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为“情怀”再买一张电影票吗?

去年11月,国家电影局发布了《国家电影复映暂行规定》的通知,规定针对国产电影重映进行了规范。

首先提出了重映的基础条件,电影需要《电影公映许可证》或公映许可,并且距首次公映结束超过两年;然后提出版权和审核要求,电影要有合法授权,并进行重映审核;最后对重映影厅范围进行了限制,公映最多不能超过2500家影院,且每家影院只能安排一个影厅排映。而这些规定将于2018年12月1日起施行。

你会为“情怀”再买一张电影票吗?

过去的四个月里,重映的影片其实不多,关注度甚少,连具体数据都无从追踪。也由此得出,电影重映或许从来都不能放在生意的角度来看,它更多的是一种补偿。

在新规之前,2013-2018年11月之间,重映电影数量超过60部,其中一部分是国产“一日游”电影与低幼动画电影,一部分是经典电影,多为国产老片,但也包括少数几部如《侏罗纪公园》《泰坦尼克号》等海外老片,而被行业寄予票房希望的自然是后一部分。

作为重映核心的国产老片,除了《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票房达到1.78亿,其他电影要么情怀没能成功转化为票房,如《英雄本色》重映后票房仅3262万;要么一开始就是为了满足小众影迷的重温需求,选择艺联重映,如张艺谋在今年《影》完成上映之后也让《红高粱》在艺联院线重映。

你会为“情怀”再买一张电影票吗?

重映电影虽然不需要拍摄制作成本,但是影片转制、修复也可能花费较高成本。《功夫》3D重映,其中3D转制成本2000万,宣发费用达到1500万,而该片重映票房仅2543万。《一代宗师》3D版则是“转制费用足够拍一部新片”。

这都一定程度上说明,电影重映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丰厚的红利。那市场需要重映片吗?或者说,重映片的意义何在?

从票房层面上看,想要以重映电影拉高票房大盘几乎不可能,重映片一部分基于影片内容,一部分基于情怀。影片内容上,跨越时间距离之后还能在现下票房市场引起激荡的作品并不多;而情怀因素上,如果以情怀作为撬动票房市场的杠杆,就必须考虑到情怀相对私人化的东西,这意味着在票房转化过程中有着不确定性。在“情怀”已经被消费透支的社会环境下,一切都隐含着风险。

你会为“情怀”再买一张电影票吗?

也就是说,重映片对电影市场的真正价值在于内容补充。同时老片重映是一个新的窗口,让新生代观众能够在大银幕上看见被时间洗练过的优质作品,让老一批观众在各类新片轰炸下有更多的选择。

可以这样理解,新规的出现或许更像一个启示——电影市场接下来只能更多的推出新电影,不论是寒冬还是盛世,都不能以老片充当候补,青春励志喜剧电影或许也能够得到更多的空间。市场终将向前发展,改变意味着更多的可能。

你会为“情怀”再买一张电影票吗?

《心跳二十七度》作为一部即将上映的院线电影,在一定程度上可为市场带来新血,在映过程中满足青年观众对内容的需求。相较于回炉重造的故事内核,不如探究新的中国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