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醫藥管理局關於印發2019年全省中醫藥工作要點的通知

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2019年全省中医药工作要点的通知

一、聚焦中心工作,加快中醫藥改革步伐

1、深化“六醫統籌”中醫藥改革。推動中醫醫院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立以質量為核心、公益性為導向的中醫醫院考評機制和有利於中醫藥特色優勢發揮的醫院運行新機制。深化分級診療制度,推進中醫藥參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研究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中醫基本醫療服務包和推薦使用的個性化中醫治未病服務包。落實《關於開展基層中醫門診常見病按病種支付方式改革的通知》,完善中醫藥參與醫保支付方式改革聯繫點機制。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增量改革興辦中醫類醫療機構,加強社會資本辦中醫的政策引導和日常監管。協助省人大開展《浙江省發展中醫條例》修訂調研工作。鼓勵符合條件的縣(市)申報創建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

2、深推“最多跑一次”改革行動。全面落實《浙江省醫療衛生服務領域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行動方案》,做實做細“看病少排隊”“付費更便捷”等十項改革醫療衛生服務項目,推廣“網上看慢病”“線上可配藥”“刷臉進醫院”“檢查不重複”“健康大家管”“老齡貼心服務”等便民惠民新項目。引導和支持中醫醫療機構創新應用智慧醫療,利用人工智能輔助診斷、影像診斷、人臉識別等技術提升醫療服務質量和效率,推動形成診療更加安全、就診更加便利、溝通更加有效、體驗更加舒適的中醫醫療衛生服務新模式。

3、聚力縣域中醫醫共體建設。深入貫徹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於全面推進縣域醫療衛生服務共同體建設的意見》,圍繞六個“新”的核心任務,初步構建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深入研究縣域中醫藥發展扶持政策、縣級中醫院功能定位、縣鄉中醫藥服務體系構建、中醫藥人才隊伍培養等重大問題,出臺醫共體建設中發揮中醫藥作用的配套文件,推動中醫藥服務與臨床服務、公共衛生服務深度融合,加快“基層中醫化”步伐。支持和鼓勵縣級中醫院牽頭醫共體建設,進一步凸顯中醫藥服務特色優勢,指導和推進縣域中醫藥事業發展;其他醫共體牽頭醫院也要定期研究中醫藥工作,加強中醫科和中藥房建設,積極推廣應用中醫藥適宜技術,切實滿足人民群眾的中醫藥服務需求。

二、聚焦質量建設,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

4、強化中醫藥質量監管。加強中醫醫療機構醫療安全管理和風險防範,督促各級中醫醫療機構嚴格執行醫療技術規範、指南和操作規程,落實院感管理等制度規範,開展院感、病歷、針灸、推拿、中西醫結合康復、護理質控檢查,完善市、縣中醫醫療質控體系建設。做好中醫醫療機構應用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RGs)開展醫療服務和績效評價。開展第四周期中醫醫院等級評審工作。加強中藥飲片使用管理,組織中藥飲片專項檢查和處方政策調研,完善中藥飲片處方管理制度。認真做好中醫醫療機構安全生產工作。

5、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做好國家區域中醫(專科)診療中心和重大疑難疾病中西醫協作項目,建立100個以上覆蓋29個專業的省級中醫藥重點專科,完成基層中醫藥優勢病種終期評估,推廣中醫優勢病種臨床路徑和中醫診療方案,提升中醫藥臨床診療水平和服務能力。參與新發、突發重大傳染病防控和災害事故等衛生應急工作,舉辦中醫應急救援演練和專題培訓,做好中醫藥參與艾滋病防治診療工作。

6、重視中醫醫療機構建設。做好中醫醫院章程制定工作和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試點工作。推進縣級中醫醫療機構和省級中醫院中醫藥傳承創新工程建設。督促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工程進度,確保中央投資項目保質按期完成。積極爭取多家縣級中醫院納入全國強院建設範圍。做好中醫診所備案,細化完善備案制度。加強中醫醫療機構行風建設。

三、聚焦創新驅動,推進中醫藥現代化

7、加強中醫藥古籍整理研究。對浙江中醫古籍進行系統深度挖掘、整理、標註、索引,開展相關中醫藥理論和臨床病證的古籍文獻研究。重視當代名醫經驗研究,制定國醫大師、全國名老中醫、省國醫名師、老藥工等老中醫藥專家學術思想和經驗傳承工作方案,開展《浙派中醫》系列叢書編撰工作。

8、打造中醫藥科研基礎平臺。推進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建設,推進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工程省級中醫藥研究機構業務建設,加強省中醫藥重點實驗室、“十三五”省級中醫藥(中西醫結合)重點學科和省重大疾病中醫藥防治中心建設。

9、提升中醫藥科研創新水平。實施中醫藥現代化工程,深入開展重大疑難疾病中醫藥防治研究和基於經典名方的配伍理論研究以及中藥新藥開發。實施中醫藥科技計劃項目,加強對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的中醫藥防治研究。強化中醫藥科研管理,落實科研行為規範。加強省中醫藥研究院和省中醫藥發展研究中心建設,積極發揮浙江中醫藥大學、省中醫藥學會作用,放大科研平臺的集聚功能和輻射效應。

四、聚焦基層基礎,提高中醫藥服務可及性

10、爭創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湖州市、紹興市和海鹽縣等2個市、12個縣(市、區)要高標準通過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國家級複審。鼓勵符合條件的市、縣(市、區)政府申報創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

11、提升基層中醫藥綜合服務能力。推進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動計劃。積極引入“共享+中醫藥”理念,鼓勵建立縣域中醫藥一體化互聯服務,建設共享中藥房,融合中醫智能診療系統、遠程會診服務,實現縣鄉兩級中醫藥服務同質化、規範化、高效化。

12、推進基層標準化中醫館建設。已建成的中醫館要做好提質增效工作,未建成的要創造條件加快建設步伐。有條件的縣(市、區),今年要爭取提前實現100%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85%的鄉鎮衛生院建有基層標準化中醫館的目標。

13、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以國家和省級基層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基地為平臺,在各縣域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推廣10類30項以上的中醫藥適宜技術。

14、做好中醫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推廣“中醫藥+婦幼保健”模式,推動各級婦幼保健機構建立中醫科、中藥房,提高解決婦女兒童常見病、多發病的中醫診療服務能力。做好65歲以上老人和0-36個月兒童的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開展中醫體質辨識、中醫穴位按摩等服務,提供情志調攝、飲食起居調養、運動保健等方面的指導。加強中醫藥服務項目人員培訓,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群眾知曉率。

五、聚焦“杏林工程”,大力培育中醫藥人才

15、實施中醫藥傳承與創新“十百千”人才工程。啟動省級名中醫傳承人項目、優秀中西醫結合人才項目、中醫藥“新苗”計劃人才項目。

16、加強國家級、省級名中醫工作室建設。開展省級名中醫工作室建設,建立省級名中醫工作室基層工作站,鼓勵名中醫把工作站建到由中醫醫院牽頭的縣域醫共體建設單位。強化國家級、省級人才培養項目的管理,定期召開座談會,及時解決發現的問題,做好各項服務工作。

17、提升中醫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管理水平。配合完成國家中醫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現場評估工作,組織開展管理人員和師資培訓,重點加強培訓過程管理。

18、做好中醫藥繼續教育和人員准入工作。組織傳統醫學師承和確有專長人員考核及中醫醫術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開展中醫類別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工作。規範實施中醫藥繼續教育項目,做好項目執行情況的抽查監督工作。

六、聚焦兩創轉化,加快發展中醫藥服務業

19、推進中醫藥健康產業。完成第二批20個縣中藥資源普查工作,實施第三批39個縣的中藥資源普查。加強道地中藥材保護與開發,推進浙產道地藥園建設,鞏固“浙八味”品牌,宣傳新“浙八味”,擴大影響力。推動中醫藥健康旅遊發展,建設省中醫藥文化養生旅遊示範基地,推進中醫藥特色街區、特色小鎮建設。支持和引導社會力量有序發展中醫藥健康服務,鼓勵社會資本開設規範的中醫養生保健機構。加強中醫醫院治未病科室建設,支持中醫醫院與養老機構開展不同形式的合作。

20、弘揚中醫藥文化。推進《中醫藥與健康》小學教材進課堂,舉辦中醫藥文化進校園現場會,加強師資培訓,開展示範教學。實施《浙江省中醫藥文化推進行動計劃(2019-2025年)》。開展“中醫中藥中國行-中醫藥健康文化推進行動”,組織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調查,舉辦中醫藥知識大賽,創建省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發揮傳統媒體和網絡新媒體的作用,辦好“浙江中醫藥”公眾號。

21、推進中醫藥國際交流。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中醫藥交流與合作,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設中醫中心,開展中醫藥文化養生展。

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2019年全省中医药工作要点的通知

浙江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官微

掃描指紋關注“健康浙江”

注:長按指紋,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