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武縣:村莊清潔行動扮靚美麗鄉村

—分享—

紅網時刻4月11日訊(臨武站記者 胡志鋒)4月11日,早上7點剛過,臨武縣武水鎮李家村的村民陶小英、李夏菊等6人就背上掃帚、鉗子、簸箕等工具,開始了一天的打掃工作。作為村裡的保潔員,她們每天早上七點鐘,下午五點鐘都要在全村各個巷道打掃衛生清除垃圾。與她們同時工作的還有拖拉機師傅李建林,他負責開著拖拉機挨家挨戶收集家庭生活垃圾,然後運到垃圾填埋場集中處理。

“我們每天都有坐班村幹部進行監督檢查,如果發現有工作不到位的,沒有搞乾淨的,我們村裡還要開會進行處罰。”該村村黨支部書記李六軍介紹。正是由於該村幹部群眾齊心協力紮實搞好村莊清潔工作,近日,在全縣改善人居環境工作大會上,該村獲評“衛生十佳村”,並被授予了流動紅旗。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重要指示精神,臨武縣從2019年1月起在全縣集中組織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莊清潔行動,扮靚美麗鄉村,重點做好“三清一改”及危舊房屋清理工作,動員廣大農民群眾從自己能動手幹、易實施、易見效的村莊環境衛生問題入手,清理房前屋後、公共場所、農村道路、水域沿線垃圾和農業生產廢棄物,拆除清理危舊房,並逐步建立村莊清潔長效機制,確保農民衛生健康意識不斷改善提升。

實施村莊清潔行動是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一項基礎性工程,是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從試點示範轉向面上推開的重要舉措。由縣裡督促監督、部門指導、鄉鎮推動落實,鄉村具體實施。“全縣各鄉鎮都將村莊清潔行動納入了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各鄉鎮、村(社區)的黨組織書記擔任村莊清潔指揮長,負責轄區內的村莊清潔行動實施。”縣農業農村局負責人介紹。

該縣建立了村莊清潔行動聯席會議制度,由縣農業農村局牽頭指導推動、統籌協調、督導調度,各有關部門按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職責分工抓好落實。各村配備了村莊保潔員,建立了村莊日常保潔制度,完善了運行監督和激勵機制,縣財政按照全縣農村人口10元/人的標準下撥農村保潔經費,專門用於農村保潔員工資的發放。將村莊清潔行動開展情況納入對農村人居環境綜合評估考核和農村基層黨建考核的重要內容,作為縣直單位領導考核的重要依據。縣委督查室、縣政府督查室、縣農業農村局組織力量實行一季度一督查、一考核、一通報。每季度評選一個“最潔淨鄉鎮”一個“最髒亂鄉鎮”和“十佳衛生村”“十差衛生村”。

同時在網絡、電視臺等媒體有針對性地開展系列宣傳活動,宣傳一批好典型,總結一批好經驗、好做法,發揮典型示範帶動作用。對整治效果不佳、髒亂差現象突出的地方進行公開曝光。各村進一步完善村規民約,將村莊規劃、環境衛生整治等納入村規民約,明確村民維護村莊環境的責任和義務,實行“門前三包”制度,切實增強農民群眾自覺性主動性。

最近該縣對第一季度農村村莊清潔行動進行明察暗訪,評選了全縣農村村莊清潔行動“衛生十佳村”和“衛生十差村”,並在全縣改善人居環境工作大會上為“十佳村”頒發流動紅旗,為“十差村”頒發流動黃牌,旨在以制度抓落實,在全縣形成比學趕超、全民自覺維護環境衛生的良好風尚。“做得好的拿“紅旗”,做得差的拿“黃牌”,大家在臺上都看到了,促使做得差的趕快回去整改,這種措施特別好,大家都心服口服。”會後,大家紛紛議論道。

“我縣堅持先建機制、後建工程,目前,已基本建立有制度、有標準、有隊伍、有經費、有督查的農村人居環境村莊清潔管護長效機制,確保村莊越來越整潔,越來越美麗。”縣農業農村局負責人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