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師說:“班上人多顧不過來,不可能因為差生拉低進度”,你們認同這樣的說法嗎?

MistressW


這位老師話不好聽,但這是老師必須做出的選擇:老師不能因為優生加快進度,也不能因為個別差生拉低進度,只會根據大多數孩子的實際情況安排進度,否則教學任務怎能完成?再說各級設定的教育教學目標也不可能根據“差生”制訂。

舉個例子吧!

有個朋友今年帶四年級,她班目前有三個孩子每次考試只能考幾分,一個是智力問題,另兩個應該是養育問題。

請問這種情況下老師如果放慢學習節奏,等待這兩個孩子跟上進度,現實嗎?如果一個孩子也不能拉下,是否會拉低整體教育水平?

在高中階段,如果我們對每個孩子都設定一樣的目標,豈不是太可笑?

當然,“差生”這個說法是禁止的,現在一般稱為“後進生”。

後進生有兩種:

第一種是努力學習還是學習成績差的學生,由於成績差異使他們被區分出來,引發後續他們過激的違反教學管理的行為。

第二種是本身在班級中經常違反道德原則,或者犯有嚴重過錯的學生。他們常常表現為沒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不能適應社會大眾要求,不能遵守紀律,不好好學習所以他們的成績和第一種一樣很差,但個人道德素養更低,也更難被周圍的人認可。

在當前的教育工作中,確實不允許教師放棄“差生”,雖然他們給教師在班級教學上帶來許多困擾。但是不放棄不等於一切以他為中心,不等於所有人都必須跟著他的節奏。我們能做的就是想辦法轉化“差生”,促使他們上進,跟上其他同學的節奏。

社會挺殘酷,學校也是一個小社會,班級是社會中的一個小集體,還是放棄集體遷就個人的念頭比較好。


媽咪老師


這位老師說話的內容,看似沒有人情味兒,但卻說的基本上是事實。

先說一個實事。一個鄰居家的孩子,一年級上了一學期了,期末考試考了十幾分。鄰居說孩子不笨,在家說話、做事怎麼怎麼聰明,就考十幾分,老師咋教的?鄰居就讓孩子拿出來書,親自教孩子,先教生字。十個字教了一下午,孩子終於會讀了。第二天吃過早飯打算還接著教,教之前先讓孩子讀一下昨天教的十個字,結果孩子一個都不會讀,鄰居很生氣,把孩子吵了一頓,吵罷還繼續教昨天的字,又教了一上午。下午再問孩子,十個字,就會讀兩。結果把鄰居氣得把孩子書撕了。從那以後,這位鄰居再也不說老師沒好好教他的孩子了。

一個班有幾十個學生,學生的成績總是參差不齊,不可能整齊劃一。這和每個學生的先天因素、後天因素都有關係。也就是說,每一個學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不一樣,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態度也不一樣,上課聽講認真程度不一樣、作業完成的快慢不一樣等等。所以差異就在所難免了。

差異是必然存在的,沒有人能夠做到,把幾十個學生都教得同樣優秀,也不會把他們教得同樣差。有學生老師只是稍微的一講就會,甚至自己能夠預習會大部分內容,而有的學生,老師講了三遍五遍,自己又練習了八遍十遍的,過一會兒就忘得差不多了。

每個學期要完成一冊課本的教學,這個任務是不會變的,至於中間的每節課講多少內容,老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做適當的調整。一般地,老師會根據大部分學生掌握的情況,減慢或加快對某些內容的講解。老師既不會只按幾個尖子生的接受能力趕進度,捨棄大部分學生;也不會根據個別差生的情況停止不前,耽誤大部分學生;老師所看的就是大部分學生對每節課知識的掌握情況。


超敏教育


我覺得老師說這種話是很正常的。畢竟現在很多學校都不分班了,那麼學生之間的接受能力和學習差異就拉大了,老師不可能為了差生把教學進度拉慢。

其實差生有多差,我可以分享一下我當年的一個例子:

記得我剛上小學時,學校會有入學測試,老師會問幾個問題,看看這個孩子到底怎麼樣。我記得我表現還是不錯的,不過,我們整個大院有個孩子的表現就淪為笑柄了。當時,老師問他:“2+3等於幾?”他大言不慚地回答“2+3=2.”這一件事被傳開了,成了周圍人閒聊的笑柄。

在後來的學習中,這孩子從小學一到六年級都是倒數,而且,在班級裡經常干擾其它同學學習,而他卻意識不到,每次調皮完後還樂呵呵的。

想象一下,如果老師都按這個孩子的水平去教學,那麼,其它同學怎麼辦?


而班級裡,也有些同學學習不錯,但是,某些時候,卻要為全班同學的成績差而買單。

我小學四年級時,我們班語文成績不好,後來,我們語文老師發狠了,有一天佈置了一篇罰寫作業,把2號本上關於第二課《梅雨潭》的知識點每個寫十遍。這個作業簡直我把我們全班同學給坑苦了,如果說語文差的同學寫這個作業那是活該,像我這樣語文成績排在前幾名的也跟著寫,真的是倒黴透了。就這樣,這個作業,我寫到下半夜2點,還沒寫完,我爺爺都看不過去了,幫著我把剩餘的部分寫完了,這可是小學四年級啊。

後來,這位老師為了我們班語文成績的提高也是費盡了心思,早晨六點半,全班同學到教室學語文,家遠的可以除外。

一個學期下來,到最後期末考試,那些語文成績差的還是成績差,像我這樣成績好的仍然成績好,成績一般的仍然一般。所以,我真不知道,老師這麼做到底有什麼意義?

我倒覺得,一個班那麼多學生,老師講課的進度肯定是緊著中等成績甚至中等略偏下的同學的水平去講,不可能為了些差生,拉低全班的教學進度,因為教學進度都是有大綱規定的,

至於成績差的同學,你們就要多辛苦些,多下些功夫。這種事情本人也經歷過。初中時有一陣我的代數和幾何成績不太好,在班級裡也是倒數,後來,我也是自己多努力,趕上了班級的平均水平。

所以,一個班級,學生分三六九等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你不承認這個差距,反倒要讓大家因為你的落後而陪著你一起落後就顯得太過分了。


大連的雜家


這個我真是太理解了!

前年我無意在書店看見本書,覺得有的地方是對學校教材很好的補充,就買了打算給我自己孩子講講。回來碰到鄰居,聊起來,鄰居說讓他家孩子一起聽聽唄,我想一隻羊也是趕兩隻也是放,兩個人也有個伴,就同意了(無償)。開始很好,後來鄰居又說給其他兩個鄰居,又多了兩個孩子,就完蛋了。大家在一個小區,孩子們同校,平時常一起玩,想著兩隻羊四隻羊能差多少就沒多考慮,後來發現,孩子們學習進度不一樣呀,我又不是正經的老師,沒受過那方面學習訓練,我真講不了:反應快的吃不飽,反應慢的吃不了。還好我這是無償勞動,在跟他們家長說明白了以後,可以理直氣壯地按我自己孩子的反應講。

饒是如此,弄完那個學期,我再也不敢什麼一隻羊兩隻羊了。我一隻羊就夠了,不要更多的羊。。。。。

反應快的孩子我願意額外花時間,一來有成就感二來我的孩子也跟著聽,對他也有提高和激勵。但反應慢的那個真拖了我不少時間,當時也就是我是大人他是孩子,忍了,慢慢和他多講講。雖然面上和聲細氣的,但當時心裡其實挺不爽的。所以後來聽那孩子和人誇我好,我心裡也是相當慚愧的,和孩子一比自己就醜了。。。

話題拉回來,四個孩子尚且如此,一個班的孩子,那得啥樣,想都不敢想。

所以如果老師說他講課按大多數孩子的進度講,我覺得是對的。吃不飽的和吃不了的孩子,老師給吃小灶,那是人情,是要珍惜和感激的。老師通知家長讓家裡給另找小灶吃,我覺得已經盡到本份了。反正我是這麼想的。


有乾之坤


我兒子班上有一個孩子,每次考試,基本上都是語文考30多分,數學考40多分。和他一樣的,還有兩個孩子。這三個個孩子,一個弱智,兩個個父母不在家。

弱智那個是沒有辦法的,另外兩個,老師和父母溝通,開始的時候,還挺好的:好好,謝謝老師,我們會多多管孩子的。再後來,老師的電話就不接了。倆孩子的成績一直提不上去。



像這樣的孩子,難道讓老師拋下正常的教學進度,讓大多數學生給他們當陪練嗎?——那根本就不可能,別說每個班級都有學年的教學任務,就是讓其他家長來說,那也是不可能的。如果真有這樣的事發生,老師就不只是捱罵了,可能就會捱打了,挨其他家長的打!

班級教學制的初衷就是大規模地培養掌握一定知識的人才,說白了,就是工廠化的快速批量培養人才的方法。

我們通常強調因材施教,那是古代私塾學生少、學習內容少的情況下,可以採用那種比較精細的方法,現代教育很難做到對每個學生因材施教,只能是儘量去做。



所以,如果是自己的孩子成績差,就別指望拉低進度,老師同學都陪著你的孩子慢慢來。最好的方法是和老師商量一下,找個老師補補課(這樣建議,可能會被指責),然後家長改變教養方法,多陪孩子,多鼓勵孩子,增強他的自信心,培養他的學習興趣,這樣,成績才能慢慢上去。把所有的責任都推給老師,自己當甩手掌櫃,孩子的成績是搞不好的。


終將長大


夠辛苦的。我家兒子一二年級回家我看著他寫作業,三四年級他說晚上九點到九點半寫作業,我沒反對,五六年級他又說早上六點到六點半我做飯他寫作業,我再次答應他。上了初中放學光玩電腦游泳,我告訴他不花錢就行,他遊戲玩的好,沒花過一分錢買裝備,更重要的是他在玩遊戲過程中鍛鍊了邏輯思維,數理化歷害,總成績長期第一名,但我知道他老不寫作業,早晚會付出代價的,果然,中考前二摸後人家第二名核實是少數民族加五分,他平常就比人高三五分,北京市的政策是每個學校第一名進人大附等市重點,他為了考這個第一,遊戲不玩了,天天晚上學到後半夜,結果呢,中考考了個學校第五,把班主任老師氣的當我面拿書往他臉上抽,按說二到六名校額到校政策他能去區重點,但班主任建議他報市裡學校,我們只好去了市裡一個普通中學。


黑土6305


前幾天看到的一個扎心的毒雞湯。

班主任幾乎每天都要在班裡把他以前學生的經歷拿出來講,每天都發雞湯讓很多學生感覺很煩。這天班主任又講完雞湯後,班裡一片哀嚎“又是這些雞湯”“光給雞湯不給勺子”。老師沉默一會兒,學生感覺老師可能生氣了就慢慢安靜下來了。然後老師對他們說他把他以前學生的隱私拿出來講根本就不是給這些抱怨的人聽的,而是鼓勵那些因為偶爾的挫折失去信心的人的。至於那些本來就不好好學的,他根本不在乎他們怎麼想。

拋開這位老師的“師德”來說。我個人覺得他這樣的想法並沒有什麼不對,差生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本來就差還不思進取,放任自己的差。這些人幾乎沒有拉一把的價值,所以把精力省下來關心別的人是更加“值得”的。

但是,畢竟教師是一個職業,這個職業對你的言行是有約束的。而且放棄某些人也會招來一些麻煩。

所以說歸根結底還是不能隨便放棄任何一個人。


HateAvenger


我覺得為了照顧差生,又不拉低進度的話,即便老師顧得過來,差生也顧不過來。講課時大多數學生聽懂了,只有幾個差生沒聽懂,老師為了大多數同學正常講課,然後課後給差生開小灶。差生通常理解能力要差一些,一節課的內容開小灶幾分鐘肯定解決不了問題,就算半小時吧。差生一般各門課都較差,各科任課老師課後都來開個小灶,這樣一來,差生每天正常上課後,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各來半小時,其他科目不多算,合一起半小時吧,在老師負責任的照顧下,差生每天比別的同學多三個小時聽老師講課,由於是差生,做作業速度肯定慢一些,就按慢一個小時算,加起來差生在老師負責任的照顧下,每天需要多花四個小時的時間進行學習。如果不分快慢班而老師又極負責任,我覺得差生會幸福到暈過去的。


細雨舞清風


老師說出這種話實屬無奈,但我認同老師的說法!

以兩年前的一個九年級班級為例,班上人數較多,班風正,學風濃,總體成績還算不錯,但班上有幾個差生,差到什麼程度,我給大家舉個例。

有兩個同學,乘法口訣背不住,50以內的加減法不會做,但這兩個同學並不是我們所說的弱智,如果讓他打王者榮耀遊戲,一部分老師不一定打得過他,就是對文化學習不感興趣,這將直接影響老師的教學業績。

班主任和任課老師不可能因為這幾個同學不學習來改變教學進度,那麼針對這幾個同學的性格特徵和愛好,我們也有相應的興趣活動小組和少年宮活動項目,讓他們從這些活動中找到自信。

老師面對的是幾十位同學,而家長面對的是一個或者兩個,家庭教育的缺失是多麼的可怕!


Lance課堂


我班一個考上重點高中重點班的學生經常回校看我。有一次他給我提建議:

老師,你課堂默寫的速度可以加快一點。我們現在的老師速度很快,我剛開始一直跟不上,多練練速度就上去了。

我跟他說:

這個不現實。初中是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能力相差很大。我不能把中等甚至後段學生扔下。我要儘可能兼顧課堂上的每一位學生。你現在的班級,每一位都是名列全市前茅的尖子生,學情完全不同啊!

所以站在老師的角度,我部分同意這位老師。

每個學期老師都有固定的教學任務。而且這個任務還不輕。像我們這邊地區,數學歷史等科目的教研員一直要求提前完成下個學期的教學任務。為了按時完成任務,老師不得不加快授課速度。

可是,我反對這位老師稱呼部分學生為差生。學習暫時落後的學生也分三六九等。有的學生雖然成績不好,但他也很努力,因為學習能力等問題,成績不盡人意。

我們應該保護這類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