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都在用微信,西方人為何還在“原始”地用電郵

微信模糊了工作和生活的界限,而電郵不強迫你立即回覆或是閱後即焚,也不主動打擾你的生活。

中国人都在用微信,西方人为何还在“原始”地用电邮

(新華社/圖)

畢業後有兩週沒登錄學校分配的電子郵箱,我以為我的學生賬號已過期,今日打開,卻收到好多封可愛的電郵。

之所以說它可愛,是因為電郵五花八門卻依舊感受到發信人的親切。有官方發來的郵件:我的數字人文學院發來活動信息預告每月最新文化活動;校長髮來脫歐的最新進展以及對學校的影響。有私人邀約的:研究生宿舍最好的朋友Stephanie發來生日祝福;在King’s打工的考試中心怎麼總是缺人,又發郵件讓我回去代班;Tedx發來今年會議日程,還有成員開會安排,好可惜,去不了。也有公益及購物推廣的:倫敦血站發郵件用祈使句問我,“有人需要你的幫助,快來捐血吧!”Burberry新包上架了,邀請我去店裡看看……

不得不說,我真的很喜歡電郵這種略帶延遲的交流模式,當然也是西方人最常見的交流形式。雖然有延遲,不及時,但好似把好物一籮筐地收納到了一起,不會太多卻也很少漏掉。它不強迫你立即回覆或是閱後即焚,在你不打開郵件列表的日子裡,只是靜靜地躺在那裡,不主動打擾你的生活,甚至一時沒看,也不會失了時效性。當然也有緊急郵件被忽略的情況,但一來有替代方案(電話/短信),二來考驗郵箱持有者的回覆速率,當你打開郵箱尋寶時,得從砂礫裡找金子,從高仿裡找正品,這種探尋之路,其實比微信朋友圈幾百條消息同時轟炸來得爽快。

電子郵件是西方人慣常使用的交流形式,甚至比WhatsApp(日常交流)、Instagram(分享生活)、Twitter(瀏覽時事)的使用頻率還高。在西方很多國家,凡重要的事,或三言兩語說不清楚的事,人們都更喜歡回覆一句,請發我郵件[email protected]

郵件不僅易守護記憶,且其將流水的日常以略有儀式感的文字記載下來,有規定使用的抬頭、祝福、落款。也正因這種複雜度高過電話、短信、見面的形式,郵件的查看率遠低於微信、WhatsApp等。數據平臺Statista的調查數據顯示,在美國,只有19%的人會選擇及時查看電郵,44%的人會在一天內的其他時間查看,19%的人一天內只集中查看一次,而剩餘19%的人則並不會當天查看。郵件的低及時查看率造成了生活和工作的界限,將“圖個樂”享受和“打起精神”工作用一個小小的圖標隔開。

對比微信,雖然有關微信打開頻率的研究還較少,但每天多次打開而非集中查看的碎片化模式分割了個體的整塊時間,將微信裡的工作生活和現實的工作生活融合,對個體的影響不可忽視。

不知從何時開始,許多工作交流也都變到了微信上。也因為這樣的交流習慣,老闆、上司、同事的任務交流都在微信上,導致你在工作場合不得不看微信。但微信上又並非全是工作夥伴,你在回覆老闆微信的時候,也許你的家人在微信上問你家事,你的大學同學邀請你去婚禮現場,你加的代購問你要不要買新款的包包,你加的各種校友群在暢想未來……

你看到了,覺得回覆不是一句話能解決的事,但不回覆又礙於人情。你開始糾結,於是決定按照緊急情況回覆,你一個個點進去思考緊急度,決定有的現在回覆,有的午飯時回覆,有的下班後再回復……但很遺憾,許多人回覆完了緊急事項後,午飯後、下班後會自動忘記回覆其他,你又落得個“已讀不回”的說法。說了這麼多,也許你都不記得一開始打開微信只是想下載老闆傳輸的一個文檔了。

除公司職員有工作群外,家長有家長群,學生有班級群。家長需要在家長群應和老師的指示,時刻彙報孩子學習進度,不然小心被踢出家長群;學生要按時回覆班裡各種通知和信息;當然,你還得時不時關注老闆朋友圈動態,跟得上點贊,聊得了“辦公室話題”。甚至一位警察跟我說,現在報警時,受害人也會提出要加警官微信私聊。

微信的便攜性和近民性使得它模糊了工作和生活的界限,讓工作中必然存在更多生活瑣事,從而消磨工作的“專一性”;而生活中也無時無刻被工作群籠罩,使得人們最後的“自留地”消逝。越來越多的信息被置若罔聞,重要的信息被壓到谷底,反倒是娛樂輕鬆的信息處於優先級;生活和工作沒了界限,讓人工作時念著玩樂,玩時還得工作,永遠處於高度飽和的狀態。而這種狀態則加速消磨了工作的“專一性”及“自留地”的消逝,從而形成惡性循環。

不說改變所有人的交流習慣,將大家由微信轉移到郵件,我只希望微信這時能出一個類似郵件的自動回覆功能:我8點到17點在辦公,私事請下班後聯絡我。

(作者為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碩士)

(南方週末App“hi,南周”欄目期待您的來稿。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