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外传》里的吕秀才,一个被严重低估了的人!


《武林外传》里的吕秀才,一个被严重低估了的人!


00

吕轻侯是何许人也?

可能大多数人看到这个标题,

会一片茫然。

如果给出这样的情景提示:

一个落魄的秀才,

同福客栈的账房先生;

郭芙蓉的相公,

祝无双的绯闻男友…

写到这里,

你会恍然大悟:

原来是《武林外传》中那个自称三岁识千字,

五岁背唐诗,

张口子曰,

胆小懦弱却又不失善良的吕秀才。

曾经热播一时的《武林外传》,

用搞笑的方式叙述了一群年轻人在同一屋檐下演绎的喜怒哀乐,

开创了大陆章回体古装情景喜剧的先河。

剧中没有明确交代时代背景,

但剧中的人物造型显然不是清朝(没有大辫子),

另外有细心的观众根据剧中第8集里,

吕秀才在向小姬介绍客栈的时候,

说后面的水井是正德年间的这一情节,

可以推断剧中的历史背景,

大约是在明代的中晚期。

农民皇帝朱元璋开创了大明王朝后,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笼络天下文人士子,

钦定了八股科举的制度。

同时为了提升读书人的积极性,

又在制度上给予他们与平民百姓所不曾享有的特权。

因此,

在明朝,

真实的吕秀才虽然不算大富大贵,

但基于社会制度的保障,

他也会活的不算太差,

可能还比较幸福,

即便他只是个落第的秀才。

这是为什么呢?


《武林外传》里的吕秀才,一个被严重低估了的人!


01、学历补助

建国之初,

为了保证广大学子们心无旁骛的学习,

朱元璋可谓用心良苦。

他下旨出台了给学子们实物奖励的措施,

根据《明史•食货志六》记载,

奖励规格为:“廪膳米人日一升,鱼肉盐醯之属官给之。”

凡是考上了秀才的,

每人每天给一升米约2斤和鱼肉油盐。

(注:明代10升=1斗;10斗=1石。)

值得注意的是,

这项福利是终身制的,

即只要秀才的功名一直存在,

生命没有终结,

这项福利可以永远享有。

但那时并没有冰箱,

每天发鱼肉也不利于存放,

一直让秀才们吃腌制食品也不利于健康。

于是,

这项福利一开始就便没有执行下去,

而折以现金的形式发放:

秀才们每人每月可得1两白银的廪膳费。

看惯了影视剧中大侠一掷千金的派头,

这一两银似乎有些微不足道,

在明朝它能有多少购买力呢?

我们大致可以根据大米这样的生活必需品来估算一下。

明朝米价在洪武二十八年以后基本上一两银子可以购大米二石。

《明史·食货二》有这样的记载:“於是户部定:钞一锭,折米一石;金一两,十石;银一两,二石。”

明代一石约等于现在的94.4公斤。

按现在超市的普通大米价均价2.5元/斤计算,

一两白银是2*94.4*2*2.5=944元。

一个月的补助大约1000元不到,

确实不算多,

但如果和同时期吃俸禄的官员相比,

这个补助其实不算低。

由于朱元璋铁腕制定的反腐倡廉制度,

明朝官员的工资远远低于历史上同级别官员的薪资待遇。

一个正七品的知县,

每月俸禄7.5石或一年45两白银。

实际月收入7.5*188.8*2.5=3525元。

由此可以得知,

大约4名秀才的月度补助抵1名知县的月薪,

但秀才这1两银子完全是不承担政治风险的税后收入,

和知县大人高强度高风险的收入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不过,

朱元璋之后的两百多年间,

月银1两的制度一直都没有变过,

后世的皇上们完全没有考虑到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等因素,

因此到了明朝后期,

这1两银子连秀才自己吃饱饭都困难,

这才有了穷秀才的称呼沿用至今。


《武林外传》里的吕秀才,一个被严重低估了的人!


02、免除徭役

明朝法律规定:

只要成为秀才,

可以免户内二丁差役。

也就是一人考中秀才,

家里两个人的义务工项目就可以免除。

明朝的徭役很重,

当时有人推算:

如果一个小康之家有二十亩地,

不出个秀才,

要不了几年,

就会倾家荡产。

所以吕秀才可以一边赚着政府的补助,

一边在同福客栈的里任财务经理,

不用担心摊派,

还领着双薪,

日子自然比烟熏火燎的厨子李大嘴幸福多了。

但这项特权有个弊端,

后来考中秀才的人越来越多,

底层农民的负担越来越重,

最终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陕西的李自成就揭竿而起了。

李自成的反抗,

某种程度上也是一枚学渣的逆袭,

如果他当时再努力一点,

考上个秀才,

明王朝的历史会不会因此是另一番走向呢?


《武林外传》里的吕秀才,一个被严重低估了的人!


03、使唤奴婢

根据《大明律》的规定:“庶民之家,存养奴婢者,杖一百,即放从良”。

没有取得功名的家庭是不能养奴婢的,

即便再有钱也不行。

但只要是秀才以上级别的,

那就可以养奴婢了,

而且想怎么养,

怎么养。

因此,

剧中的吕秀才完全可以不必在郭芙蓉和祝无双之间纠结,

他只要脑子活络一点,

先娶了小郭,

让祝无双做奴婢,

然后再设计收她做侍妾,

定然会两全其美。

虽然这样做,

会引发小郭发动雷霆之怒,

使出排山倒海的功夫,

甚至会遭到白展堂李大嘴等人的鄙夷,

在法律层面上,

吕秀才无需承担任何责任风险。


《武林外传》里的吕秀才,一个被严重低估了的人!


04、刑事豁免

明初规定,

一般的秀才、举人、进士就算犯了死罪,

可以享有三次豁免权。

后来这条律令随着秀才人数的增多没有执行,

但是这些取得功名的学子们还是会受到优待。

法律规定:

对于取得功名的人,

是不能用刑的,

如果犯了重罪,

只能通知当地的教育部门,

加以处分。

如果想要用刑,

也要先撤销他的功名。

所以当剧中的邢捕头、

燕小六在同福客栈里耀武扬威的时候,

吕秀才尽管表现出了恐惧的神情,

其实那只是配合一下表演,

人家心里明白,

这只是给这些基层办案人员一个面子,

在功名这柄保护伞下,

正如那句网络流行语:

天空飘来五个字,

那都不是事。

除此之外,

明朝法律规定:

如果秀才家境贫苦的,

可以报当地官差免除粮役。

这本是政府体恤读书人不易,

可后来,

很多秀才不但自己免粮,

还隐瞒包庇帮别人免粮,

借此发财。

历史都是惊人的相似。

这和如今有人考取资格证书,

挂靠到执业公司,

借此牟利的手法如出一辙。


《武林外传》里的吕秀才,一个被严重低估了的人!


05、社会待遇

在明代,

秀才以上的级别,

只能和宗族讲尊卑礼法。

即秀才不能和平常老百姓坐在一起吃饭,

看到老百姓不用打招呼,

可以目中无人,

但是老百姓必须按见官礼对待读书人,

否则会受法律处罚。

而且,

诉讼的时候,

秀才级别以上的,

见官是无需下跪的,

这一规定,

直到清朝还在沿用。

因此,

我们可以看到,

以明清时代为背景的影视剧中,

主人待那些秀才出身的师爷们都很客气,

从不直呼其名,

都以先生的称之,

双方不再是主仆关系,

同僚。

而这种风气其实是基于整个社会对读书人的尊重。

除此之外,

在明朝,

以吕轻侯为代表的秀才们,

还可以在基层文化场所充当文明的使者,

参与祭祀、婚丧嫁娶、入学、契约等社会活动。

既可以时不时的刷一波存在感,

还能在换取一些养家糊口的钱物,

只要天下太平,

他们的生活,

大致还是很幸福的。

读书改变生活,

知识创造财富,

这中外通吃的真理,

流传至今,

从未改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