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有跨國公司總部677家 上海為內地外資總部型機構最多城市

现有跨国公司总部677家 上海为内地外资总部型机构最多城市

推動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上海)情況通報會在滬舉行。 張春海 攝

推動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上海)情況通報會在滬舉行。 張春海 攝

中新網上海4月11日電 (許婧 王子濤)10日在上海舉行的推動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上海)情況通報會上傳出消息,上海現有外資企業5萬多家,其中跨國公司總部677家、外資研發中心444家,是中國內地外資總部型機構最多的城市。

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應勇在通報會上介紹說,當前,上海高水平對內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一方面,“引進來”成效不斷顯現,另一方面,“走出去”態勢持續向好。

改革開放以來,上海累計實到外資2404億美元(2018年新設外資項目數、合同外資、實到外資分別增長41.7%、16.8%和1.7%,2018年實際到位外資173億美元,佔全國的12.8%)。今年以來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的勢頭。1至2月合同外資、實到外資分別增長58.6%、14.3%。“外資企業以約佔全市2%的企業數量,貢獻了全市20%的就業、27%的gdp、33%的稅收、60%的工業總產值和65%的進出口”,應勇說。

與此同時,上海企業對外投資的“走出去”網絡已經遍及全球178個國家和地區,特別是“一帶一路”建設成為上海對外經貿合作的新機遇和新空間,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物貿易額佔全市比重達到1/5。

對內開放方面,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全面提速,一批區域重大建設項目、重大專項行動、民生服務工程、重大合作計劃加快推進。

應勇稱,去年以來上海制定實施“上海擴大開放100條”,目前已有93條落地實施,還有7條正在推進當中。在這100條中,近1/3屬於金融領域,去年上海新增持牌金融機構68家,一半以上是外資金融機構。

特斯拉新能源車項目成功簽約落戶臨港地區,摩根大通證券、野村東方國際證券、工銀安盛資產管理、韋萊保險經紀等金融外資項目率先落地。同時,上海持續深化外商投資管理改革和服務創新,完善重大外資項目推進機制,營造“親商、安商、留商、富商”的外商投資環境。

上海市商務委方面表示,外資企業見證、參與、推動了上海的成長和發展,外資成為上海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促進了上海經濟轉型升級,也增強了上海配置全球資源的能力,同時推進了政府職能轉變。下一步,上海將以自貿區新片區建設為契機,倒逼電信、教育、文化等領域擴大開放,推動一批標誌性項目落地;加大土地、人才等支持力度,進一步擴大在滬投資規模;加大高能級主體、高新技術企業和高端品牌等“三高”引資力度,鼓勵在滬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從管理等單一功能總部向結算、投資、營運等多功能總部升級,支持外資研發中心從區域性向全球研發中心升級,推動一般製造業向先進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升級。

“開放是上海最大的優勢,上海應開放而生,因開放而興。未來,上海將對照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不斷探索與國際慣例相銜接的開放型經濟體制。”應勇說。(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