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鎮守邊關的將領會手握重兵,他們為什麼不敢造反?

用戶68338976442


誰說邊鎮將領不敢造反?雖然最後成事的例子不多,但造反之人多如牛毛。下面我說幾個有名的:

1、秦朝的趙佗,在秦末大亂之時割據嶺南自立,建立了南越國。雖然嚴格意義上趙佗不算造反,但他沒有率軍勤王,坐看秦朝覆亡,和反了沒啥區別。

2、曹魏的淮南三叛。曹魏王凌、毌丘儉、諸葛誕三人因不滿司馬氏專權,相繼以淮南地區作亂,極大耗損了曹魏國力。

3、東吳的西陵督步闡(東吳丞相步騭之子),以西陵叛歸西晉,最終被陸遜之子陸抗平定。

4、東晉的王敦、蘇峻、祖約。

5、南梁的侯景之亂,基本上摧毀了南梁的統治,最終被陳霸先篡權,建立陳朝。

6、北魏的六鎮之亂,基本上摧毀了北魏的統治。

7、隋朝的李淵,以太原叛亂建立唐朝。

8、唐朝的安祿山和史思明,以及之後的藩鎮割據,對抗中央。

9、五代十國時期,北周的趙匡胤黃袍加身,建立北宋。

10、清朝吳三桂、耿精忠、尚之信的三藩之亂。

可見從秦朝到北宋之前,邊將造反的例子是很多的,幾次聲勢浩大的基本能夠動搖封建王朝的統治根基,甚至直接推翻朝代。

不過從宋朝以後,邊將造反的例子大為減少,而且成功者更是少之又少,這是為何呢?

1、重文抑武。北宋以前武將的地位並不低,而且中原子民普遍尚武,甚至唐朝的文人都喜歡隨身佩劍,沒事就比劃兩下子。

但脫胎於五代十國的北宋統治者深知尚武之風不利於政權穩定,而大興文教則有利於政權穩定,所以重文抑武,刻意拔高文官,大肆打壓武將。同時北宋政府進行科舉擴招,鼓勵書院教育,並將殿試製度化。

重文抑武、推崇科舉的政策被後世所沿襲,朝野武將自認為低人一等,從心理上就失去了造反的可能性。這種情況在明朝尤其明顯,許多武將為求得一官半職不得不認文官或者太監為乾爹、幹爺爺。

2、中央集權。邊將之所以能夠造反,是因為其控制了所轄地區的軍、政、財大權,再加上封建經濟的分散性,使其可以堂而皇之地和中央政府對抗。唐朝的節度使制度是其典型。

北宋建立後,為強化中央集權,極大削弱地方權力,將地方的軍、政、財權均收歸中央,只留有勉強維持開銷的經費和口糧。

比如,將精銳之師編為禁軍,駐守中央。地方軍隊都是老弱殘兵;地方將領只有統兵權,調兵權歸於中央的樞密院;駐防地方的部隊2-3年更換一次駐地,割斷將領和士兵之間的關係;一旦作戰,中央派監軍(文官擔任),所有軍令必須報送中央審議之後才能實施。

設立轉運使,將地方錢糧收歸中央。設知州和通判,分割地方的行政區和司法權。這樣下來,地方窮的叮噹響,沒有權力,邊將根本沒有辦法造反。

這種強幹弱枝、強化集權的方略被後世沿襲,邊將造反幾無可能。


石頭說歷史


古代鎮守邊關的將領,敢不敢造反,是由自己的利益決定的。若是他的利益受損,甚至都有生命危險的時候,他們肯定會選擇造反的。

大家都知道,中國的歷史很長,各個朝代的制度都不一樣,所以將軍造反的情況也不盡相同。

下面我就按照漢朝將領鎮守邊關的時候,造不造反來舉例給大家說明這件事吧。

大家都知道,漢朝是劉邦建立的。

到了劉邦晚年的時候,為了江山永固,他把異性王,基本上全部給屠殺了。但是,燕王盧綰除外。

我們先說為什麼劉邦不殺盧綰?

盧綰和劉邦的關係,是同鄉同村同年同月同日生,還是同學。

可以用一起同過窗,一起扛過槍,來形容他們的交情。像盧綰這樣的人,劉邦早就把他當作兄弟了。儘管他在跟著劉邦起義的過程中,立的功勞不大,但是,最終劉邦還是選擇把他給封了王。

盧綰也是劉邦老鄉中,唯一個被封王的人。即使蕭何,張良這樣的功臣,也僅僅是被封的侯而已。

可見,劉邦對盧綰是多麼的信任。

但是,到了劉邦晚年,他躺在病榻上,就要奄奄一息的時候,盧綰卻反叛了。

那麼,劉邦對盧綰這麼好,他怎麼會造反呢?

這還要從劉邦和呂后屠殺異性王開始說起。

劉邦殺了異性王燕王臧荼(他死了之後,盧綰接替了臧荼的燕王的位置的)、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逼走了韓王信、殺了代國丞相陳曦。

呂后聯合蕭何,用計殺了韓信。

可以說那時候,劉邦封的異性王之中,除了長沙王和燕王盧綰之外,幾乎都被滅掉了。

你說盧綰害不害怕,他會不會多心,萬一劉邦在臨死前,下了除去他的命令,是不是他的小命就不保了呢?

盧綰所統治的燕國,就是在邊疆,他的地盤正是和匈奴相接。為了取得匈奴那邊的情報,盧綰經常派自己的心腹去匈奴那裡瞭解情況。

正好被劉邦殺的異性王,韓王信的兒子也在匈奴,他就遊說盧綰的使者,讓盧綰反叛。否則,盧綰早晚也要挨一刀的。

很明顯,他用的就是離間計。但是,盧綰卻上當了。

這也不怪盧綰,正是這個情報和盧綰的想法不謀而合。索性,盧綰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就開始聚集兵力造反了。


一開始劉邦聽說盧綰要造反了,他還不信,他抓了匈奴那邊的俘虜,俘虜還是說盧綰要造反了,劉邦還是不信。

劉邦只有派自己的心腹,去調查盧綰,可是,盧綰避而不見。

就這劉邦才真的相信盧綰反了。

於是,劉邦派了樊噲前去平叛盧綰。盧綰的軍隊和樊噲的士兵,打了起來,最終盧綰抵不過樊噲,他就帶著全家和心腹,向匈奴逃去了。

但是,劉邦也沒有得到最終勝利的消息,他就去世了。盧綰逃到匈奴去,就後悔了,因為他本不想反的。

本來盧綰還抱有一絲希望,他覺得就他和劉邦的關係,再去給劉邦道個歉,劉邦說不定會饒恕了他。

他還想給劉邦去解釋一下呢?說自己造反,也是逼不得已。

但是,他最終沒有見到劉邦,因為就在他走到邊界的時候,他聽說劉邦去世了。

盧綰明白呂后是個什麼人,若是呂后抓到他,肯定會滅他九族的。就這樣盧綰再也沒有回到漢朝,而是死在了匈奴。


你看,有的時候鎮守邊疆的將軍,謀反都是逼不得已,在自保呀。

若是,劉邦沒有屠殺異性王,相信盧綰也不會多心造反的。

所以說那些鎮守邊疆沒有反叛的將領,只是生命沒有遭受到威脅而已,一旦有了生命危險,他們肯定也是會選擇反叛的。

中國歷史上,鎮守邊疆的將領,大部份都沒有選擇反叛,是因為君王都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他們不懷疑邊疆的將領。邊疆的將領當然不會謀反了。

你說對不對。


史學達人


邊鎮有十萬大軍,你以為你就能調度動十萬人。我把實際指揮兵力、調度兵馬步驟、後勤供給步驟、朝廷其他政策都講一遍,你就發現造反是多麼扯淡的事。

作為一枚明粉,我自然以明朝為例。

1、實際指揮兵力

比如遼東鎮,萬曆年間額定兵力為94045名。是不是很多,九萬大兵。實際上總兵指揮多少呢?

總兵直轄部隊為廣寧大營的部隊。廣寧大營兵力情況為:

廣寧正兵營:主兵5312名,客兵降夷家丁2978名。

左營:主兵2645名,客兵家丁52名。

右營:主兵1500名。

加起來一萬多名,其他都是各將管轄。

(九邊七十萬大軍,沒有統治藝術,哪行?)

所以在看撫順追擊戰的時候,明軍竟然有六個組成部分。(要把戰兵、守兵、雜兵算進去就更好玩了)

這個應該這麼理解:雖然是上下級領導關係,但人事、調度絕不是上級一句話能定。

2、調動兵馬步驟

調兵有很複雜的程序。一般是兩種情況,上峰調令;緊急軍情。

第一種就是兵部火牌。

第二種就是首先塘報到達是緊急軍情,各地將領就近率所部救援。之後看敵情,由總督、巡撫決定下一步作戰情況,總兵沒有權力決定。而且這時候就需要上報朝廷,塘報也需要轉交兵部一份。

(以文制武)

這種情況下,文武分離,文負責統籌,武負責作戰。調兵程序還比較繁瑣。如果這還想造反,就看工資有沒有吧。

3、軍餉與後勤供給

明代邊鎮的工資一般由戶部發,戶部在九邊設置有餉司,一般有郎中承擔,屬於司級幹部,比知府略低。主要接受與發放戶部運來的糧餉。

(衝陣作戰才是武官的事)

物資採購由邊鎮道廳負責,道比巡撫略高,廳屬於府佐貳官,他們平時負責採購糧食、馬草等物資,戰時一邊做監軍、一邊負責部隊行間供給聯絡。

其他

軍馬由兵馬負責,武器由戶部負責,軍戶戶籍由五軍都督府管,軍令、軍訓、軍政由兵部負責。

總結:

在這種情況下,還能造反。當想到自己真正鐵桿就三百個家丁,父兄還在另一個鎮,孩子還在國子監讀書,就想開了。

如果再加上儒家觀念,自我認識,我覺得造反這個想法就不會有。

參考文獻:

《四鎮三關志》、《度支奏議》、《明實錄》等。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首先要說一點,古代鎮守邊關的將領未必會手握重兵,再者,不管有沒有手握重兵,歷史上都有反叛的例子,所以要不要反叛,在於個人,也在於當時的大環境。當然在大多數情況下,將領並不會選擇反叛,畢竟反叛是有風險的,這風險不是一般人能夠承受得了的。

四姑娘以唐朝為例來談談這個問題。大業十三年,時任太原留守的李淵在晉陽起兵,然後不到一年的時間,大唐得以建立。太原這個地方在當時是真正的軍事重地,兵家必爭之地。而李淵雖然剛成為太原留守不久,但是他在太原這個地方已經經營了差不多三年的時間,民心是有的,但是卻沒有什麼兵力。

即便是成為太原留守,成為太原的最高軍事長官,但是他能自主使用的軍隊人數是相當有限的,而且楊廣還給李淵安排了兩個副手高君雅和王威,名義是輔佐李淵,實際上就是監視李淵在太原的一舉一動。

李淵要起兵就必須招兵買馬,但是招兵買馬必須有合適的理由,至少必須得到楊廣的同意,在太原就必須要徵得高君雅和王威的支持,最後這個理由自然是找到了,那就是對抗劉武周和突厥,只是李淵在徵完兵之後交給了自己中意的人來統領,這讓高君雅和王威起了疑,好在最終李淵設計殺死了兩人,終於在七月帶領三萬人誓師,攻取長安,由此大唐建立。

唐初的兵制繼承的是隋朝時期已經成熟的府兵制,府兵制的重要特點是內重外輕,而且兵權握在皇帝手中。天下設六百多個折衝府,府兵就分散在這些折衝府中,有輪流番上宿衛和戰時出征的任務,平時沒有任務的時候就是從事生產,農閒的時候則進行訓練。

宿衛的時候受十二衛大將軍和太子六率遙領,而在參加對外戰事的時候,則“凡發府兵,皆下符契,州刺史與折衝勘契乃發。”

皇帝指派一個統帥,然後下發府契,需要州刺史和折衝府同時對上府契才能從折衝府領兵。戰爭結束之後,統帥回到朝廷,而府兵回到折衝府。統帥和府兵之間完全沒有粘性,擁兵自重的情況並不會發生。

武德年間和貞觀之初,李靖和李績奉命在靈州和幷州鎮守對抗突厥,成為大唐的鋼鐵長城,皇帝完全不用擔心會出現擁兵自重的情況,當然皇帝對軍事統帥的提防是天然的,這是源於對皇權的保護,並不代表邊鎮將領就真的有問題,或者有能力反叛。

但在高宗和武則天之後,府兵制遭到了破壞,漸漸的募兵制佔了上風,並逐漸取代了府兵制,成為大唐新的兵制。募兵制的形成本來是為了更好的保護京師和皇帝以及大唐的邊境安全,但卻在發展的過程中逐漸成了一種威脅,原因就在於為了邊鎮戰時的便利,節度使逐漸成為邊鎮的老大,土地、人民、甲兵和財賦等的權力全在於節度使,軍隊與節度使之間的黏性很大,這種黏性對朝廷來說就是一種威脅,因為在某種程度上來說,軍隊聽命於節度使而不是皇帝。

在這樣的情況下,節度使擁兵自重就成了常態,但是想要直接對抗朝廷的畢竟只是少數,多數節度使只是想要在邊鎮做老大,並不會向朝廷宣戰,只除了個別,比如安祿山。

安祿山之所以選擇反叛也有一部分原因來自於朝廷的不信任和逼迫,這一部分多是來自於安祿山和楊國忠的不合,最終讓不甘於人後的安祿山起兵反叛。

當時安祿山已經成為三鎮節度使,統兵達到了近二十萬,而朝廷的中央軍還不到十萬,這差距也是沒誰了。而安祿山有能力起兵的原因除了兵多以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他以內外閒廄都使兼知樓煩監,好的戰馬都歸了他的范陽,兵力自然強悍無比。

安祿山一反叛,造成的影響是巨大的,大唐直接從強盛轉向衰弱,之後更是出現了藩鎮問題,藩鎮節度使擁兵自重,甚至河朔三鎮直接割據,搞起了自治,和大唐形成了近乎平等的關係。藩鎮起兵對抗朝廷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

朝廷的威懾力已經再也不復從前,但凡兵力強悍點的藩鎮都不甘心聽命於朝廷,這不得不說是大唐的悲劇。

<strong>


蕭曉四姑娘


中國曆來疆域遼闊,在邊關地區往往因為天高皇帝遠,朝廷對邊關的管控力不從心,鞭長莫及。但邊境又常常被遊牧民族等外敵騷擾,朝廷不得不在此佈下重兵,在邊關設立軍事重鎮,派大將鎮守,就成了各個朝代的常規操作。那麼這些手握重兵的邊關將領們具有足夠的軍事實力作為基礎,他們為何不敢造反?

首先邊關地區多是偏遠荒涼之地,經濟極為落後。軍隊除了靠當地的縣邑供養外,還要依賴朝廷軍餉。打仗不僅僅是有軍事力量就能取勝的,長期作戰對經濟實力也是種考驗。唐朝著名的安史之亂,安祿山敢反叛的底氣就是有經濟支撐,安祿山所駐紮的地方是河北,而河北的糧食產量相當高。除此之外河北還盛產鹽,鹽在古代可謂是財政方面的大頭,安祿山謀反所依仗的就是鹽和糧。而大部分將領並沒有安祿山這麼好運,他們的駐紮地相對貧寒。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這種說法可謂流傳甚廣,但大部分的將領並不是如此自由的。他們雖有調兵遣將之權,但卻要受皇帝耳目監督,比如說監軍。例如戚繼光作為明朝赫赫有名的將領,卻經常被監軍絆住手腳。多虧張居正對他極為賞識,凡是對戚繼光不滿的監軍都被調走。久而久之,由於監軍都不敢得罪張居正,也就只能對戚繼光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如果不是因為這樣,戚繼光是無法建立軍紀嚴明的戚家軍的。同期的很多將領就遠沒有戚繼光好運,他們雖然作戰勇猛,但上報軍功時卻往往被監軍冒領。若是將領在朝中沒有支持者,這樣的事就非常常見了。

將領不敢反的直接原因乃是家人。為了讓將領不敢謀逆,他們的親人多留在京城或是家鄉,並沒有從軍這一說。看似是為其家人著想,其實只是人質而已。李陵當年追擊匈奴,不想誤入匈奴圈套,最後投降。之後其全家都被處以族刑,他的母親和妻子兄弟都被殺死。

李陵僅是投降其家人下場就如此之慘,更何況造反。吳三桂本來投降了李自成,後來又歸附於清軍放清軍入關。此舉讓李自成十分惱怒,將他父親斬殺,並將他頭顱掛在城門示眾,回京城後還將他全家滅口以洩憤。將領造反,也就意味著將他的家人全部割捨,而古代最講究的就是孝道。李陵當年連累家室,就被隴西的士人認為是恥辱。

最後,鎮守邊關的往往不是一個將領,或者說只有一個派系,往往會有多方將領相互制約。就算有將領意圖謀反,他也只有一支聽命於己的隊伍,而聽命於帝王的將領和士兵卻不在少數。就算是想造反,也要考慮一下能否打敗帝王駐紮在京畿的守衛軍,各朝帝王都是很重視自己的安全的,都會有精銳部隊放在自己周圍。

綜上所訴,古代帝王其實也想到了這一點,並且做出了很多對策來保證邊關將領的忠心。另外古代倫理觀念的滲透和君為臣綱的理念也讓很多大臣即使被帝王辜負也不敢有謀逆之心。因此,歷史上邊關造反的將領並不算多。


鄧海春


雖說我國古代地方鎮關將領造反的事件不勝枚舉,但縱觀整個古代史,造反這一舉動還是很少,地方軍隊將領的“不敢造反”是由諸多方面原因構成的,其中包括儒家思想的根深蒂固、中央集權的穩固加深、邊防軍隊調派管理機制等原因。



思想基礎

統治思想在百姓看來好像並非那麼重要,但在於國家層面,就是一種管理國家極其重要的工具。長期以來,儒家思想在封建社會發展壯大至根深蒂固,特別是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一施政措施的奠基,對於整個封建社會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有夏服天命”——《尚書.召誥》

儒家思想講究“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早在夏商時期,就有載君主意志受命於天,到了漢朝,董仲舒提出“天意”、“天志”的概念,進一步神話君主,也有了“君權神授”的概念,而傳統儒家學說裡的忠義,首當其衝的是忠於君,義於國。這種思想控制手段不是一朝一夕的形成,而是千百年文化積澱的結果,作為封建社會育人慧民的思想基礎,但凡受文化教育的人,都會從儒家經典開始學習,這也就更加深了臣民對於忠君愛國的認可。



作為鎮守邊關的一方將領,也是統治階級的中高層人物,受到的儒家思想薰陶就更為深刻,守一方安寧,捍衛國家領土是每一個將領心中最初衷的思想,而無論是對於君主還是國家,忠字當頭,不敢造次,博取功名,拜將封侯,留名青史才是鎮邊將領的共同認知。因此,不到萬不得已,不會輕易造反,就連小說裡的山賊匪徒宋江,也是打著“替天行道”的大旗,最後招安為臣,才留忠義之名於青史。

中央集權

中國古代的封建帝王無論是從思想選擇還是施政手段上,最終所要求達到的目標就是加上中央集權還有皇權,從中國古代發展的歷史中明顯可見的是,歷朝歷代都會對前朝滅亡的原因進行總結,而後制定一系列的施政措施以避免前車之鑑的再度發生,而伴隨著這種施政措施改變的,亙古不變的就是中央集權的強化和地方權力的削弱,皇權的加強和相權的削弱。這種此消彼長間的權力變化,也體現在地方軍隊與中央軍隊的強弱改變上。



從周天子的諸侯分封制到封建社會的中央集權制度,無疑是將地方軍隊的實力慢慢削弱,漢初景帝冒著地方叛亂的風險,強制削藩,就是朝廷對於地方勢力的干預,這種簡單粗暴的削藩措施亦見於明朝朱允文、清朝康熙,只不過朱允文敗了,康熙勝了。但其目的是一致的,就是要改變外強中乾的危險局面,而在這種局面下沒有做出及時反應的唐朝,就在二百年間一直承受著“節度使”這個尷尬而又麻煩的問題。

在歷史的發展中,以皇帝為核心的統治階層,制定出一系列的削弱地方軍隊的措施,比如定期調換地方駐軍的高層領導,以避免地方將領擁兵自重;又或是直接由中央調派監軍刺史等親信或者皇室宗族成員巡駐各地,監視地方軍隊高級將領的一言一行;又或是直接改變外鎮軍隊的組織結構,廂兵這種較弱的軍隊鎮邊,戰鬥力更強的禁軍收回中央管理;這種一系列的軍隊管理措施的改革,也使得地方將領的造反能力大打折扣。

而諸多朝代所管理邊防軍隊,採取的措施便是軍餉糧草由中央供給,兵馬調動見“虎符”為準,也就是說地方軍的所有供給由中央統一調配發放,遇戰事也要上報朝廷,由朝廷派人送虎符前往戰區統一調派戰區內的駐軍。這兩方面來看,一個是控制了地方軍隊的補給,一個是控制了地方軍隊的人員調派,這兩點對於造反來說缺一不可,因此沒有足夠的把握,造反無疑是送死。

身敗名裂

中國古代手握重兵的地方將領造反成功的案例比比皆是,晉國公李淵造反創建了大唐;趙匡胤黃袍加身,名為禪讓,實為造反;燕王朱棣造反得了大明江山;吳三桂造反迎來了清軍入關。這些造反家是造反成功的傑出案例,所謂成王敗寇,成功了就名垂千古,但若沒有成功呢?

九江王英布起兵反漢、四鎮節度使安祿山起兵反唐、南宋劉苗兵變軟禁趙構、寧王朱宸濠起兵反明,均以失敗告終,落得身首異處,滿門被誅,這種造反的結果是每一個外鎮之將都會忌憚的。往往外鎮重臣的家人都會被留在京城加以“控制”,名為照顧家人,將軍安心征戰,實際上就是朝廷的人質。歷史上雖有馬超這種不顧宗族二百餘口人質性命的人,但為少數,鎮守一方的將領最終的目的還是博取功名後回到家人身邊安度晚年。



而造反所帶來的輿論壓力是古人更為難以接受的,不求名垂青史,但求不要遺臭萬年。“煙雲閣”這種褒獎雖然不好混,但總比留下罵名的好,死後追個諡號,拜個侯是光宗耀祖的事情,而造反帶來的只是家族受牽連,自己也被定在不忠不義的恥辱架上,那麼為何還要造反呢?

古代鎮邊將領在沒有天下大變的情況下,一般不會造反,這種由儒家思想主導的統治結構中,外鎮將領從內因上就拒絕造反,從國家管理的外因上也缺乏諸多造反的理由和條件,因此,雖擁兵於外,卻很少會選擇造反。


棍哥觀史


古代鎮守邊關的將領會手握重兵,他們為什麼不敢造反?

在我國的古代,邊關問題一直都是令朝廷感到頭疼的問題,因為在這些邊關地帶,常常都有一些部落會來挑釁。所以為了鎮守這些地方,朝廷也是派了大量的兵力過去。自然,這些邊關的將領們個個都是手握了重兵,而且這些兵都是見過血殺過敵的,兵力也就很強。但實際上,古代邊關的將領每一個都是有著兵權在手的,卻很少會有人想要造反,這些原因是什麼?



原因一,地區太落後,打仗糧草跟不上。這些鎮守在邊關地區的士兵們都處於在偏僻的地方,這裡大部分的耕地都沒有開荒,因此糧食也種植的很少。即使有將領有著造反之心,可奈何地方太過於貧窮落後了一些,軍隊想要徵集糧草都難以實現。他們若是安安穩穩的鎮守邊關,那所有的糧草問題都是由國家解決,國家每過一段時間就會為他們運送軍餉,運送物資。而一旦他們謀反,國家直接斷他們的糧草,這樣他們根本堅持不了幾個月,士兵就會沒飯吃,這一支強大的軍隊自然也就垮了。



原因二,遵守個人的道德意識底線。若不是真的遇到了天災人禍吃穿都困難,加上朝廷昏庸不治理的情況下,根本就沒有人會想要推翻統治者的。那個時候如若造反,刀刃對準的就是自己的同胞們,內部殘殺也並不是所有人都願意看到的事情。並且那時候大家都有道德底線,有著同樣的意識,他們都認為皇帝就是天命,就是他們應該去追隨的人。只有出現天災等情況,人們才會懷疑,他是不是天命已到,該去推翻他了。



原因三,造反又累,成功率還低。古代還是有人心懷野心的,所以他們藉著手中的兵權就開始造反。比如說安祿山,趙匡胤等等,這些人手上的兵權都很大,而且兵力又強,但是看看這些人的下場,基本上就沒有一兩個成功的。所以說,造反這種事情不僅要籌劃很長時間,打仗的時候又累,最後成功的幾率還特別的小。如若失敗了,一家老小都要受到牽連,這對大家來說都不是一件划算的事。所以不少人還是覺得,安穩的鎮守邊疆比較好一些。

大部分人會選擇造反都是出於無奈,因為朝廷的統治無能,或者因為皇室自身就懦弱好欺負,否則朝廷內部安穩,天下又比較太平,誰沒事喜歡去造反呢?


紫禁公子


不敢造反說的有點誇張了,歷史赫赫有名的李淵和李世民就是邊將,朱棣也是,安祿山同樣也是,這還是隨口想到的幾個出名的。只能說是古代鎮守邊關的將領,造反的少,其實古時候皇帝和邊疆的將領矛盾挺多的。那麼為什麼大多數手握重兵的邊關將領不敢造反呢?

首先第一點,在軍中會有一個監軍的職位,這個人是專門負責監督將軍的,而且這個人也會在軍中培養自己的勢力來保證自己的安全。第二點將領的確是有兵權,可是後勤什麼的全部都是京城在給,如果你有異動京城斷了糧草,用不了多久恐怕底下就有人反了。

第三點皇帝有人質,一般情況下皇帝都會隨便找個藉口把將領的家人給接去京城,活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如果真要造反,那家人下場不言而喻。第四點,有兵符的存在,一般情況下這些將領只有防禦權,他們沒有進攻的權利,沒有兵符一個兵都調不了。第五點,只要腦子正常的造反都要多考慮幾下,自己只是一個邊疆的將領,手中握的兵能夠打得過全天下的兵嗎?

就這麼說吧,真正靠著一個藩鎮的兵力去對抗整個朝廷勝利的歷史上只有朱棣一個人,還因為他打出了清君側的口號,得到寧王支持,自己本就是朱元璋兒子,有這些條件在他才成功的。其他那些將領可沒有這麼多有利的條件。

最後一點,邊關的那些將領們都是高官厚祿,平時過的非常滋潤,無緣無故當然不可能選擇去造反,造反這個事情無論哪朝哪代都是九死一生的事,不會因為手握重兵就平白無故去造反。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歷史雜貨鋪


這個問題很蹊蹺。

手握重兵就一定要造反?難道國家幾萬大軍打發你出去戍邊就是為了造反的嗎?如同“男人有錢就變壞”的偽命題,兩個互相不為因果的因素沒必要相提並論。

▲埋葬盛世的安史之亂

筆者回顧了一下歷史上的邊將造反事例,發現案例不多、成功者寥寥。具體來分析一下吧。

造反原因:

第一、想當皇帝。以安祿山為例,身兼三鎮節度使,親手葬送盛唐的罪人,在去長安溜達了幾次之後迷戀於楊貴妃的美色和皇帝的榮光,逐漸滋生了取而代之的想法。

▲安史之亂前後對比

第二、割據一方。這是一個比較現實的想法,比如晚唐的藩鎮割如同跗骨之蛆,哪怕歷經唐憲宗時代的中興,卻也只能採用安撫之策,中央已經喪失了收拾地方勢力的能力,只能等待下一次的“掀棋盤”式的混戰加改朝換代才能解決。

第三、被逼自保。這是邊將造反的主因。

手握重兵的大將歷來就是朝廷猜忌和防範的重點,西漢的韓信被竹籤戳死、北宋唯一的戰神狄青被嚇死,南宋的擎天柱岳飛被冤殺,清代的年羹堯被整死... ...功高蓋主的名將都難得善終,無形中給領兵打仗之人以額外的壓力。

與其被殺,何不放手一搏呢?

西漢的盧綰彭越、北宋的郭藥師、南宋大將劉整、明清之際吳三桂(情況特殊,勉強算兩次)... ...我們不能期望每個人都有岳飛狄青這樣的操守和忠貞,不是每個人都會選擇以死明志,他們的選擇許多時候不能以對錯來衡量。

退一步講,憑什麼吧,為何不是皇帝老兒去死呢?

邊將造反是個危險活

邊將造反如同上了以小博大的賭桌,贏面小到忽略不計。

首先,缺乏正義性導致“失道寡助”。以“安史之亂”為例,唐朝地方軍民的抵抗不可謂不堅決,比如張巡死守孤城一年多,避免叛軍鐵蹄踐踏江淮,堅決抵抗的背後是人心對於叛亂的不認同和對戰爭的厭惡,缺乏各階層的支持所致。

▲安祿山劇照

第二,缺乏根據地的後勤支持。邊將邊軍自然自足於邊疆渺無人煙之處,沒有內地龐大的人口基礎和經濟能力,邊軍補給歷來依靠朝廷錢糧而非自籌,不足以支持長期軍事行動,而“以戰養戰”的方式又會帶來抵抗從而陷入泥潭不可自拔。

第三,雙方實力的不對等。以邊鎮之綜合實力不足以跟王朝全面對抗,安史之亂如果不是玄宗、肅宗兩次戰略上的失誤,區區蠻夷和足以堅持八年?歷史上能夠“偏一隅而雄霸天下”唯有朱棣一人罷了。

造反不是必選項

▲時代的象徵--唐邊塞詩

每個人的追求不一樣,有人追求九五至尊,有人則安貧樂道,有人梅妻鶴子,有人“娶妻當娶陰麗華”,何來“為何不造反”?為何不說“何不食肉糜”呢?

彎彎月出掛城頭,城頭月出照涼州。涼州七里十萬家,胡人半解彈琵琶。--岑參《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

唐代雄渾蒼涼的邊塞詩正是開疆拓土、建功立業的真實寫照,筆者感慨於"功名祗向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的氣魄,回味於”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壯志豪情,嘆息於“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的悲涼,那是一個如何慷慨激昂的時代呢?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大好年華自當在建功立業的基礎上報效國家自古,自古無數大好男兒為保家衛國而征戰沙場,縱馬革裹屍亦無怨無悔,何來手足相殘的內訌之舉呢?


涼州七里


邊關將領在地方上就是土皇帝,有什麼好造反的。

大家可能誤會了邊關將領的屬性,一般來說,邊關將領主要有三個特點:

1. 忠於皇帝

忠於皇帝主要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世代為皇帝鎮守邊關的。這種情況下,朝代乃至皇帝更迭,對邊關對他們都沒影響。

第二種皇帝的兒子、關係好的兄弟,以及特別信任的大臣。讓他們去一方面是為了給他們攢政治資本,另一方面,只有他們去皇帝才放心。比如明朝永樂帝朱棣,造反前是燕王,就是平定番邦的。

2. 擁有地方全部權力

有了皇帝的信任,這些將領在地方上就變成了“無敵”的存在,軍權在手,靠文官根本監督不了,所以他們實際上就擁有了對邊關的全部權力。什麼稅收、人事任免各方面的。

這樣一來,他們本就是地方上土皇帝。

除了名義上的地位比皇帝低以外,其他待遇基本不變。

3. 將領的家屬基本都會在京城做制衡

這很好理解吧,家裡人都在,造反總要有顧慮的。

這就不得不提馬超。馬超的老爹馬騰去覲見漢獻帝的時候,馬超忽然就造反了。連帶馬騰、馬鐵……兄弟被曹操殺了個遍,就馬岱最聰明,哥哥在哪我在哪,才成了巴蜀重臣。

當然,除了出現袁崇煥2B兮兮的拿著尚方寶劍斬了毛文龍這種令人髮指的事之外,一般皇帝和邊關大臣都要表現出君臣一家親的。

也就沒什麼造反的必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