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裡,應不應該讓孩子們帶大量的零食?

五線城市小哥哥


當然不應該。

作為家長,心疼孩子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擔心孩子在幼兒園吃不飽,想著讓孩子多帶一些零食去幼兒園,但實際上這樣的做法,會存在諸多的問題。

對於這個問題,我曾經跟一些幼兒園的老師探討過,能不能讓孩子帶零食去幼兒園,比如早上帶一個麵包過去行不行?結論是不可行的。

換位思考,站在幼兒園和老師的角度,看看這麼做有哪些弊端。

引發競爭和公平的問題

首先,讓孩子帶零食去幼兒園,會帶來一個問題,其他的小朋友看到你的孩子有零食吃,會希望能夠分享,這個時候,你讓孩子分享還是自己獨食?如果分享,給哪些孩子又不給哪些孩子呢?

幼兒園本來就是培養公平、分享、合作意識的地方,一旦讓孩子經常面對這種是否需要分享的問題,勢必影響孩子之間的情感交流和社交能力的培養,也不利於老師進行引導。

影響環境衛生

幾乎所有的零食,都會存在碎屑的問題,不容易清掃,一旦孩子們都帶零食去幼兒園,很容易導致環境汙染的問題發生,蟑螂、老鼠和各種小蟲子滋生,對環境衛生帶來嚴重的影響。同時,為了確保環境的乾淨整潔,又得需要老師消耗大量的時間精力打掃衛生,影響老師的正常工作。

引起攀比之風

現在的家庭,沒有誰會在孩子身上舍不得花錢,一旦開了帶零食去幼兒園的先例,小朋友們都會嚷嚷著要帶零食去幼兒園,家長往往容易縱容孩子的要求,衍生出攀比的心理,爭相給孩子提供各種類型的零食,給孩子做出了負面的榜樣。

幼兒園本來是用來幫助孩子建立規則意識,培養平等、互助、共享等價值觀的平臺,如果攀比風盛行,對於孩子的心理發展是沒有什麼幫助的。

擾亂孩子的正常飲食規律,不利於孩子的身體發育

給孩子吃零食,對於孩子的生長髮育帶來多方面的負面影響。

首先,吃零食會擾亂孩子的飲食規律,孩子對於食物是缺乏自控力和節制性的,覺得好吃的會一直往嘴裡塞,這樣會導致孩子到了該吃飯的時候肚子不餓、不想吃飯,或者為了能夠吃零食,故意少吃或者不吃飯。

其次,絕大多數零食要麼屬於高糖類食物,要麼是高鹽或高油脂類的食物,大量使用了各種添加劑,這樣的食物非常的不健康,長期大量食用,會導致孩子出現生長髮育遲緩、早熟等問題發生,也容易引發各種疾病。

存在食品安全風險

讓孩子帶零食去幼兒園,因為食物的來源、保質期、生產過程都是未知的,零食本身可能存在過期、汙染等問題,而且孩子在保管零食的過程中缺乏飲食衛生的觀念,這樣的情況下,給孩子過量食用零食,容易引發食品安全風險,造成人身健康事故的發生。

出了事故的話,無法確定責任

幼兒園和學校的飲食安全一直受到各界的重視,一旦出現問題,結果往往是停課整頓、問責老師和幼兒園負責人,因此從幼兒園的角度來說,嚴控飲食安全是日常運營工作的重點。如果孩子帶著零食入園食用,一旦孩子出現生病的情況,並且檢查出來跟攝入的食物有關,這個責任該誰來承擔呢?

所以,我們會看到,不僅僅是幼兒園,包括中小學在內的各類正規的學校,尤其是提供孩子用餐服務的,一定會禁止孩子攜帶任何食物進入校園。

我是元寶爸爸,家庭教育實踐家,多平臺獨立撰稿人,分享專業的育兒、家庭教育知識和經驗!歡迎關注我,留言討論和交流溝通。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

元寶爸爸聊育兒


第一,既然是零食,說明可吃可不吃,不會對孩子的成長有絕對的影響。孩子在幼兒園一天是標準的4餐,早上8多會有正式早餐,10點會有簡單的早點(水果或者酸奶牛奶),中午準點吃午餐,下午一般2:30~3點有下午點(一般是麵條,粥或者雲吞),4點半就放學了。所以基本是很規律,孩子一般不會感到很餓的。相反,孩子不定時吃了零食可能就不會好好吃正餐了,久而久之會影響孩子長身體。

第二,孩子攜帶零食進幼兒園,會影響學校和老師的管理。一般幼兒園不允許帶零食進園,如果孩子攜帶零食放在書包,時不時肯定會想去偷吃,被其他同學看見了,可能招致同學圍觀,有些年齡小的可能會想吃,可能會去搶。這樣可能會導致打鬧等不良事情發生;而且有些孩子是過敏體質,萬一在老師不知情情況下吃了含有過敏物質的零食,就更麻煩了,這樣給幼兒園造成諸多管理隱患。


第三,可能會給孩子帶來危險。如果家長,老師都不知道孩子攜帶零食進園,當孩子一邊含著零食還一邊奔跑時,可能會發生被食物卡住的危險。

所以基於以上考慮,幼兒園還是不要允許孩子們帶零食進園。以上是我的考慮,喜歡就點贊並關注我吧!


梅花媽媽育兒


根據我現在的工作,可以從食品安全方面給大家做一些回答。

本人是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的,自己小孩也上幼兒園。從專業角度回答不聯繫大家讓孩子帶零食去學校。原因有幾個方面:

1、幼兒園是公共場所,都是些小朋友,根據我國食品安全法規定,學校食堂的食品安全管理非常嚴格,實行集體用餐留樣制度,就是要求每頓飯的所有食物都必須進行48小時留樣,小朋友每天吃的什麼,每頓吃的什麼都要有專人把食品樣本取出規定放在留樣櫃內,並做好記錄,在發生集體食物中毒時進行檢查檢驗。小朋友如果私帶食物,食用後萬一發生事故,就很難進行調查和責任界定。

2、如果帶零食去學校,有可能會與其他小朋友分享,但是每個小朋友的身體狀況和體質不一樣,萬一其他小朋友吃了你家孩子帶的食物過敏,或者拉肚子,怎麼辦…是不是很複雜

3、建議大家讓小朋友少吃零食,現在很多五毛食品、三無食品不能根除,或多或少會流入學校周邊,這些食品的安全質量無法把控,在監管不能的打擊下雖有收斂,但是還是有些商販頂風作案…

所以請廣大家長儘量不要讓小朋友帶零食到學校,以免引起食品安全事件,這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別人負責!





蓮城小燕雀


首先我先表達我對這個問題的觀點,我覺得這個是不對的,因為在幼兒園帶大量零食,本來就不好,下面我給出3個觀點,從食品和心理和安全的三個方面回答!





第一點,我們從食品方面來說,你帶大量的零食,你可能不能保證這些東西適合不適合小孩來吃呢?有的孩子不能吃某種零食,我們可能不知道,所以不要讓孩子們帶大量的零食!

第二點,我們就從心裡這個方面來說一下,如果你每天都帶著大量的零食來學校,小孩🧒一定是很羨慕的,心裡肯定會想著,我怎麼沒有錢💰買這麼多的零食,我的爸爸媽媽怎麼不那麼有錢,某一些情況下可能還會導致孩子們的攀比心理❤️,這是一個非常不好的情況!

第三點,我們從食品安全的方面來說一下,我們帶著大量的零食,這個安全的問題我們一定考慮不全,現在的零食雜七雜八的,各種各樣的,這個是最重要的一點! 這就是我從三個方面,反對去幼兒園帶大量零食的原因!


大潘來了


不建議給孩子帶零食去幼兒園。

1、零食會擾亂孩子正常的三餐。小孩子對零食是沒有控制能力的,喜歡吃就會都吃掉,導致正餐吃不下,但下一餐之前又會餓,長此以往,孩子的腸胃功能就會出現紊亂,甚至導致脾胃虛弱。

2、零食並不健康。大部分零食都是高糖高鹽高油食品,對孩子的健康不利。

3、容易引起孩子們不必要的攀比。因為一個小朋友帶零食,可能其他小朋友也會要求家長帶零食,形成惡性循環。

4、建議可以給孩子帶一個他最喜歡的玩具,也可以建議老師組織孩子們帶一個自己喜歡的玩具,通過分享,培養孩子的物權意識和分享概念。


大紅媽媽大本營


幼兒園是幼兒活動的主要場所,是幼兒進行學習、遊戲、社交的一個平臺,在園期間行為的導向、規則的養成對幼兒的發展有著不可預估的作用。

針對提出的問題,幼兒園裡,應不應該讓孩子們帶大量的零食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一下幾個方面去分析。

首先,從幼兒園管理上來講。

1.存在食品安全的問題隱患。

孩子所帶的零食怎樣、質量如何,是否適合自己或者其他孩子都是一些莫名的問題,而且很多的零食鈉的佔比還是比較大的,所以安全問題還是有的,風險還是存在的。包括一些孩子拿來的豆類的食品,很有可能會塞到鼻孔裡等事情的發生。

2.日常教學活動會受到影響。

孩子帶零食入園,那麼在正常的教學活動實施過程中,可能會影響孩子的注意力。關注點放在了零食上,就不會去關注老師所講的內容是什麼的,而且可能會影響到其他孩子的注意力。

3.有礙良好行為習慣的建立。

幼兒園是孩子“工作”的場所,常規的建立、習慣的養成對於孩子健康發展至關重要。幼兒園有一套完整的作息制度、一日流程,讓孩子帶零食入園,有可能會打破現有的常規,不利於孩子健康飲食習慣的建立。

其次,從家庭方面來講。

大量的零食的投入,也可以說時一筆不小的支出,讓孩子養成了這種習慣,對於家庭的教育問題可能會受到影響,對於親子之間關係的增進以及維繫的基礎可能會造成不好的影響。

最後,從孩子自身方面講。

1.讓孩子養成攀比的心理,對家長提不合理的要求。

2.不利於規律飲食習慣的養成。

3.大量零食的攝入,不利於孩子健康成長,可能會出現肥胖等問題的發生。

當然,分享可以作為社交的一種手段,在規定的時間,經過詳細周密的安排,可以讓幼兒進行分享,但是不建議讓孩子不按時、不限量帶零食入園。


幼兒教育樂園


在幼兒園,孩子們帶大量的零食,一般有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種,教師要開展跟食物相關的教學活動。這種情況很少,但也會出現。比如,認識食物、分享食物、將食物進行分類等。家長要做的,就是積極配合教師就可以了。

第二種,家長拗不過孩子的要求。這一種情況跟教學活動無關,就是孩子內心的小需求。有的孩子想要帶大量的零食,是想要去分發給其他的小朋友,結交小夥伴;有的孩子想要展示自己的“富有”,從而獲得自信;或者是別的小朋友要求他帶的。孩子出現這個要求,就需要家長跟孩子多交流,也可以從老師處瞭解,從孩子要帶零食的現象,探知到孩子內心真正的想法和需求。

第三種,家長擔心孩子吃不飽。如果是因為這個原因,建議家長跟班級教師溝通,適時關注幼兒在園的進餐情況。零食畢竟不能當飯吃,吃多了百害而無一利。


久久幼教


幼兒園裡,應不應該讓孩子們帶大量零食?我覺得不應該。

現在大部分幼兒園的孩子都在幼兒園吃飯,吃了大量的零食,必然影響孩子孩子吃飯的食慾。該吃飯時不吃飯,也不利於孩子健康的成長。

幼兒園雖然以遊戲為主,但畢竟是學校,有一定的紀律,孩子在課堂上吃零食,影響學校的紀律,容易妨礙其他的孩子正常上課,也不利以後孩子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吃大量零食本身容易不消化,對孩子的健康無益。還容易引起孩子之間的攀比,不利培養孩子健康的心理。

所以無論哪個角度都不應讓孩子帶大量零食去幼兒園。


家有二大爺


首先,有沒有考慮孩子為什麼到了一定的幼齡時期需要上幼兒園?去幼兒園的目的是去做什麼?

從簡單的角度來理解的話,孩子從出生以來初始踏入社會就是幼兒園階段。通過與同齡孩子們相互交流,言語表達,思想傳播,遵守紀律,團體意識等一點一點的在無形中就能讓他們循序漸進的來了解社會。

那麼,踏入社會的任何一個場所都屬於有組織有紀律的團體。幼兒園給孩子們創造的是活潑的;向上的;激發自信的;養成良好習慣,改掉不良習慣的一處健康的場所。三年的幼兒園生活相當於初始踏入社會的一段適應期。沒有這段適應期,或者家長協同孩子在這段適應期期間還是跟在家一樣為所欲為的話,那麼就失去了上幼兒園的意義。踏入下一個學齡(小學)環節也會有更多的吃不消。社會不會去適應每個孩子每個人,每個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去適應社會才是生存下去的法則。

切入另一個角度:

1.“零食”本身就是促使孩子無法好好吃飯,造成飲食沒有規律,營養不良,影響身體健康的最大殺手!

2.“零食”可以說是幼兒園小朋友們的“大愛”!帶進幼兒園會引起老師為難,管理混亂。無法給孩子們一個公平公正的“課堂”,純淨的心靈極容易受到創傷。

3.“零食”帶進幼兒園,同時也存在了很多的安全隱患。食品安全,人身安全等等等等……

4.孩子在園內因為吃了與幼兒園無關的食物造成中毒或其他意外的話,誰來承擔這個責任?幼兒園方?提供“零食”的家長方?

5.很多的孩子包括青少年甚至部分成人的不良習慣之一就有離了“零食”不行!難道家長不想在孩子的幼兒時期慢慢的協助他(她)們去改掉這個不良習慣嗎?


棉花糖味的小棉襖


不建議帶大量零食去幼兒園。

第一,很多零食本來就不是很健康的東西,對於孩子來說,本來就應該吃健康食品。如果去了幼兒園吃大量零食會導致幼兒園吃飯時間挑食,長期也是不健康的。所以禁止帶大量零食

第二,從幼兒園管理角度來說,幼兒園需要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幼兒園可以在飯點給孩子釋放發放健康零食。所以應該禁止孩子自己帶大量零食。這樣有利於幼兒園建立孩子們良好的飲食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