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最高级的爱,是认同自己

“The world is full of lonely people waiting to make the first move”

“世界上孤独的人都害怕迈出第一步”

—— 《绿皮书》

在第91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大热门电影《绿皮书》拿到最佳影片、最佳原创剧本、最佳男配角3个大奖,被评为“十年来最精彩的电影之一”。

听起来噱头满满?

事实上,当你在电影院安静的看完整部影片,你会发现,这只是一部非常普通的公路片,没有炫酷的特效,也没有激烈的冲突,它带着毫不夸张的幽默和戏剧性,演绎了一场寻找自我认同的人性救赎之旅。

你认同自己吗?

你认同别人眼中的自己吗?

当你不被这个世界认同,你又该如何自处?

这些振聋发聩的叩问,不仅仅影片中是处在种族歧视背景下的唐·谢利博士的问题,也是我们每一个人一生都要面对的问题。

高贵的黑人钢琴演奏唐·谢利博士住在一座被奢侈品堆满的城堡里,专用的高背座椅如同王座,房间内充满金钱的气息,华贵的长袍上挂满各类首饰,彰显着一种用力过猛而有些声嘶力竭的身份定位:成功人士、上流社会、被仰望和被崇拜。


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最高级的爱,是认同自己


显然,作为一个两次被邀请为白宫表演的黑人钢琴家,谢利博士的成功的,而他为保持自己尊贵身份也始终着克制而优雅,连笑容都是精心打造的——

他坐在汽车后排,膝盖上必须盖一块毯子;

他要求托尼把偷偷拿来的小宝石还回去;

他从不听黑人歌手的音乐;

他从来不肯尝试黑人爱吃的炸鸡……

他坚守着上层社会的重重标准,维护着受人拥戴的表象。然而,自始至终,他从未被接受。

他到当地演出,却只能住廉价破旧的黑人小旅馆;

他想买西装,却被告知不能使用更衣室;

他为酒店演出,却不被允许在酒店餐厅就餐;

他受邀进行演奏,却只能在杂物间化妆更衣,更因不能与白人共用厕所而不得不花费半小时返回酒店解决再回来表演;

甚至是开车在路上,也因为进入了天黑后禁止黑人进入的“日落镇”而遭到拘留。

一边是天才钢琴家,甚至活得比白人更加礼数健全,却处处被排挤和歧视。

一边是无法改变的肤色,但与田间劳作的底层黑人面面相对时,却又发现,自己无法屈尊成为他们。

他是成功的,也是孤独的。

他不敢交朋友,不敢接近亲人,不敢将性取向说出口,不敢吃爱吃的食物,甚至不敢随心所欲的表达情绪,在他高高在上的身价里,包裹着一个连自己都不敢承认的孤独且痛苦的灵魂。

他在铺天盖地的大雨下呐喊:“如果我既不够黑,也不够白,也不够男人,那告诉我,我是谁?”


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最高级的爱,是认同自己


影片里,连一封信都错字连篇的白人司机托尼说了一句最具有文学味的话:

“世界上孤独的人都害怕迈出第一步。”

幸运的是,南方巡演的最后一场,谢利博士迈出了这一步。

他拒绝为不提供餐饮的酒店演出,在一个黑人专属的橘鸟酒吧里,他第一次弹奏了不是施坦威的破旧钢琴。

此时,他脸上的笑容不再是舞台上克制有礼的面具,而是真正从内心深处涌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那个不苟言笑、冷漠疏离的演奏家终于变成了活生生的存在,找到了热爱的音乐所带给自己的最本真的快乐。

这一刻,他不再是白人社会的工具,不再是黑人社会的异类,也不再是内心的囚徒,而是终于成为了自己。

而他,也发自内心地爱上了这样真实的自己。

周国平在《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中说:

“世上有许多人,你可以说他是随便什么东西,例如是一种职业、一种身份、一个角色,唯独不是他自己。”

这个世界很精彩,越来越丰富的职业、越来越多样的生活方式。

这个世界也很单一,被绑架的价值观、被困住的年龄、被限制的审美。

最近,VOGUE 贴出的一位亚裔模特照片上了热搜。


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最高级的爱,是认同自己


照片上的女孩叫高其蓁,具有独特的宽眼距、塌鼻梁,五官扁平,引起网友一片谩骂,“丑爆了”“歧视亚洲人”等等。

事实上,发掘高其蓁的模特经纪公司一直以“突破传统美”为核心,而VOGUE在其官方INS上也用上了“singular”一词来形容她。

显然,这位偶然站上神坛的姑娘,并不是西方媒体中东方美的代表,而是因为其独特、另类。

无独有偶,Zara 也因为发布了高清镜头下的广告超模李静雯的照片而陷入了辱华风波。


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最高级的爱,是认同自己


我们已经被网红审美绑架了多久?

大眼、高鼻、尖脸、十级滤镜下没有毛孔的皮肤,似乎只有这样,才有资格PO出自己的照片。

其实,早在多年前,VOGUE杂志就分享过来自世界各地的不被主流审美接受的模特,她们同样有资格,站在聚光灯下。

雀斑模特Tilila


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最高级的爱,是认同自己


登上维密秀的白癜风的模特Winnie Harlow


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最高级的爱,是认同自己


拍过普拉达广告的“狮子脸”超模凯莉Kelly Mittendorf


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最高级的爱,是认同自己


斗鸡眼模特Moffy”


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最高级的爱,是认同自己


究竟什么是美,什么是丑,我们谁都没资格去定义。

但毋庸置疑,那些敢于站出来,接纳自己、认同自己,并毫不怯场地去展示自己的人,永远值得尊重。

秋微在《莫失莫忘》里说:

对生命而言,接纳才是最好的温柔。

如今,越来越多的明星敢于向固化的审美说“不”。

袁咏仪曾向给自己美颜的图片回复呕吐的表情。


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最高级的爱,是认同自己


舒淇也曾经毫不掩饰的怒怼给自己过度美白的粉丝:“你怎么不去粉一个白人?”


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最高级的爱,是认同自己


终有一天,我们能够意识到,直面那个真实的、完整的、有缺点的自己并没有那么可怕。

想要被被这个世界接纳的第一步,就是从内心接纳自己。

电影《绿皮书》的最后,所有巡演结束,谢利博士和托尼开车在返程的路上,又一次被警察拦住,当他们以为会再一次遭遇刁难时,警察却是来提醒他们“车子左边爆胎了”。

此时,路边昏黄的灯光都显得温暖。


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最高级的爱,是认同自己


谢利博士终于意识到,很多时候,这个世界并不总是那么糟糕,歧视这个枷锁有时是自己给自己的。

的确,他不够白,也不够黑,但他是独特的自己,既不需要给自己打上“黑人”标签,也不需要刻意“去黑人化”。

圣诞节的夜晚,当他终于鼓起勇气,走进白人托尼一家时,他知道,生活,有了一个全新的开始。

这部电影很平淡,但是有笑有泪,我们从中感到难以言喻的温暖,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从谢利博士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你可能苦苦努力,却始终被自己向往的圈子排斥;

你可能因为种种莫名其妙的自我设限,把自己弄得疲惫不堪又不肯妥协。

你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不知道自己是谁,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也不知道未来会通往哪里……

这个社会,那么野蛮的撕扯你内心所有的渴望和坚持。

该怎么做,才能真正成为自己?

1. 原谅自己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无法摆脱的烙印,原生家庭、社会阶层、教育程度、金钱、美丑……

很多时候,我们深陷在这个世界给我们编织的外在牢笼里,面对他人的歧视、社会的不公,愤怒、不甘、压抑,但却无处解脱。

《银魂》中,有一句台词令人难忘:

“有时候我们明明原谅了那个人,却无法真正快乐起来。那是因为,你忘了原谅自己。”

原谅自己的失败、原谅自己偶然的情绪化,原谅自己尚未强大的能力,那些已经成为事实的东西,就让它成为事实。

人生中最大的力量从不来源于苛责自己。

很多时候,选择时有限的,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在有限的选择中找到那个最真实的自我。

2. 接纳自己

生命本不完美。

我们的一生给自己设下了太多枷锁:“不可以”、“不能够”、“不得体”……这一个一个的不字,把自己牢牢锁住,就像谢利博士那个奢华的城堡一样。

我们一定要好看、一定要成功、一定要八面玲珑、一定要爱情长久……这一个个自我设限,让我们不敢有任何行之差池,直到最后,连喘息的空间都没有。

我们外表精致、内心孤独着,是因为我们从来不敢展示真实的自己。

年轻的时候,曾经为了得到周围的认可,拼了命努力;而现在,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我们却选择了顺从和伪装。

可是,我们的一生要遇到的人形形色色,而唯一能永远陪伴我们走下去的,是自己。

改变自己,很容易,而真正的接纳,才能够让你真正地变好。

3. 认同自己

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通过周围的眼光和别人的期许来建立自我认同。

而真正的认同,意味着我们不会因为焦虑和害怕而不假思索地认同了外界的投射,而是能以平静沉稳的心态,探索自己的内心,从而建立真正的自我。

《绿皮书》导演彼得 · 法拉利在奥斯卡领奖时的说:

”The whole story is about love."

"It's about loving each other despite our differences and finding out the truth about who we are.We're the same people."

认同自己,原来,这就是最高级别的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