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各大資本都在拋售阿里股份,請說乾貨,不要廢話?

用戶60863315623


給你來乾貨吧。

Altaba是雅虎旗下存留的專門持有阿里巴巴股份資產的公司(戲稱“阿里他爸”)。

最近消息,Altaba基金近日在獲得董事會批准後,繼續尋求股東批准,以進行全面的清算和解散。在獲得股東批准之前,該基金擬出售不超過其所持的阿里巴巴50%的股份,並在股東批准後出售剩餘的阿里巴巴股份(全部)。

4月4日,JP Morgan就將Altaba的評級從增持下調為中性,目標價從84美元下調至78美元(東方財富消息)。

美國時間4月3日,Altaba公司會議討論了相關事項。公司首席執行官Thomas J.McInerney表示,出於納稅考慮,公司選擇拋售而非採取股票派發方式處理阿里巴巴股票,並計劃通過公開市場交易、私人市場進行。

所以源頭就是雅虎謝幕。

涉及資金太大,會嚴重影響阿里股價,所以先是蘇寧接連拋售總價值約15.04億美金的阿里巴巴股票,獲利約56.01億元人民幣;緊接著3月21日,鴻海發佈公告證實,該公司旗下子公司富士康創投控股有限公司3月20日通過全球著名的風投公司高盛(有興趣的可以深度琢磨這家公司)出售其所持有的220萬股阿里巴巴股份,拋售總額達到3.984億美元。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股市就是赤裸裸的奪利行為。

不過阿里本身有沒有問題,有,只要深度解析互聯網,就會發現阿里目前的局勢,網商核心業務處於瓶頸期,最少短期不看好阿里,這也是雅虎信息傳開後其他公司果斷拋售阿里股份避開風險的原因之一。

互聯網的水比較深,乾貨需要不斷去洞悉。

比如去年馬雲因為退休出清了淘寶網股權。比如雅虎拋售阿里股份在另外的角度看,也可能是一件好事。


科技小步伐


看阿里巴巴的K線,從2017年12月開始,阿里巴巴的股價就是180美元左右,而今天2019年4月7日,阿里巴巴的股價依然是180美元左右。而且阿里巴巴的市盈率並不低,市盈率45,

雖然阿里巴巴依然有增長潛力,但是明顯增長乏力。一是搞天貓國際,二是雲計算,三是本地生活(口碑餓了麼等),四是文化娛樂(UC瀏覽器、優酷視頻、蝦米音樂等)。五是新零售。六是菜鳥網絡。七是阿里達摩院。排名不分先後,以上這些都是阿里巴巴已經存在的業務,但是所有這些業務目前並不賺錢,甚至大部分還在持續投入,在虧損階段。

阿里巴巴的故事是很多,但是顯然除了電商,其他都拿不出手。阿里雲計算雖然是世界第三,中國第一,但是跟亞馬遜和微軟雲計算比起來,依然是小巫見大巫。

另外,拼多多火了也是各路資本拋售阿里的原因之一。國內電商之中,京東、蘇寧、天貓都是品牌電商,而淘寶在C to C電商之中則從無敵手,拼多多火爆之後,則對淘寶構成了威脅。


GRIDMAN


近一年來,阿里股票被各路資本進行拋售的事件,隔三差五的陸續上演。蘇寧清空阿里股票,近期富士康也賣出了所持大部分的阿里股票,軟銀也進行了減持。  

針對該問題,個人見解如下:

一:蘇寧、富士康、軟銀,兜售阿里股票

首先是蘇寧拋售阿里的股票,雖然蘇寧是實體轉電商成功的案例,但就蘇寧現在的發展狀況而言,可以用非常需要現金流的支持,無論是電商、還是實體店面都急需。

軟銀的話,就不必多說了,孫正義以投資為主,去年的各路新聞,報道其現在的負債狀況,減持阿里股份,進行變現償還債務,以及尋找新的投資目標,非常合情合理。

富士康的蘋果加工佔其總體業務的45%左右,而蘋果的銷售在中國區小跌27%,今年有又提出消減成本200億。而且今年富士康還要在美國建設工廠,項目預期斥資100億美元。從此可見,富士康現在面對競爭和挑戰。出售股票變現,實數正常,與是否看空阿里毫無干係。

二:阿里的狀況

阿里現在是一個非常成熟和高效的商業帝國,產品多元化,贏利點較多,至於看空點,我真的用望眼鏡都找不到。無論是長期目標還是眼前工作,都是有條不紊。只要內部沒有重大的判斷錯誤,阿里近十年的地位,基本可以說穩。

綜上所述,至於股票的出售,情況各不同,用途也不同,比較複雜。但和阿里的經營狀況,並沒有必然的聯繫。畢竟阿里的財報,遠超市場預期,是有目共睹的事實。

你好,商函雜並論,以客觀視角解讀商業的偽CEO


商函雜並論


我覺得蘇寧,富士康,軟銀,雅虎基金以及馬雲和蔡崇信等阿里股東賣阿里股份不外乎以下幾個原因:

自身需要資金投入自家的事業或項目,比如蘇寧對電商和物流的投入,富士康在美國的建廠,軟銀需要籌集資金緩解債務壓力,雅虎基金的股東們想要清盤套現。而馬雲和蔡崇信在2014年公司上市時就曾承諾要將部分資金拿出了成立公益基金,今年需要兌現諾言了。

另外馬雲今年退休,是一個值得考量的因素。



阿里面臨拼多多等新興創業公司的挑戰,但我個人覺得,阿里都能在電商領域贏過騰訊和京東,那麼拼多多的挑戰應該也不是問題。

最後,阿里的股價有沒有見頂的問題,我也覺得阿里在全球化市場方面還有很大的空間,之前馬雲推行的eWTP計劃對與阿里的全球化也是很有幫助的。

其實大家別光看阿里股東出售股票,也得看到阿里的新股東,比如高瓴資本去年賣了京東的股份,買了阿里的股份,相信哈佛大學畢業的高瓴資本創始人張磊並不傻。


CEO來信


究竟是誰在拋售阿里的股份?


阿里股份減持的背後是蘇寧、富士康、軟銀這些“大財團”,他們拋售減持的理由其實我們心中也大都有數。




蘇寧:蘇寧的電商業務佈局其實與阿里有較大的交叉,甚至可以使用“競爭對手”這樣的詞彙形容兩者之間的關係。商業路上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關係,在適當的價位止盈、分道揚鑣也是一種明智的舉措。


富士康:據統計,富士康的訂單之中蘋果相關的業務佔據了總業務 40% 的份額。但是由於國產品牌手機的異軍突起,蘋果的日子也不好過,銷量銳減,價格也不再“高貴”。富士康因此還被曝出裁員 5 萬的大新聞,為了回籠資金流,在資本寒冬“活下去”,拋售阿里股份也是選項之一。


軟銀:最近孫正義的軟銀日子也非常不好過,新聞屢屢爆出軟銀債臺高築的消息,為了歸還高高在上的欠款,擴充資金流,收割一波阿里的“搖錢樹”也是合理的。


阿里遭遇減持也合乎情理

(1)股價接近歷史最高位

阿里巴巴現在最新的股價為 186.19 美金,距離歷史最高位 211.70 僅有 13.7% 的差距,各路資本見好就收,在行情尚且可觀的時候選擇落袋為安也是一種投資智慧。


現在的美股距離歷史高位僅有一步之遙,以納斯達克指數為例,當前為:7964點,歷史高位8133 點,也僅僅只存在 169 點的差距。漲的越高,風險也就越大,是個人都明白其中的道理,而且從 2009 年至今美股已經接連走了 10 年的大牛市!

(下圖為阿里巴巴的月 K 線走勢圖)

<strong>

<strong>

(2)業務佈局分散、故事水分太多

阿里旗下有好多“金剛”,比如阿里雲、螞蟻財富、網商銀行、達摩院、淘寶為首的電商平臺、菜鳥網絡等等,涉及電商、新零售、大數據、物流、互聯網金融、芯片、人工智能許許多多的概念。


宏大版圖的願景是美好的,不過一個個業務的發展、成熟也都是需要時間和不斷投入的。現在阿里系真正能夠穩穩實現盈利的也不過就是電商板塊,其他不少的板塊還需要源源不斷的資金投入,就好比達摩院,什麼時候能夠有產出還是個未知數。



上圖為 2014 年至 2018 年阿里巴巴的淨利潤走勢圖,曲折的趨勢也能看出其中的不穩定因素。隨著傳統的電商業務遭遇京東、拼多多等平臺的擠壓,互聯網金融又遭遇理財通、銀行理財APP的“異軍突襲”,業務越來越難做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阿里巴巴現在的市值已經高達 4796 億美金,按照 1:6.72 的匯率進行計算,摺合下來約為 3.2229 萬億人民幣,要知道“宇宙第一大銀行”,2018年全年淨利潤將近達到 3000 億人民幣的工商銀行市值才只有 2.04 萬億,阿里巴巴比它多了整整 57.99%!其中存在泡沫是顯而易見的


總結

只要是用於交換的商品、股票總是會經受大行情、以及其自身真實價值的影響而發生行情的起伏波動,所以面對阿里遭遇大資本的減持我們也需要理性去看待。


浮雲視界


看了半天評論,每個評論都有道理,但好像又沒有道理。就所謂不幹……

我個人愚見,估計有以下幾點,就事論事,不代表任何個人政治傾向和愛不愛國也無關,各位看官,切勿上綱上線。

第一,無核心科技和競爭力。現在所謂互聯網、物聯網宣揚的新業態、新經濟,不過是搭建的平臺而已,毫無核心科技可言。互聯網根服務器在🇺🇸,一旦關閉什麼BTA瞬間秒成渣。各大平臺的電腦操作系統,基本建立在微軟Windows系統之上,手機平臺的安卓系統歸屬Google ,ISO系統歸於🍎,……高通打個噴嚏,中興通訊,華為都要下雨……反觀,BTA真正創造了什麼?一個個的概念?線上也好,線下也罷,不過就是製造恐慌,換著法的引流,最終達到壟斷獲取暴利,流量不是無限的,現在基本已經無流可分了,又無真正核心的科技,那麼拐點到來是必然的。

第二,動搖由政府主控的經濟調控工具。所有主權國家,經濟調控是維持國家增長和發展的重要工具。通過準備金、利率、貨幣流通量等等工具,來維持物價均衡、貸款利率等等……而現在的互聯網寡頭正在通過各種寶、各種條……屏蔽央行的調控,替代銀行的作用,不僅讓年輕人揹負了大量的貸款,巨大的資金池沉澱,猶如高懸的“堰塞湖”,一旦潰壩,對整個國家的經濟造成的衝擊,將會使整個經濟倒退幾十年。

第三,互聯網的經濟模式,不但不能促進經濟和實體發展,反而會引發衰退。這種平臺搭建模式,是將所有同類產品放在一個平臺進行低價傾銷的模式,在平臺固定收費和排名制度的約束下要想獲得更大利潤和維持更靠前排名,只有採取薄利、或者無利模式,先擊垮所有同類或者繳更高營銷費用,保持銷量獲得利潤。當所有企業都陷入泥潭,那麼再無開發新品、精品的利潤支撐,連老產品也可能走上偷工減料、製假造假的誤區,無利可圖更不可能有新的資本參與競爭和研發,常此已久,實體經濟必然萎縮、破產,直到整個社會全部被低價、劣等、有毒有害的產品充斥。

第四,隨著財富的沉澱,階層開始固化,底層獲得成功和進階的機會越來越少。再加上各位寡頭的高調和階層圈子的抱團,對政權的敬畏和對道德的漠視,勢必引發高層和底層的不滿,那麼就意味著洗牌的機會越來越臨近。

……

當然,還可能有其他原因,我的水平還達不到,或者限制了我的想象。但是資本是最敏感,也是最能看透看破事物本質的,當大批撤離肯定有其重要原因,看破不說破才是最聰明的做法。

說了半天,不知道說的啥,還是睡覺穩當……





氣吞萬里如虎42614252


既然是大家一起拋售,說明阿里利潤開始不景氣了。淘寶的流量被分走很多。人氣開始下降的同時,也讓投資者感覺到了壓力,春江水暖鴨先知。換句話講假如阿里真的賺錢,換做是你,你會拋售嗎?


那麼為什麼阿里會走到這樣一個地步?原因肯定很多,個人認為有關鍵兩點。①沒有抓住用戶。

大多數用戶追求的是貨真價實,物美廉價的好產品。如果只談消費升級忽略消費者的消費能力(房地產拉低了消費力),那麼產品升級了,消費者卻消費不起了。在這裡,我認為小米雜貨鋪的模式還不錯,不過,除了小米自己的產品,其他小米鏈的產品價格是不便宜的。

②漸漸放棄中小賣家。中小賣家是一個滾動快優勝劣汰的大熔爐,他們也是為平臺搖旗吶喊的推廣者,他們只有個體戶,所以他們只能在淘寶開店,以前是淘寶的基石,現在除了淘寶之外,拼多多也可以讓個體戶圓網店夢,而且非常瘋狂,各種優惠券幾乎天天送,導致很多日常消費品在拼多多上的銷量非常厲害,在淘寶漸漸往公司企業店鋪扶持的時候,個體戶已經沒有激情可言,現在拼多多讓他們徹底燃起暴富夢,這也是拼多多能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什麼平臺想崛起,中小賣家才是基礎。
總結一下,阿里雖然沒有當年的市場份額,但瘦死駱駝比馬大,依然不會太差,只要抓住用戶的時代習慣。依然可以保持老大。還有一點,不管那個平臺,商家都還是那些商家,希望每個平臺都可以良性競爭。


三農界創作者


從行業來看,阿里巴巴目前已經進入了成熟期。


資金都是有成本的,如果阿里巴巴的成長速度放緩,那麼資本就得去追逐更為高效的投資渠道。目前阿里的市值已經達到5000億美元左右,而世界上最高的也不過1萬億美元左右,從這點來看,未來上漲的速度將會是有限,而當前的市盈率在50倍左右,並不算低。當然,這並不排除阿里未來繼續上漲的可能性。但是對於資本來說,這時候套現是很划算的。


中國的經濟法發展放緩,電商的增長空間變小,而競爭對手也在不斷衝擊,阿里的主營業務增長是有望繼續保持的,但是這種保持已經被反映在股價之中了,而阿里的國際化之路走得並不算通暢。


從新業務來說,螞蟻金服可能是阿里的另一張王牌,未來會有繼續增長的空間,可是阿里也只佔有30%左右的股份而已。而云計算以及其他的一些新的發展,目前還沒有表現出強大的勢頭。不管是達摩院和是平頭哥,都還只是在初級階段而已。


以股易金


說的好聽叫高位套現,說得難聽點就是阿里即將走下坡路,不管你承認不承認,願不願意接受,阿里已經過了他最風光的時刻,阿里除了電商業務一枝獨秀外,其他業務都不咋地,屬於拖後腿的,阿里為了發展又不能不要這些業務,問題是電商業務高速發展的時候可以給這些敗家業務輸血,也可以掩蓋這些不好看的數據,現在大環境是電商紅利期過了,各個大小電商平臺出來分流量,阿里已經孤掌難鳴了,資本也看到了這個局面,所以學馬雲同學,知難而退,趁早立場!

不知道我這麼回答題主是不是覺得幹?


橙子愛美麗


阿里是互動互聯網時代,也就是4G時代的王者,接下來是5G時代的價值互聯網,其數據所有權,利益分配權要重新調整,真正IP知識及數據產權,內容為王的時代到來,互聯網格局將大調型,以住堡壘式的模式向蜂窩式轉變。由此給阿里帶來的衝擊是其自身無法解決的。

一,數據歸屬權,當前阿里商業本質上靠佔有用戶數據賺錢,而未來平臺必將是與用戶分享。

二,支付寶,區塊鏈代碼信任的錢包模式支付將取代支付寶平臺信用擔保模式,那阿里將失去數據又失去金融工具。

三,蜂窩式互聯網格局將弱化阿里的流量優勢,儘管阿里有BAAS等雲服務,但價值互聯網圈用戶不依賴技術,而是品牌IP及加密數據貨幣的自金融體系。

總之,王者各領風騷十幾年,後來者居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