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個女孩子,讀什麼博!”

先來介紹一下我的情況:大家可以叫我Vivian,本科985,專業是公共事業管理;考研沒有達到目標院校複試線,調劑到了一所211,專業是教育經濟與管理;目前讀研二下學期,欲考博。

01、我是一個溫柔、開朗、認真且不輕易服輸的女孩。從小到大,永遠是“別人家的孩子”。自唸書起,學習、班幹以及競賽使得證書、獎狀裝了好幾個收納箱。高考如願考到了魔都學習,似乎終於達到了理想目標。但本科期間似乎“放鬆過度”,到了考研成績下來時,生活才給了我一個晴天霹靂,人生的逆境似乎才剛剛開始。考驗調劑的歲月是我一生都難以忘記的日子。依稀記得考研成績排名出來的那一刻,我有些昏——第四名,這是什麼結果?總成績按照往年進複試的經驗來講還差了一分,只有前三名才能進入複試,心很痛很難受。那時的我坐在北京的一家咖啡店裡,看著電腦,眼淚不止地往下流,卻還在不停地找調劑院校,桌旁的客人可能以為這個小姑娘失戀了吧。好在有學校接受了我,我被調劑到現在讀的院校。

就是這樣一個我,開始讀研的那一刻,就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考博考走,心理的落差使我在讀研的每一刻都不忘記努力讀書學習,每一天都盡力地用書籍來填充自己,每個月撰寫的上萬字的學習生活總結到現在,可以寫成一本書了。每當跟導師談起想考博的事宜,總會以“現在不著急,多讀書”為建議,我也就默默地多讀書學習。就這樣,第一學年的學習生活就以兩篇論文的發表和一等學業獎學金的獲得作為結束。

時間總是以流水般從身邊溜走,轉眼間我已到了研二下學期,必須要為考博做準備的時刻。今年娛樂圈引發了學術圈的“升級”,“非升即走”的職稱考核制度以及高校非事業編的改革,種種事件似乎都在表明:考博做學問越來越難了。但我似乎沒把這些當回事,當多次跟導師談起自己想要讀博考博時,年過半百的他藉著談另一個正在讀博的學姐,“你知道XX吧?看她現在被讀博搞成什麼樣了!一個女孩子讀什麼博啊!找個輕鬆點的工作不好嗎?!”我當時就瞬間石化呆住了,我從來沒有聽到過他說這樣的話。我被導師的這番話深深地打擊到了。

02、其實回頭想一想,從研一的時候導師好像就不是很支持我們讀博,那個時候他的話比較溫和,“讀博不是你想的那樣,要想好再做決定。”嗯,那個時候我就是單純地想,導師是想讓我們多多考慮一些情況,不能輕易盲目地做決定。後來,導師還以他自己的經歷告訴我們,“自己就後悔踏上這條不歸路。”我們也是不知道為什麼,就想,這或許也就是導師讓我們好好考慮再做決定的原因吧。但是到了現在,聽到導師的話,我有點茫然了,我是哪裡做錯了麼?難道是我沒有讀博的潛質?

其實看過很多關於讀博考博的文章,我也不止一次地問過自己,我適不適合讀博?我到底為了什麼考博?我讀博的SWOT分析是否足夠讓我不後悔地去考?也聽過很多人考博的原因:想進入高校工作;為了減輕目前的就業壓力;想有一個更高的起點;等等。我呢,一方面是不很滿意目前的狀態,想要更好一點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面是喜歡在高校裡教書育人的工作狀態,覺得這樣的人生意義會更大,且這種與朝氣蓬勃的青年交流的成就感會讓我感到其他工作都無法帶給的快樂,我喜歡分享,喜歡與人交流思想。這兩點正好契合之前有博圈分享的文章裡談及到的“讀博的推力和引力”。

那我一個女孩子適不適合讀博呢?咦,為什麼以女孩子看作基準條件呢?用理性的眼光來看,讀博的年華正值25-30歲,是一個女孩最好的年紀,不論是結婚生育還是發展事業。而一旦選擇了讀博就意味著這幾年直至接下來的餘年或許都要為學術做貢獻,這是一個寂寞孤獨且困難的道路。

18世紀啟蒙運動思想家伏爾泰說,“我反對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在現代這個社會中,似乎“思想者”會不可避免地成為人們口中常說的“問題者”,有的時候覺得似乎很不能理解,但是回頭想一想理由也很簡單,因為某些思想的出臺或發佈是具有危險性的,就像人類文明必然走的步履蹣跚一樣,思想自由必然伴隨著艱難鬥爭。而這正需要教育的力量,孔子所說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是從個人角度來說明教育的作用的;《學記》裡說,“君子如欲化民為俗,其必由學乎。”《大學》裡開篇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是在說明教育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我們需要教育在這個社會中做點什麼,需要不同思想的交流碰撞來推動這個社會的發展進步,博士生正是這不同思想的結合體,我所追求的也是如此。


“你一個女孩子,讀什麼博!”

03、導師說:“你如果想追求名利和榮譽就不適合讀博,因為讀博享受的是能夠坐冷板凳的苦日子,沒有所謂的名譽。”

在原初意義上,教育是引導者,它引導追求美好生活;教育是選擇者,它讓人可以選擇城市或者鄉村生活,只要你願意並且為之奮鬥的話。但是,誰算的上是精英,誰又算得上是弱者呢?每個來到社會中的人都值得尊敬,如果一個地方能夠為其提供施展才能的舞臺,也能夠有尋找工作和安居的機會,那麼我認為這個地方可以算得上一個宜居地了。而教育在其中扮演的便是一個精神食糧的角色,人的本質也可以算得上一種精神存在,因為你的開心或孤獨都是由你自身對於外部世界的反應,外部世界的客觀雖然可以算的上是一個重要的誘因,但是當決定在眾人面前是以什麼樣的狀態展現自我的時候,更大程度上是源於你自己的內心精神。也正因為有精神存在,所以人的一生,才是一個漫長的旅程,也或許是短暫的一瞬。嚐嚐聽到有人抱怨生活的不順,或許你越想在自己的一生中過的好一些,那麼好像就會有更多的不如意出現在你的日常中,搞的像鬧著玩似的。但是讀博做學問不是鬧著玩的,這是個必須考慮成本得失的事情。

是啊,就像導師言:“不想做學問就不要讀博”。

教育可以是成就精英的火焰,也可以是淹沒庸眾的海水。一旦佔據教育資源的精英群體被自戀和貪婪左右,被安排在學校教育制度中的合法教育就會成為一種合法武器。就如前文所言,教育的本身是一種精神教育,這種精神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自由的,不,它理應當是自由的。教育對個人成長的公平性可以體現在:生存需要,發展需要以及選擇需要。它可以讓一個人在生存的過程中得到較好的生活狀態,也可以讓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有一個較好的發展動態,當然也可以讓人有更多的選擇的自由。但是更多的關鍵點在於,如何挖掘這教育其中的精神寶藏,因為它是那麼的迷人和難以尋找,就如同在選擇讀不讀博面前迷茫的我們。

04、在《見證蛇口》的跋中,袁庚先生寫過這樣一段話,“1878年,愛迪生在門羅帕克實驗室最初點亮的白熾燈只帶來八分鐘的光明,但是這短暫的八分鐘卻宣告了質的飛躍,世界因而很快變得一片輝煌。最初的那個燈泡,它的纖弱的燈絲在何時燒斷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真真確確留給了人們對於不足的探索,和對未來的希望。”在美好的生活意義上,

選擇一種教育思想,其實就是選擇了一種精神自由,或許會像愛迪生,也或許就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埋於創造思想的孤獨者,但是以後呢,說不定未來的某一天,某些東西就成為了對社會極為重要的一個小旗子。就像四川大學蔣曉玲教授言,“共同富裕的目標不是活著,而創造社會財富需要增量與存量的有機結合,需要更多的創新思維,我們應當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斷髮覺自己思考的維度,為這個社會留下點什麼。”這就是所說教育思想的自由與創新,這就是一名合格的博士生應當做的事情。

面對世界的變化,我們不應該是去想著隨之變化,而更多的則是在於,“我們自身代表什麼,我們為什麼而存在”。馬克吐溫說,我往往在機會離去時,才發現這是個機會。我們何嘗不是呢,因為教育的自由思想讓我們大部分人穿梭在理想與現實的生活狀態中,我們感受著時代的變化,我們交流著不同的思想,我們似乎讓社會有了點改變,但是然後呢,怎麼還會有不同的聲音出現在耳邊?怎麼還會面臨讀博迷茫不知所措?孫存昌老師講,最好的社會狀態應該讓所有的聲音都能夠被表達,都能被聽到,且被安排以合適的方式去處理。我想,這也算是一種比較好的教育呈現方式吧。

思考過往,反觀當下,總有很多地方相照不宣。在自我的認知探索中,裹挾著每個人的奮力前行,誰都無法逃脫得掉。

“你一個女孩子,讀什麼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