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陽“老警”

本報記者 陳洪鈞 通訊員 何春地

陽春三月,記者在美麗的山城紫陽聽到最多的是:“‘老警’你加了嗎?”原來,安康市紫陽縣委政法委書記、縣公安局局長郭子平到任後,第一時間將手機號碼和他的“老警”微信號對外公開,暢通民意訴求渠道,著力為群眾解難事辦實事。

“我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和想法,通過‘老警’微信號,向‘老警’求助解決工程發包方拖欠我和8名工友工資的事情,沒想到僅僅3天時間,‘老警’就讓我和工友拿到了拖欠一年多的務工工資。‘老警’是一個有‘溫度’的公安局局長,值得人民群眾信任和尊敬。”紫陽縣煥古鎮春燕村村民程某回憶說道。

2018年12月8日,“老警”收到一條訴求信息:“郭局長你好,我是去年在紫陽縣煥古鎮春燕村修村級公路的程某。工程已經竣工一年多了,但老闆張某還拖欠我和8名工人工資7萬餘元,我多次找張某討要無果,煩請郭局長給辦理一下。”郭子平詳細詢問了相關情況後,立即轉交煥古派出所辦理。12月11日,煥古派出所會同鎮綜治辦、司法所組成聯合化解工作組,召集雙方當事人現場調處。最終,張某將拖欠程某以及8名工人7萬餘元的勞務工資當場兌現。

隨著時間的推移,“老警”微信被越來越多的群眾、網民熟悉和信任,微信已經添加至上限5000餘人。為了進一步滿足群眾和廣大網民的需求,郭子平在原“老警”微信號、手機號繼續對外公開使用的基礎上,於今年3月24日開通了為民服務“老警1”微信號,並製作《“老警1”你加了嗎?》《和“老警1”零距離接觸——你掃了嗎?》《紫陽政法界最熱門微信號推薦,你關注了嗎?》等微文、微信二維碼,通過新媒體矩陣對外宣傳添加,著力建立起“110、微信、微博、手機、短信、4411111”的“六位一體”受理群眾訴求平臺。

3月26日,“老警1”收到向陽鎮天生橋村支部書記趙某的信息:女兒失聯半年,希望公安機關幫忙查找下落。“老警1”立即指令向陽派出所會同網安大隊查找,很快通過關係人將趙某的女兒聯繫上,並將其女兒的電話反饋給趙某。4月1日,微信好友張某某向“老警1”反映,蒿坪鎮信用社附近有人長期打著推銷專治風溼病保健品的幌子詐騙老年人錢財,希望“老警1”處理,不要再讓老年人上當受騙。“老警1”立即指令蒿坪派出所查處,為十餘名老年人挽回損失2萬餘元。

據悉,自去年7月以來,“老警”微信號共接到群眾諮詢事項325起、訴求128起,督促相關部門幫助解決群眾各類問題100餘起。“老警1”微信開通短短十幾天,就接到群眾諮詢事項38起、訴求19起,已辦結群眾訴求15起。目前,“老警”“老警1”微信粉絲量累計達到1萬餘人。通過與廣大粉絲互動交流、問計於民,找準公安工作的切入點,“老警”微信號還探索推出了貧困村禁賭、優化環境十五條措施、“四辦”提升群眾獲得感、“三力並進”深化社會治理助推脫貧攻堅等一批經驗做法。

4月8日,記者採訪“老警”時,他說:“我公佈電話和微信就是為解決群眾訴求搭建一個更方便、更快捷、更公正、更放心的服務平臺,使群眾足不出戶各類訴求就得到很好解決。得到群眾的認可,我心裡很高興。”

上一篇: 沒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