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大戰絕地:墮落秩序》與《龍騰世紀4》,EA還...

《星球大戰絕地:墮落秩序》與《龍騰世紀4》,EA還...

《龍騰世紀4》怎麼樣了?

一週前,外媒Kotaku在採訪了不少Bioware員工之後,終於以一篇萬字長文曝光了《聖歌》背後的開發故事。

《聖歌》的失敗,有自身的管理問題也有著來自EA的壓力,等等多方面問題囤積起來,也就讓《聖歌》正式上線之後的糟糕表現顯得十分合理。

事件曝光之後,Bioware表示自身確實存在著諸多問題,會吸取《聖歌》的教訓,以新的技術策略去開發下一代的《龍騰世紀》。

那麼《龍騰世紀4》到底怎麼樣了呢?在《聖歌》發售之後,Bioware奧斯汀工作室接手其在線服務,而埃德蒙頓工作室正式轉向《龍騰世紀4》的開發。

根據Kotaku的後續報道,《龍騰世紀4》其實早在2015年就已立項並開始著手開發,當時的項目名為“Joplin”。

來自EA的壓力一直伴隨著Bioware,高層一直要求的“服務型遊戲”和“寒霜”引擎的強制使用,直接讓團隊不得不改變遊戲的原貌,加入“服務性元素”,也導致了諸多開發問題。

《龍騰世紀:審判》已經讓Bioware意識到了這些,但它還是成功了,2014年度的最佳遊戲獎,讓不少內部員工開始對與開發過程中模稜兩可的問題抱有僥倖心理。

《星球大戰絕地:墮落秩序》與《龍騰世紀4》,EA還...

《龍騰世紀:審判》遊戲畫面

一種被稱為“Bioware Magic”的僥倖心理,意思是作品往往會在數月之內趕出來,並且依然走向成功,在工作室內部蔓延,但最終導致了《質量效應:仙女座》的失敗,

《龍騰世紀》由於其遊戲的特殊性,以往的作品並不符合EA高層需求的那種“能夠長期盈利的服務型遊戲”,所以“Joplin”並沒有從EA處獲得足夠的資源支持。

礙於項目進度,以及各種混亂的開發問題,“Joplin”團隊的成員不得不在2016年下半年去給《質量效應:仙女座》救火,結果還是無補於事。

《星球大戰絕地:墮落秩序》與《龍騰世紀4》,EA還...

MEA被不少網友戲稱為“醜女座”,也不被不少國外網友評價為“醜化女性”

關於創意總監Mike Laidlaw離開Bioware的真相終於有了,是因為2017年年底《聖歌》項目組又“著火”了。

為此“Joplin”項目被取消,大部分成員被轉移到了《聖歌》的項目組,Mike Laidlaw無奈離開了Bioware,之後就是我們瞭解的《聖歌》背後的事情。

《星球大戰絕地:墮落秩序》與《龍騰世紀4》,EA還...

Mike Laidlaw曾擔任了《翡翠帝國》、《質量效應》、《龍騰世紀》的編劇與導演

隨後《龍騰世紀4》的項目得到了重啟,代號為“Morrision”,對於重啟後的項目,開發組都表示出了信心,因為“Morrision”比以往的作品目的都要明確。

遊戲將會使用基於《聖歌》的工具和代碼庫進行開發,但依然會遵循EA高層的指示加入一個能夠長期運營並盈利的“服務型”玩法。

但《龍騰世紀4》的核心依然會是敘事,而所謂的“服務型”玩法是為了玩家在主線故事結束後能夠繼續講故事,以“多人模式”和DLC維持遊戲熱度。

《星球大戰絕地:墮落秩序》與《龍騰世紀4》,EA還...

《龍騰世紀4》“Morrision”

《星球大戰絕地:墮落秩序》

今日,EA星戰官推放出了一張關於其公佈於E3 2018的遊戲《星球大戰絕地:墮落秩序》的海報。

疑似折斷的光劍和“Don’t Stand Out(不要暴露)”的字眼,也讓我們八成聯想到遊戲劇情的開端了。

遊戲最初公佈時談到了作為的故事是發生了電影《星球大戰3:西斯的復仇》和《星球大戰4:新希望》之間對於絕地武士的一段黑暗的時期。

在《前傳3》中,安納金·天行者墮入了黑暗面發動了“66號指令”,其麾下501軍團對絕地聖殿進行了大清洗,屠殺了絕大部分絕地武士。

從此銀河系陷入了恐怖的達斯·維達與達斯·西迪厄斯的統治之下,但是瞭解星戰的粉絲都明白,“66號指令”期間任有一些絕地武士在外執行任務逃過了這次屠殺。

而折斷的光劍與“不要暴露”這兩點也證明了《星球大戰絕地:墮落秩序》的主角很可能是一個躲過了“66號指令”的年輕學徒。

《星球大戰絕地:墮落秩序》與《龍騰世紀4》,EA還...

被清洗的絕地聖殿很可能會是遊戲的場景之一

《星球大戰》系列有著不少遊戲作品,其實由早期Bioware帶來的兩部《星球大戰:舊共和國武士》最為突出,採取簡化的DND規則來強化遊戲的RPG元素,讓作品的風格顯得非常突出。

相比之下,EA接手《星球大戰》系列遊戲開發版權之後,產出了兩部《星球大戰:前線》系列反向就非常一般,bug頻頻,創新度低,就像是《戰地》系列的換皮一樣。

作為星戰粉絲,其實對於EA開發的星戰遊戲還是比較失望的,如今的《星球大戰絕地:墮落秩序》由開發了《泰坦隕落》與《APEX英雄》的廠商Respawn開發。

為此Respawn吸收了來自多方面的力量,前《戰神3》總監Stig Asmussen作為遊戲總監,《戰神3》的高級戰鬥設計師Jason de Heras擔任戰鬥設計師。

《戰神3》的遊戲質量以及戰鬥設計無需我多言,這樣遊戲本身在戰鬥方面令人放心,敘事方面,曾擔任《黑手黨3》與《孤島危機3》敘事設計師Aaaron Contreras也加入製作組。

近日,EA還宣佈了曾擔任了《輻射2》、《輻射:新維加斯》、《冰風谷》、《博德之門》、《無冬之夜》、《星球大戰:舊共和國武士》、《神界:原罪2》編劇的Chris Avellone也參與到了其中。

不得不說,這樣一個陣容著實讓人充滿信心,特別是對於星戰的粉絲們來說,今年的“星球大戰”慶典將於4月11日開啟。

Respawn作為新作的開發商,也會在4月13日舉辦一場座談會,介紹更多關於《星球大戰絕地:墮落秩序》的情報。

《星球大戰絕地:墮落秩序》與《龍騰世紀4》,EA還...

遊戲將於將於2019年聖誕假期發售

結束

不得不說,近年來EA的種種行進,讓一個個曾經輝煌的工作室以及IP都硬生生的倒了下去,落得一個罵名。

《星球大戰:前線》在系統上有著不少詬病,比如英雄靠搶,內容有限,玩法又單一,續作《星球大戰:前線2》不僅因為開箱原因被詬病,在創新上也有諸多不足。

最重要的是兩款有著多人在線功能的遊戲外掛氾濫,EA確從來都是置之不理,導致遊戲玩家人數流失越來越快。

《星球大戰絕地:墮落秩序》傳言為開放世界的RPG遊戲,這樣的設定或許在現如今更加能夠讓玩家接受。

在加上Respawn靠著《Apex英雄》贏回來的口碑和來自多方強者的加盟,希望《星球大戰絕地:墮落秩序》真的會成為系列的“新希望”。

《星球大戰絕地:墮落秩序》與《龍騰世紀4》,EA還...

《星球大戰:前線2》角色界面

Bioware當年靠著《無冬之夜》、《博德之門》、《星球大戰之舊共和國武士》等一系列RPG元素極強的遊戲,做出了屬於自己的風格,創下了一份幾乎完美的過往紀錄。

直到被EA收購之後,各種政策的壓力以及人員的變動,讓Bioware已經變的面目全非,《聖歌》的失敗足以證明Bioware在開發在線服務型遊戲方面的不足。

能夠長線的“服務型”遊戲有著不少好的例子比如R星的《GTA5》、《荒野大鏢客:救贖2》,世嘉的《夢幻之星:宇宙》,都能夠長久運營的並且口碑銷量雙收的。

比起開發,Bioware可能更加需要一個調整的過程,不少成員已經因為《聖歌》的種種問題心力絞碎。

好在《龍騰世紀4》已經有了一個明確的大方向,只要能夠吸取過往的經驗,在敘事與服務之前做好平衡,《龍騰世紀4》或許真的能夠再創輝煌,畢竟Bioware已經沒有退路了。


《星球大戰絕地:墮落秩序》與《龍騰世紀4》,EA還...

歡迎關注本號,雲玩家hotspot將持續帶來各類有趣的遊戲資訊和科普類原創內容,喜歡就支持訂閱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