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匣、彈鼓、彈盤、彈倉、彈鏈各有什麼優勢、缺陷和特點?

愛江山灬更愛美人


先從已經淘汰的說吧

彈盤:

這玩意容量大,而且圓盤式的排列能很好包容一些凸緣彈(比如英國.303、蘇聯7.62x54R,不過因為空隙較大,單位空間的彈容量不好)但是體積重量也大(攜帶很不方便)、結構複雜(故障率高、勤務性差),而且一般都是裝在機匣上方,因此會抬高瞄準基線。


彈鼓:

排列緊密,彈容比彈盤更大,體積稍微比彈盤好點,但依舊重,結構也更復雜(故障率依舊高)。不過至少可以不放在機匣上邊擋視線,絕大多數彈鼓攜帶起來都比DP28那種長得和反坦克地雷似的彈盤要舒服點。


彈匣:

其實現在普遍看到的都是彈匣已經證明這玩意的優越性了,一般30發的容量既不影響握持姿勢(尤其是臥姿),重量也不大,方便據槍,30發算是託板彈簧的極限,這個彈容量之內不怎麼容易出供彈故障。

彈倉:

其實彈匣也算彈倉的一種,只是叫做可換式彈倉、而另一種則是不可換式彈倉。常見於老式的步槍。現代當然也有,比如基於雷明頓700系列的徒子徒孫們。這種設計最好的優點就是減輕整體重量,當然結構也很簡單。但是彈容很小,戰鬥用途上僅適用於強調單發精度的狙擊槍上。

彈鏈:

彈鏈理論上可以無限長,射擊中還不需要換彈匣,因此實際射速會更高。但是它機動性很不好(腦補ZB26扛起來就跑、而MG42還得收拾彈鏈),而且彈鏈因為外露,很容易沾泥沾灰的,供彈可靠性會降低。


實際上現在有點大一統的趨勢,那就是彈匣供彈。

彈盤早就滾蛋了,彈鼓和彈鏈的機槍也正在被IAR之類的重管、彈匣式的步槍取代。畢竟現代作戰中,需要機槍長時間火力壓制的環境越來越少。往往是幾個短點射下去,一枚火箭彈就拖著尾巴讓對面鬼哭狼嚎了。至於固定式的彈倉,實際上可以看到現代不少狙擊步槍也是使用容量較小的彈匣而非5發的固定式彈倉。


瘋狗的輕武


以上這些有一個共同的名稱叫供彈具,供彈具是用於在槍械射擊時及時提供彈藥的器械的總稱。

彈倉,是早期槍支流行的一種供彈具。彈倉一般被整體設計在槍支的內部,是槍支整體的一部分,因此具有結構簡單、可靠性高的優點,缺點是限於槍支體積,彈倉體積小,無法存儲更多的子彈,因此火力持續性差。這個問題在栓動步槍的時代還可以容忍,當進入全自動火器時代,彈倉供彈的缺陷暴露無疑,彈倉供彈的極限基本在10發左右,再多將裝填子彈的困難會大大增加。第一、二次世界大戰中,大部分栓動步槍都使用彈倉供彈,早期的半自動步槍也使用彈倉供彈。

98K步槍的彈倉,注意彈倉在使用中不可拆卸

M1941約翰遜半自動步槍的彈倉位置

彈匣,是現代輕武器最流行的一種供彈方式。彈匣可以理解被分離了槍支的彈倉,這樣減輕了槍支的設計難度,同時彈匣的優點在於可以提前預裝,戰鬥中隨時更換,結構相對簡單,耐用可靠,攜帶方便,彈容量適中。各國的自動步槍現在均將30發的彈匣作為標準裝備。彈匣基本沒有什麼缺點,屬於各個方面平衡後的產物。 彈匣和彈匣包

有一點需要注意,彈匣和彈夾不是同一種物品。彈匣屬於供彈具中的一種,負責為槍支射擊提供子彈。彈夾屬於運輸和裝填子彈的輔助工具,不屬於供彈具。由於兩個詞發音相近,因此也常被人混淆。

這個叫彈夾

使用彈夾向彈倉裝填子彈

彈鼓和彈盤供彈,裝在槍身上方的叫彈盤,裝在槍身下方的叫彈鼓,兩類供彈具共同的特點是彈容量大,比如波波沙衝鋒槍的彈鼓可以容納71發子彈,但缺點也十分明顯,結構複雜,重量大,成本偏高,彈盤供彈的槍支重心偏高使用不便,而彈鼓使用時易磕碰,出現供彈困難。因此,兩者在軍隊中的使用範圍都不太高,反而在民間因為彈容量大的優點受到青睞。

波波沙衝鋒槍的彈鼓 使用75發彈鼓的95式輕機槍

使用彈盤的DP輕機槍

彈鏈供彈是目前輕重機槍普遍使用的一種供彈方式,彈鏈供彈最大的優點是火力持續性好,只要彈鏈上有子彈,機槍就能一直持續射擊。但彈鏈供彈對槍支的結構有一定的影響,需要專門設計用於推動彈鏈運行的機構,相對其他武器來說結構複雜了一點。另外,彈鏈對環境的要求也比較高,因此有的機槍在設計時不僅可以使用彈鏈也能使用彈匣。馬克沁重機槍使用的帆布彈帶也是彈鏈的一種,帆布彈帶優點是成本低,可重複使用,攜帶方便,缺點是易受潮易損壞。

彈鈑,是鏈式供彈的早期形式。彈鈑的特點是便於攜帶,但供彈量低火力持續差,早已被淘汰。

彈鏈可以分為可散彈鏈和不可散彈鏈。不可散彈鏈的成本低,可重複使用,保管和攜帶也非常方便,但射擊後的空彈鏈仍然留在機槍上影響士兵戰場機動;可散式彈鏈,射擊後彈鏈散開,方便移動,但成本高,不能重複使用。根據這兩種彈鏈,又設計出了組合式彈鏈,即彈鏈在射擊數發後再散開,兼顧了兩者的優點。

使用可散彈鏈的M240輕機槍 使用不可散彈鏈的DP46輕機槍


水井土城


標準的30發彈匣


其實這些都是為槍械供彈的裝置主要性能都是相同的,但便利性方面有區別,同時使用槍械也有不同。彈匣是一種為可連續射擊的槍械儲存並供應彈藥的容器。這種容器包含可拆卸與固定兩類,最主要的功用是將預先安裝在彈匣內的彈藥在射擊過程當中依序的送入槍機當中。

彈匣有多種大小與形狀,以搭配各類槍械和使用場合。容量較少的彈匣只有數發的容量,較大的則可以安裝數百發子彈。目前,世界標準的軍用彈匣容量都是30發。這個數量正好能讓槍械裝上之後,對多種射擊姿勢都不影響。趴著,蹲著,站著都方便使用。

大容量的自動步槍彈鼓

彈鼓其實就是大容量彈匣的一種,多用於小口徑與中口徑班用輕機槍。自動步槍也可以用,但是使用時會出現攜行不方便的問題。當然火力確實比較猛,持續供彈時間也長。

配大容量彈盤的DP機槍


彈盤又稱為平盤式彈匣,是一種類似彈鼓的供彈具,但彈藥排列方式不同,彈頭指向轉軸軸心,以彈簧的力量使整個彈盤旋轉,從而把彈藥送進槍機。彈盤現在的槍械很少使用了,主要是彈盤的體積太大,非常不方便攜帶與行軍。最著名的使用彈盤的槍械就是原蘇制的DP機槍,在單兵重火力嚴重缺乏的時代,機槍是很強悍的支援武器,自然就算是彈盤不方便攜帶,但是這個不足也被機槍的兇猛火力給弱化了。而現代則很少有制式槍械再使用彈盤了。

霰彈槍配備的彈倉

彈倉 早期是指槍械的內置供彈具,現在主要使用在霰彈槍、泵動式榴彈發射器及杆動式步槍上,可分為單管及雙管式。一般固定在槍管下方,彈藥以頭尾接連方式蓄入管式彈倉。由於其前後的容納彈藥的方式很容易出現誤射情況,後一發子彈頂在前一發的子彈的底火上,經過運動會出現意外,所以現在這種彈倉主要配備鈍頭彈藥,不適合普通的尖頭彈藥。

艦載M2重機槍使用的彈鏈

彈鏈 也是一種大容量彈藥供彈具。就是將子彈裝中金屬鏈子上。主要為通用與重型機槍採用,輕機槍也普遍使用。彈鏈供彈能讓機槍的火力投射得到連續的保證。不過重量比較重,子彈多嘛個頭也大。同時再補充彈藥時間比較慢。因此,一般戰場上使用前都是在後方裝好直接用大的方形彈盒來攜帶。


陶德中士


自動步槍彈匣輕便更換容易,但是裝彈量一般是30,火力持續性不強。

彈鼓裝彈量大,火力持續性比彈匣好,和彈匣一樣的更換方式,重新裝彈也容易,比如81的彈鼓,但是比較笨重影響槍械機動性。

彈盤常見於老式機槍,過於笨重,已經淘汰。

彈倉,老式的半自動步槍或狙擊步槍,裝彈量少,56式的10發,M1加蘭德的8發,不影響槍械機動性,供彈穩定性好,機構簡單,但是火力持續性太弱。

彈鏈火力持續性最好,機槍首選,分為美系的可散式和俄系的不可散式,缺點是機動性差,有時候還要專門的副射手來攜帶備用彈鏈和幫忙裝彈,相比彈匣易卡殼。

歡迎繼續補充


風痕83273640


都是供應彈藥的跟據槍的不同,供應彈藥的多少,如手槍供應彈夾,機槍供應彈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