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檔逐漸替代了傳統賀歲檔,成為國產電影的最大票倉。

隨著影院建設的下沉,電影觀影習慣的培養,近年來的春節檔逐漸替代了傳統賀歲檔,成為國產電影的最大票倉。

然而,每一年春節檔期,往往也都會出現票房和口碑分離、甚至兩極分化的局面,而且春節檔期的電影可能會表現出更加明顯的“媚態”來爭取更大多數的觀眾。

曾幾何時,不少人為春節檔的眾多電影給出了5分、6分的低分,批評國產片製作太糙、創作太俗、品位太陋、掙錢的功利心太迫切,吐槽電影人除了要錢以外什麼都不要……

節檔逐漸替代了傳統賀歲檔,成為國產電影的最大票倉。

但是,從去年開始,一批影片在明顯改變著觀眾對國產電影的態度,從年初的《紅海行動》《無問西東》到年末的《無名之輩》,還有《我不是藥神》《一步之遙》《江湖兒女》《找到你》《影》《暴裂無聲》《無雙》《一出好戲》《動物世界》……

它們從一大堆濫竽充數的影片中脫穎而出,無論是主題傳達的深度,故事表達的完整性、影像美學的強度、製作的精良度,既反映了創作者的創作誠意,也體現了電影人的專業水平,似乎中國電影在浮出海面,呈現出中國電影的整體性提升。

節檔逐漸替代了傳統賀歲檔,成為國產電影的最大票倉。

今年的春節檔,可以說將國產電影的這種“整體性”提升趨勢再一次呈現在我們面前。去年的《唐人街探案2》雖說意義不大但還有趣;《紅海行動》則後來居上,以“硬派”風格表現小人物大英雄的故事贏得了口碑,但在《湄公河行動》和《戰狼2》的身後,顯得並不那麼姿態突出。

而今年的春節檔,雖然《新喜劇之王》《神探蒲松齡》等影片有些老態龍鍾,但排在票房前三位的《流浪地球》被譽為“開啟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元年”;《瘋狂的外星人》將科幻與喜劇結合,將人性、現代性和國民性的反諷置於全球化大背景下;《飛馳人生》則將賽車、勵志、成長、夢想、喜劇融為一體,為中國體育電影開啟了新路……

節檔逐漸替代了傳統賀歲檔,成為國產電影的最大票倉。

從各個方面來說,這幾部春節檔影片在創作水平和製作品質上都整體超越了前一年度。觀眾在各個票務平臺、電影網站對幾部主要電影的評分也大多高於過去。

在中國電影資料館、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組織的觀眾滿意度調查中,本春節檔影片,滿意度創歷史新高。這不能不說,中國電影的確不僅能掙“票子”,而且也開始掙來“面子”了。

春節檔的三部“扛鼎之作”

被稱為中國硬科幻電影開拓之作的《流浪地球》,應該說還是超出了觀眾和專家的預期。

地球流浪、太空拯救的想象在災難片中獨樹一幟。在劉慈欣提供的大故事格局下,視覺、節奏、氛圍、強情節推動力、特效質感,都達到了好萊塢超級類型片水準。

加上全球背景、人性框架下的中國主體英雄設計,三代情、兄妹情、戰友情、青少年成長、父輩犧牲、家園情愫,把人性與中國式人情融合在一起,“硬奇觀”下還有“軟感動”。

節檔逐漸替代了傳統賀歲檔,成為國產電影的最大票倉。

雖然因為影片訴求的過於複雜,多少限制了其中的人物和人物情感的飽滿度,也限制了末日來臨的人性和社會的審判深度,但依然體現出中國電影前所未有的空間意識和時間意識,不再是溫故知新,而是知新溫故,面向未來、面向太空、面向科技,成為中國電影難得的風景。

影片中的人物塑造、部分演員的表演,包括一些科學假定,以及中國救世主假定的過於外露,都是影片中可以商榷和完善的地方,但影片對大世界觀的設定、敘事的流暢感、視聽的完成度、節奏的控制力,包括基於人道的英雄價值觀的傳達,可以說都是中國幻想類電影往前進的一大步。

《瘋狂的外星人》則是一部充滿表達慾望的荒誕喜劇,是中國喜劇電影的新向度。

足夠的喜劇梗和爆發力,讓全場不時哈哈大笑。而外星人假定帶來的人耍猴,人被猴耍,把異類當猴,把異類泡成猴,異類又把人當猴玩,幾乎可以說是中國人對待外來文化的百年寓言。

節檔逐漸替代了傳統賀歲檔,成為國產電影的最大票倉。

故事中,即便把世界都克隆到中國,耍猴和被猴耍的故事也都還在繼續,而且C國這樣的“發達國家”永遠無法理解“China”的後現代荒誕。

音樂的反諷、臺詞的反諷、人設的反諷、經典橋段的反諷、國粹的反諷、CIA的反諷、酒和孫悟空的反諷,都意味豐富,難以言表;

從製作層面來考,CG與真人的結合也達到了新高度。這一切,都表現出這一代導演已經從純商業動機中走出來。

當然,也許正是表意的複雜和含混,以及主要人物倫理性和價值觀的模糊,使得這部喜劇變得有些超出大眾理解的門檻和精英解讀的趣味,以至於許多人在狂笑之後多少有些迷惘。

實際上,如果我們對電影所產生的大社會語境有一定感悟,這種表意的含混性也許就更加容易理解。

《飛馳人生》則是一部幾乎沒有女性角色的難得的體育類型片。影片中雖然可能有隱隱的某些不明顯的性傾向暗示,但整體上更著眼於兄弟情、父子情和自我拯救。

節檔逐漸替代了傳統賀歲檔,成為國產電影的最大票倉。

細節出彩,特別是增加了冷幽默的喜劇性,但故事比較套路,人物相對單薄,臨近比賽翻車的偶然性也落入俗態。

最出彩的倒是飛向太陽的最後一幕,表現了一種理性主義的悲壯與浪漫,真正表達了當認清生活的真相之後,還熱愛生活的那種英雄氣概。

影片流暢和完整但並不給人太大的驚喜,不過其很好的完成度也使得國產的體育類型片在中國第一次突破了10億票房的關口,遠遠超過當年被寄予厚望的林超賢導演的體育片《破風》。

關鍵詞:突破

雖然人們都在紛紛談論春節檔的票房成績和觀影人次的起伏,但是我以為,電影市場的表現與電影價格體系的完善、經濟大環境的影響、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互聯網文化提供的多樣性選擇都息息相關,而從春節檔的這些代表性影片,看到中國電影整體上的突破似乎更加具有產業意義:

第一、體現了國產片題材和類型的突破。科幻片,特別是太空題材,對於中國電影來說,不僅是工業水平和專業能力的考驗,更是思維能力、想象能力、設計能力的考驗。

中國人習慣於循規蹈矩,執著於土地和房子,《流浪地球》將中國電影、中國人、中國思維放到了基於一定科學基礎的全球、全宇宙、全人類視野,其空間和時間的開拓性意義不言而喻;

節檔逐漸替代了傳統賀歲檔,成為國產電影的最大票倉。

而《瘋狂的外星人》藉助於“外星人”的“異類”假設,把荒誕喜劇類型放到了中國的社會文化語境中、全球的語境中,也是對喜劇類型電影的新突破;

《飛馳人生》藉助於“賽車”運動,將體育題材進行了類型片敘述,亦反映出中國電影的新努力。

第二、體現了國產片工業化生產模式的突破。春節檔幾部電影,不再是緊趕慢趕的急就章和作坊式的劇組行為,它們的投資規模過億,製作週期長達兩三年甚至更久,集合了全球資源,這種生產模式已經逐漸與國際工業電影的投資規模、製作週期、資源配置方式接近。

正因為這樣,才能讓劇本、造型、拍攝、後期製作都做到千錘百煉、精益求精。

故事更加完整,細節更加豐滿,空間環境和道具更加逼真,鏡頭設計更加精準,鏡頭節奏更加緊湊、音樂錄音更加完善,這一切觀眾感受到的效果背後,體現的恰恰都是電影工業化生產模式的結果。

正是這種模式,也為未來的春節檔抬高了競爭門檻。

第三、體現了製作水平的突破。《流浪地球》的太空和地球的設計,《瘋狂的外星人》中外星人的造型、動作、表情以及與真人演員和環境的融合;《飛馳人生》中的賽車驚險動作的設計、拍攝、剪輯、合成,可以說均展示出國產電影前所未有的製作難度。

節檔逐漸替代了傳統賀歲檔,成為國產電影的最大票倉。

這些影片都能夠很好地從技術上完成,並在美學上達成統一,標誌著中國最優秀的電影在製作水準上已經能夠與國際接軌。這對於中國電影整體水平的提升,有著重要的帶動性作用。

第四、體現了電影人的突破。本年度春節檔電影的“三駕馬車”,主創人員幾乎都是70後、80後電影人。郭帆、甯浩、沈騰、韓寒、徐崢、吳京……他們幾乎是與全球當代電影同步成長起來的中青年影人。

節檔逐漸替代了傳統賀歲檔,成為國產電影的最大票倉。

他們不僅對電影節奏、視聽強度、細節趣味、人物狀態的把控都明顯更加現代、更加有逼真感和衝擊力,而且他們也帶有更強的電影執念和理想。這一批電影人,既體現了與時代、與世界接軌的美學追求,也體現了他們要用電影來為自己贏得尊嚴、實現夢想的電影觀念。

對於這批電影人來說,電影沒有商業萬萬不行,但只有商業也萬萬不行。用影像去關注人、關注現實、關注中國、關注人類,正在成為他們的一種自覺,他們要用這種自覺來證明自己做電影的價值。這對於中國電影產業來說,是最難能可貴的突破。

領跑“平庸的大多數”

當然,春節檔期間這幾部電影的突破雖是整體的,但放到全年近千部國產電影的總量中,還是局部的。

每年還是有大量低質的、弱智的、平庸的、老套的、陳腐的、自娛自樂的、不分好歹的電影絡繹不絕、層出不窮,並且用各種手段去爭奪資源、爭奪市場、爭奪輿論,帶來種種電影行業的亂象,也給電影觀眾帶來種種困惑和失望。

許多電影人仍然對現代電影美學、現代電影技術、現代電影語言、現代電影文明、現代電影觀眾所知甚少,甚至有意無意地走上南轅北撤之路。

真正能夠掌握現代電影工業生產模式,具有成熟的電影敘述能力,有想象力、專業性、藝術執念和社會擔當的電影人仍然鳳毛麟角。

節檔逐漸替代了傳統賀歲檔,成為國產電影的最大票倉。

從春節檔期來看,中國的演員群體、特別是女演員在近年來明星和偶像文化影響下,角色塑造力和表現力都嚴重不足,這些影片很火但角色卻不溫不火的現象特別明顯,即便是其中最出色的黃渤和沈騰,也並沒有特別驚豔的角色塑造深度。

國產電影的整體性提升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只有減少了“平庸的大多數”,中國電影才能水漲船高,中國電影市場才能保持可持續發展。

每一年國產電影在各個不同檔期、不同月份,常常會出現冷熱不勻、青黃不接的現象。

如果一年之計在於春,那麼我們希望春節檔浮出海面的,不僅僅是58億多元的票房,而是中國電影人在電影思維方式、電影價值觀念、電影美學體系、電影工業化水平、電影專業能力、電影工匠精神方面的新突破。

節檔逐漸替代了傳統賀歲檔,成為國產電影的最大票倉。

春節檔,僅僅是一個開始,浮出海面的國產電影究竟能夠駛向何方,還需要我們去控制住那種種來自方方面面的“不確定性”,將中國電影強國之路走得越來越寬、越來越有尊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