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市場規模逼近2萬億 呆蘿蔔憑社區基因彎道超車

生鮮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在零售消費市場中佔據重要地位。生鮮品類剛需、高頻、短消費半徑的屬性,使其成為流量紅利末期線上線下零售企業吸引消費者的重要抓手,這一個以萬億計的市場也陸續誕生了盒馬生鮮、每日優鮮、呆蘿蔔等大量的新玩家,生鮮賽道在不斷拓寬的同時,模式創新也屢見不鮮。


生鮮市場規模逼近2萬億 呆蘿蔔憑社區基因彎道超車


二三線生鮮市場崛起 社區團購開闢線下生鮮渠道新路徑

我國有龐大的人口基數,生鮮消費市場前景廣闊。《2018年中國社區生鮮行業研究報告》表明,從2013年來我國生鮮市場的交易規模一直保持著6%以上的增長,2017年我國生鮮市場交易規模已達到1.79萬億,同比增長6.9%。

伴隨著生鮮市場規模的增長,我國生鮮電商市場也保持每年50%的增長率。從2015年大量資本開始湧入生鮮賽道,2017年資本開始向頭部集中,市場迎來洗牌期。與此同時,阿里、京東等電商巨頭入局,不斷加碼供應鏈及物流等基礎建設投資,並帶來了一系列創新模式,使得電商行業重振活力。

當一線城市電商生鮮在一片紅海中廝殺時,一個新的形態——“社區電商”在二三線城市脫穎而出,成為生鮮電商領域的一批黑馬,呆蘿蔔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大眾獲取生鮮的主要渠道,遠有農貿市場,近有大型超市,不過舊式的農貿市場已經因多重的不適應因素被大量淘汰,而大型超市的數量和覆蓋密度則十分有限,這一方面讓各種小型生鮮網點找到了生存的空隙,同時也成為了社區生鮮創新的沃土。據瞭解,呆蘿蔔大多開在人口密集的社區,這一策略令其最大程度地截取了來自於社區的生鮮需求,而嶄新的服務模式和具有競爭力的定價,則助其贏得了快速的發展,至今已有超過1000家門店。在獲得融資後,呆蘿蔔從合肥到安徽全省、再從安徽到全國佈局的步伐不斷加速,已然具備獨具一格的氣質。

錨定“以銷定採”模式 呆蘿蔔線上虛擬倉庫對接3000+SKU

相比衣服、3C、家電等商品,生鮮商品具有單價低、非標品、高損耗的特點,如果不解決成本問題,生鮮電商與傳統生鮮市場相比並無明顯的競爭優勢。與此同時,基於附近社區的需求較為恆定,因此控制成本更顯得必要。

呆蘿蔔採用的“今日訂,明日取”新零售模式,較好地解決了成本控制難題。一方面避免了估算式採買帶來的浪費,同時也降低了管理、運輸等多重隱形成本。以銷定採並非新鮮的概念,不過互聯網時代的以銷定採含義更為豐富,也更為接近理想狀態,可稱為定製化服務,可以完全按照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提供令其滿意的服務。呆蘿蔔的門店位於社區,客戶提前下訂單並自取的模式並沒有降低用戶體驗。相比去農貿市場和超市,呆蘿蔔通常只有幾分鐘的提取過程與當代人的消費習慣非常契合,而定製化的採買可以保證生鮮的新鮮度,從而在消費品質上有充足的保障。呆蘿蔔的模式已經愈加受到歡迎,有多位用戶透露,通常一家門店開業後,在較短的時間內就能吸引到大量的周邊社區用戶。

呆蘿蔔日漸成熟的定製化新零售模式,同時還帶來了品類的極大豐富。據瞭解,呆蘿蔔基於線上的虛擬倉庫進行管理,至今已可穩定保持3000多個SKU,覆蓋蔬菜水果、肉禽蛋奶、水產凍貨、酒水飲料、衝調茶飲、母嬰保健等多種日常所需。

縱覽生鮮行業多年的發展,這個行業的需求始終是龐大且持續的,但當大眾的消費習慣和消費渠道開始劇烈變遷,特別是互聯網思維帶來的衝擊,令生鮮行業也亟需求新求變。不僅如此,早些年簡單的“+互聯網”也在不斷地演變,如今已變為了更貼合實際的“互聯網+”,社區生鮮正是這樣的產物,呆蘿蔔也正是這樣的踐行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