次售價每斤2.2元,而他們村很多人因為多效唑控的不好,上市遲,桃價低。

補鉀不合理:桃樹需肥的規律一般情況下是10個氮、2個磷、13個鉀,很多人錯誤的認為桃樹不需要鉀。實踐證明,在桃個膨大時追施含鉀高的水溶性衝施肥(氮磷低一點),既利於桃個長大,還能利於上色和增加桃果硬度。因為售桃時一天一個價,紅的早了售價相對就較高。

桃樹發展未成氣候:桃果不耐貯存,當天採摘,桃客收購後就要走車。在一個村,栽植品種儘量一致,如果你一家栽的品種和大部分人不一樣,即使這個品種在別的地方賣價高,但果客不會給你出高價。例如在夏縣有個村都是中油4號品種,有一家桃家栽的是春蜜,走不起車,結果桃客每斤只給他4毛錢,但別的地方每斤2元多錢。

優果優價還是有市場的,所以我們還是要選擇好的品種,好的管理。


桃產業聯盟


"這幾年市場低迷,桃子的價格也下滑得厲害,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針對這個問題,願意與你分享一下個人看法。

2018年以來,就聽到了好多水果滯銷的消息,什麼芒果滯銷了,西瓜滯銷等等。特別是看到了一個視頻:一位荔枝果農與商販談不攏,0.5元/斤低價硬是賣不出去,導致果農怒倒荔枝埋坑中,看著可惜啊。那麼,現在桃子上市了,價格也不如果農意,到底是什麼導致了桃子價格的下滑呢?



桃子產能過剩了

市場總有自己的一個規律,某類物質供應量大了,市場飽和了,價格自然就下滑了。桃子也不例外,也要遵守這個市場的規律。桃子產量過多,過大,超出了市場需求量,價格也會隨之而降。比如2015/2016年度,全國的桃和油桃產量達到了1320萬噸,佔全球總產量的66%。而相對應的市場消費了才1311萬噸,過剩了9萬噸。



同一時期上市的水果太多

桃子上市了,荔枝、龍眼和西瓜,還有葡萄等等都在同一個時期上市,也就是說,桃子存在很多的競爭對手,而且實力都不煩,比如解渴必備的西瓜,還有酸甜可口的葡萄等等。在眾多的水果之中,似乎桃子並不是那麼的顯眼。這樣很容易影響到桃子的銷量,市場不景氣,價格自然上不來。



好了,以上是我個人看法,歡迎評論指正。另外,大家有關於三農方面的問題,可以一起探討。


有點意思的事兒


我勸好友莫生氣,桃子價格略有低。

要問原因何引起。聽俺慢談說仔細。

近來糧價走低迷,果樹栽培供人需。

鮮桃味美甜如蜜,投供市場人歡喜。

農民跟風是心理,哪行掙錢齊頭擠。

物稀為貴是真理,貨堆如山咋賺幣……






黃河奔流


物以稀為貴,產量太大了。3年之內供求關係沒法改變。滯銷是必然的。不適合發展桃樹的地方謹慎發展。勞民傷財


蒙陰縣野店鎮東澤家庭


1栽種面積過大~(一)受政策影響,近年來,扶貧苗木由綠化苗向果苗轉變。(二)大量煤老闆房老闆向農業靠攏(三)前幾年蜜桃價格高,農民效益好,擴展很大

2沒錢了~大量資金流向房地產或者娛樂項目,消費能力下降

3新品種更新太快太亂~大量垃圾品種流向市場,口感不好,沒人願意買

4不好吃了~過度追求產量,大量使用化肥農藥除草劑,品質下降


由由生態果業


物以稀為貴,千古不變。看到什麼掙錢一哄而上。價格不滑才怪。


悠閒自在2299


應該發展晚熟極晚熟品種。並且還可儲存冷庫。延長貨架。效益翻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