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瓜是否有病害?診斷診斷就知道了!一起來看看這篇文章

黃瓜是否有病害?診斷診斷就知道了!一起來看看這篇文章

黃瓜生理性病害,也稱非侵染性病害,致病因素是非生物的環境因素。不適宜的環境條件,如陽光、養分、水分、空氣等均可成為非侵染病害的病因。生理病因不是病原生物所致,故沒有病症,外部病狀表現明顯,易察覺。

1.子葉診斷

條件適宜:子葉肥大,葉色濃綠,不脫落,節間3~5cm,嫁接前的底節7~8cm。

條件不適宜:

①種子成熟度不夠。子葉出土後扭曲翻轉,葉較薄較少。

②溫度低。子葉深綠無光,葉尖不規則下垂。

③溫度低,灌水不足。子葉過小且色濃綠,節間短。

④土壤溼度大,溫度高。子葉大而薄,葉色淺,苗腳高。

⑤水澇淹苗。子葉先黃後蔫,不久脫落。

⑥土壤缺水。子葉枯乾變黃,不久脫落。

2.真葉診斷

條件適宜:葉片肥大,濃綠,厚實,刺毛髮硬。

條件不適宜:

①缺水,溫度過低。葉片濃綠,無光澤,葉面捲縮,葉尖較短,有時向一面捲曲。

②缺水,溫度過高。葉色深綠無光,葉子上半部向下搭拉,下半部向上挺。

③水量太大,溫度太高。葉片大而薄,葉色淡綠,葉柄長。

④水過多,溫度低。葉色深綠有光澤,葉尖較長,葉邊緣翹起。

⑤溫度低。葉片五角下垂。

⑥苗期地溫過低或水量大、溫度低。發生漚根,半架以後發生的根系發育不良。午間氣溫過高,葉尖黑,葉片由邊緣逐漸向葉脈方向變黃。

⑦肥量大,水不足。葉色黑綠,心葉小。

⑧缺肥。葉色發淡,葉片較薄。

⑨錳中毒。形成褐脈葉、網狀葉脈和支脈先後變褐色壞死。有的植株沿葉脈出現黃色小斑點,並擴大成條斑。

⑩氨氣和亞硝酸氣害。中位葉先發病,後向上、向下部葉子擴展,葉緣、葉脈呈水浸樣斑紋,2~3d後乾枯。氨氣害,受害部位變褐色;亞硝酸氣害,受害部位變白色,病、健二者界限分明,葉背受害處下凹。農藥害。表現燒傷、萎凋、褪色、斑枯、落葉。

黃瓜是否有病害?診斷診斷就知道了!一起來看看這篇文章

3.莖診斷

條件適宜:莖粗濃綠,半架以下節間長6~8cm,半架以上節間長8~10cm。

條件不適宜:

①缺肥。莖細、色淺,植株細弱。

②夜溫過低,土壤過溼,通氣不良,節間過短。

③葉溫過高,節間過長。

④肥不足,水量過大。莖細高,節間長,葉大而薄,近圓形,葉緣缺刻淺,葉柄細長,且與莖夾角小。

⑤光照不足,溼度過大。早晨葉緣有吐水現象,生長點部位顏色變黃。

4.花診斷

條件不適宜:

①缺水。伸長的雌花短而細,花瓣色淡黃,橫向開放,子房彎曲,花朵小,長勢弱。

②缺水缺肥。雌花向上開放,長勢更弱。

③夜溫高,日照不足,氮肥、水分過多。徒長,開花節位下降,距龍頭超過50cm。

④溫、溼度過低或偏高,根系吸收能力下降導致發育不良。幼苗矮小,節間短,生長點集聚成疙瘩,開花或結出小瓜刺“花打頂”。

5.卷鬚診斷

條件不適宜:

①肥多。卷鬚較細短,早晨打卷。

②缺水。卷鬚粗壯伸長,與莖呈45°角,弧狀下垂。

6.瓜條診斷

條件不適宜:

①尖嘴瓜。早春溫室密閉,乾燥造成鹽類濃度障礙,使黃瓜吸收水分、養分不足,光合作用降低,易產生尖嘴瓜;缺水易產生瓜條短粗尖嘴,葉片濃綠;缺肥易產生瓜條細長尖嘴,瓜把較長,葉色淺而薄;溫度過高、過低,植株生長弱,不受精。

②大肚瓜。因水大、高溫、日照不足、病害或摘葉過多,幹物質生產降低,通風換氣期易產生中間肚大、兩頭細的大肚瓜。

③壓葫蘆瓜。肥不足、光照弱,花芽分化不良,易產生兩頭粗、中間細的蜂腰瓜、畸形瓜。

黃瓜是否有病害?診斷診斷就知道了!一起來看看這篇文章

7.根診斷

條件不適宜:

①肥害爛根。根鬚少而黃、枯乾,葉黑綠無光澤,有皺紋,節間短,心葉小而抱團,生長緩慢。

②積水淹水時間過長而漚根。不發新鬚根和不定根,根皮鏽色,根部腐爛;葉呈黃綠或乳黃色,葉緣枯黃,地上部萎蔫,植株死亡。

上述各種觀察部位是相互關聯的,診斷時也要綜合各方面因子,進行認真調查、觀測,根據診斷採取適宜措施,進行有效防治,以達到高產、優質、高效的目的。

來源 農人農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