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孩子在幼兒小學階段學的知識很簡單,但老師得罪不得!

為什麼說孩子在幼兒小學階段學的知識很簡單,但老師得罪不得!

各位讀者,看到這個標題我想你們當中有些人一定會有一些特別的感觸,尤其是那些家裡有還孩子在低年級上學的的家長,想到每一年各種節日給老師送的禮品是必不可少的,更有甚者還要給老師家送出一些額外的‘補貼‘,家長為什麼這麼做,我想無奈大於情願這其中的苦衷只有家長自己心裡才有體會。出發點當然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得到老師的特殊關照,反之,如果其他孩子的家長都送而你類外的話,您的孩子很可能會成為老師在學校穿小鞋的那一個。我們在這裡姑且先不論當下我們教育體制下還有多少應該被聲討的潛規則,也不要去大談特談我們的教育環境中的某些缺陷,我們從孩子成長的心裡角度去探討這樣一個話題,為什麼說幼兒小學階段的老師起到的作用的在某種意義上更大。

大家都聽說過把某人或某物扼殺在搖籃裡的這一段話,誠然,一個事物也好,一個成果也罷,它的發展初期階段是最為重要也是最關鍵的,是向周圍吸取養分,由量變逐漸積累的過程,是重中之重,引申到一個人的成長也是一樣,孩子的初級階段是他的興趣,學識,交友以及思維逐漸由萌芽發展的關鍵一環,這一段需要的不是什麼高深的知識灌輸,也不是什麼人生指導,而是一個內心深處的信心養成,這個階段如果能夠樹立正確的信心的話,對孩子後期的成長經歷有著巨大的推助作用,相反,如果這個階段孩子沒有形成良好的信心思維的話,那麼這一段的缺陷後期是很難去彌補的。我舉一個例子,有的孩子為什麼不喜歡上英語課,上語文課呢,難道是幼兒小學初級的那些基礎內容難倒他們了,非也,是很大程度上他們不喜歡或者厭惡他們的老師,他們講對老師的一種不喜歡和‘恨’轉嫁至他們所教的學科上了。所以,你經常可以看見某個孩子上到高一點的年級換了老師還是很討厭自己的學科,為什麼,因為自己當初對所學的科目產生‘畏懼’在心裡陰影所致

相反,筆者是也曾看到一些相反的例子,一些學生因為原來的所學科目自信心樹立起來,加上基礎牢固,即使後來遇到過一些糟糕的老師或者打擊諷刺,還是依然能夠保持自己當初對興趣的那份熱愛。

所以要對家長們說,雖然幼兒低階段老師所講的內容基礎,簡單,但是和他們保持好關係對於自己的孩子成長還是很有必要的,至少可以避免他們無端打擊傷害孩子們幼小的心靈,對孩子們造成成長的遺憾,你說不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