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喪父,是怎樣一種體驗?前路漫漫,奮勇而行!

人生最痛苦的三件事,莫過於:“少年喪父,中年喪偶,老年喪子。”

年少輕狂的時候,我從未想過會有那麼一天。那個與我有過無數次爭吵的男人,那個成為我偶像與信仰的男人,那個在我看來無所不能的男人,會突然之間離我而去。

少年喪父,是怎樣一種體驗?前路漫漫,奮勇而行!


09年那個冰冷的冬天,寒透人心。一場車禍,奪走了父親。按照家鄉的習俗,父親屬於“橫死”,是不能讓子女看最後一眼的。等到我夜半時分從學校趕回家中,已然下葬。彷徨、無助、又或是悲傷、悔恨,如今再也想不起那一瞬間的感覺。猶如晴天霹靂,一下子就把我劈懵。

父親是我生命中最為重要的人,如山似海,如蒼茫大地,為人沉穩厚重,也自有威嚴。我小時候最怕的,便是父親一聲刻意的咳嗽,一雙微眯睥睨而來的眼睛。

父親也是我最為知心的知己,嚴厲而開明。比起“棍棒出孝子”,他更善於循循善誘,敦敦教誨。初中的時候,父親曾看過我寫予初戀的情書。我心想要糟,不料父親在沉默數分鐘之後,先是向我指出了信中的錯字與病句,而後才與我娓娓而談,沒有一味苛責,沒有一棍打死。

我記得父親曾說:“如今早戀,我不支持。但如若你到大學之後談了,我可以提供經濟上的支持。”只可惜,我們都沒有等到那一個時候。

少年喪父,是怎樣一種體驗?前路漫漫,奮勇而行!


父親去後的那段時間,我曾覺得這世間只剩黑白,有時甚至想著什麼都不管不顧了,一直沉淪下去好了。太多人的安慰,在我看來也只是捉襟見肘,真正的悲傷,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好在還有母親,與我互為依靠。沉淪過後恍然大悟,也終於明白了“化悲傷為動力”這句話的真正含義。父親去後,兒子應該要學會如何接過他的責任與重擔,應該要學會如何支撐起一個家。

少年喪父,是怎樣一種體驗?前路漫漫,奮勇而行!


我不會再想著,該如何找藉口多拿一點生活費。開始學會了勤工儉學,出街發傳單,進店洗盤子,慢慢重拾起曾荒廢的學業。儘管最終還是沒能學好專業知識,但總算能在社會里混一口飯吃。

畢業之後,做過房產中介,每月拿著500塊錢的無責任底薪,在陌生的城市裡獨自穿梭;做過服務小生,在夜場的KTV裡,隔著一道門,望著別人的紙醉金迷;做過電話營銷,混成了中國移動的臨時工,每天推銷各類套餐...

在工作上迷茫地徘徊數年之後,想清了自己前行的方向。再次前往另一個陌生的城市,從零開始。從文案,到自媒體,到策劃,從甲方公司做到乙方,再做回甲方,成了企劃。最終與友人一起,選擇了獨自創業。

少年喪父,是怎樣一種體驗?前路漫漫,奮勇而行!


父親是個老師,後選擇從政,寫一手好字,寫一手好文章。自我年少時起,每天都會督促我進行寫作與書法練習。可惜的是,我終究沒能達到他的期望。但始終會銘記,會感恩,父親為我所做的教育。

父親也曾希望我從政,因為這是他的路。在父親的那個年代,從政意味著鐵飯碗。雖然最終沒有選擇這條路,但我想,只要我做的開心,我們在人世間過得開心,應該是他最大的欣慰。

每每工作上遇到不順,或是感覺支撐不住,腦海中總會浮現父親那雄偉的背影。在奮鬥前行的路上,父親一直是我的榜樣。父親作為家中長子,同樣是幼年喪父,年方15便成了家中的頂樑柱,我又怎能給他丟臉呢?

少年喪父,是一種巨痛,也是一股巨大的成長動力。我很清楚,只有付出比別人數倍的努力,才能夠獲得尊重,取得很多同齡人擁有的東西。我只有學會更堅強,才能不再畏懼於任何艱難險阻。

少年喪父,是怎樣一種體驗?前路漫漫,奮勇而行!


父愛,是一種高山仰止的恩德。父親年少當家,一方面,替我祖母扛下了一個風雨飄搖的苦難之家;一方面,拉扯著我的叔叔、姑姑們長大成家立業。父親教予我孝順、忠義、仁厚、頑強,教予我塑造獨立人格與處世之道。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少年喪父,將是我一生的痛,也將永遠鞭策與激勵著我,於漫漫前路上,奮力前行。

在開棺斂金,將父親遺骸二次下葬的時候,我立於墳前,心中似有千言萬語,卻又始終哽咽不出。好久好久,也只能憋出一句:“父親,別來無恙。我來帶你回家,回生你養你的那一座大山裡。”

少年喪父,是怎樣一種體驗?前路漫漫,奮勇而行!


為父親,我寫下了碑文:“哀哀吾父,一生多艱;舞勺喪父,年少當家;聰穎好學,貌恭志堅;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弱冠為師,兢兢業業;誨人不倦,桃李爭妍;親仁謹信,和睦親族;豁達寬宏,恩澤鄉里;言傳身教,撫兒嚴慈;父親之德,高山仰止。吾今來思,涕泗長流,勒石銘文,叨唸不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