甕安這個村來了個多面手書記

瓮安这个村来了个多面手书记

瓮安这个村来了个多面手书记

2017年9月,根據組織安排甕安縣融媒體中心李永春同志被委派到中坪鎮水耳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對於一直在機關工作的他來說,基層工作是一個新的起點,如何給黨和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面對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他既躊躇滿志也憂思重重。村裡的幹部和群眾也用懷疑的眼光打量著這個衣著整潔的第一書記,心想:這個城裡來的幹部他能吃得消農村工作的苦嗎?

瓮安这个村来了个多面手书记

村裡的攝影師

水耳村是二類貧困村,為了迅速的弄清水耳村的村情民意,他在短短的幾個月裡走遍了各個村民組的每個角落,哪家的孩子要上高中了,哪家屋裡有生大病的人,哪座山上有片果樹,哪裡有條小溪流他都一清二楚,水耳村山水人情從此深深的裝進了他的心裡。為了讓其他駐村工作隊員能迅速的瞭解全村的基本情況,儘快的開展工作。他獨自一人,花了一週時間,用無人機航拍了全村16個村民組的地形地貌、人員居住情況。並用航拍圖拼成一個個村民組完整的地形地貌圖。並在圖上的每一棟房屋上方標註了該戶的基本情況。在工作組的每臺電腦上,桌面用的都是村民組的航拍圖,從圖上清清楚楚的可看出該組農戶的居住情況。有了這張圖,全村的情況他熟悉了、工作隊也清楚了。

瓮安这个村来了个多面手书记

隊員口中的“表哥”

在繁重的脫貧攻堅工作中,填寫各種統計表格是必不可少的日常工作。白天下隊,晚上開會,大家只能擠出休息的時間來填寫各種表格。雖然年過40,但對於辦公軟件的熟練程度好多年輕幹部都不及他,為了減輕大家的負擔,他常常犧牲休息時間,提前將表格設計好自動統計相關函數,再拷貝給其他隊員,節省了大家的工作時間。可是,仍然有部分歲數稍大的隊友不會電腦,這時候的他,就義無反顧的擔起了資料員的擔子,從核對表格數據的邏輯性和準確度,到修改完善,再到統計彙總,挑燈夜戰至凌晨是家常便飯的事情。可從來沒有聽見他有過抱怨,只是盡其所能的默默幫助隊友。因此,隊友們親切的稱呼他為“表哥”。

群眾的貼心人

6歲的萬冰冰因母親住進了精神醫院,留下幼小的他與奶奶一起生活。家中缺乏勞動力,生活一下子沒了著落,為了解決萬冰冰的生活困難,李永春書記積極聯繫公司尋求幫助,並親自帶著貴州宏易牧林公司的黎總去看望萬冰冰。看著政府給其修建的新房內空蕩蕩的,黎總當場拿出兩萬元為其添置傢俱及生活用品,並表態小孩以後的學習生活的困難都會盡力幫助。像這樣的困難家庭在水耳不止萬冰冰一家,2018年為讓困難群眾過一個祥和的春節。李永春書記來回奔走,在相關企業的資助下,為該村58戶困難戶解決衣服、糧油等過節物質,併為每一戶發放了500元的慰問金。

家人眼中的大忙人

駐村工作以來,他吃住在農村,不是在開會的路上就是在群眾家中,他的心緊緊與群眾聯繫在一起,他是村民值得信賴的書記。面對家人,他卻心有愧疚,很多時候都是三過家門而不入。家裡人經常是一兩週甚至更長的時間未看見過他的身影,要知道,中坪鎮到甕安縣城僅僅35公里,開車僅需半小時左右。就連兒子經歷人生第一個最重要的考試——高考時,他仍然沒能在身邊陪伴。這變成了他心中永遠的痛,因為他心裡清楚的知道,按兒子的正常水平,要是平時能多點陪伴,一定不止考現在這個分數,每次談到這件事,他都會流下愧疚的淚水。但是,他說:他不後悔。能來水耳村駐村並擔任第一書記,共同見證水耳村的發展,是他人生中最自豪的事。

如今的水耳村,在李書記的帶領下,2018年烤煙種植面積達到3000畝,併成立了兩家公司,兩個專業合作社,村級集體經濟穩步提升,農民的腰包也逐漸鼓起來,而他所負責的大塘組的群眾滿意率在脫貧攻堅工作檢查中為全村最高。

瓮安这个村来了个多面手书记瓮安这个村来了个多面手书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