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普娃順利進入自主閱讀,作為英語“渣媽”,這是我的啟蒙經歷

5歲普娃順利進入自主閱讀,作為英語“渣媽”,這是我的啟蒙經歷

南京英孚青少兒英語於2002年成立,16年來深耕南京。專注3-18歲孩子英語教育,英語啟蒙、英文閱讀興趣、考試學習、出國留學來英孚就夠了。我們的運行及管理遵照EF全球統一模式。50年專業英語教育經驗值得信賴,關注英語,關注孩子。

每一個牛蛙背後都有一個牛爸媽,牛娃光環有娃一半,更有牛爸媽的一半!完全複製牛娃路線咱們就不想了,那麼,作為一個“英語渣”媽媽,該怎樣實現英語啟蒙突破呢?

我家的“渣媽+普娃”的英語啟蒙路線或許有些借鑑意義。


5歲普娃順利進入自主閱讀,作為英語“渣媽”,這是我的啟蒙經歷


首先介紹一下我們這個“渣媽+普娃”的組合吧:

媽媽,二線省會城市,高考英語兩位數,一本,四級不知道怎麼混及格的,大家總來調侃的四級背單詞永遠只到“abanden”(正確的拼寫是abandon),這個單詞至今也沒回憶起來啥意思,反正考過四級以後再沒有英語啥事了……

男娃,語言方面比較弱,1歲10個月才能說兩個不一樣的字的詞,快兩歲半才能說短句子。目前5歲3個月,RAZ進入到了J級別,quiz不是特別難的全對或者錯1個。

下面是我們的啟蒙之路。

一、6-18月:誤打誤撞開啟了英語啟蒙

我家開始英語啟蒙完全是誤打誤撞。很早以前就知道多給孩子說話對娃發育比較好,但是對著一個一直咿咿呀呀都不給你的“木頭疙瘩”喋喋不休也是很考驗功底的,於是懶惰的我選擇了親子閱讀。

從娃會坐開始,就隔三差五地讀一讀書,從布書、紙板書、翻翻書開始,到1歲半時候進化到繪本。

這個時候,我發現有些繪本的語言感覺總是怪怪的,讀起來不舒服,又機緣巧合的看到了安妮鮮花的《不可錯過的英語啟蒙》,茅塞頓開。

5歲普娃順利進入自主閱讀,作為英語“渣媽”,這是我的啟蒙經歷

《不可錯過的英語啟蒙》

既然這些繪本都是英語的,那我

不如直接買原版繪本,用英語讀,用中文討論講解,豈不是可以一書二用!於是,轟轟烈烈的剁手階段開始了!

二、18月-3歲半:

集中解決娃對英語不感冒的問題!

3年前,網絡的資源遠沒有現在這麼多,各種論壇、路線、書單滿天飛,那時候我只是憑藉著本能從銷量高的、比較吸引眼球的開始買。

最一開始讀的是經典的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

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


5歲普娃順利進入自主閱讀,作為英語“渣媽”,這是我的啟蒙經歷


不過娃十分不感冒,並不太搭理我,我挖空心思畫下來了bear cat fish……貼在牆上,故作津津有味地讀,娃依舊我行我素,你high你的,我玩我的。

這時我不得不拿出來另一本經典的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

5歲普娃順利進入自主閱讀,作為英語“渣媽”,這是我的啟蒙經歷

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

這一本書是買的洞洞書,我用手指頭當毛毛蟲,在蘋果、梨子、草莓的洞裡扭來鑽去,娃頓時來了興趣,很長一段時間,這本書冠絕後宮,很是得寵。

於是,我一鼓作氣,收了廖彩杏半年的書單,其中的洞洞書The Wheels on the Bus, Down by the station, Ten Fat Sausages……直到現在娃還記憶猶新。

The Wheels on the Bus

5歲普娃順利進入自主閱讀,作為英語“渣媽”,這是我的啟蒙經歷


5歲普娃順利進入自主閱讀,作為英語“渣媽”,這是我的啟蒙經歷


Down by the station

Ten Fat Sausages

5歲普娃順利進入自主閱讀,作為英語“渣媽”,這是我的啟蒙經歷

與此同時,我還入手了Usborne的單詞書Big Book of English Words,幫助娃提高詞彙量。


5歲普娃順利進入自主閱讀,作為英語“渣媽”,這是我的啟蒙經歷


Big Book of English Words

這一本書有1000個單詞,包括顏色、形狀、生活場景、衣物、天氣……全部都是非常非常常見的。雖然咱們英語渣,但是這1000個單詞大部分還是沒問題的,於是出門在外,時不時的哼唱兒歌、對娃大叫Look,bus!成為常態。

另一方面,入手了數本usborne的翻翻書,也就是Peep inside和look inside,當然也是從娃的興趣點入手,飛機、汽車、交通工具……等等。讓娃對句子,短語建立初步概念。

這一階段,渣媽嗎們最頭疼的應該不是自己的英語水平差,畢竟這幾個單詞還不足以嚇退雞媽媽們的熱情,大家頭疼的是孩子對英語“不感冒”

在這裡,我也分享幾個讓娃愛上英語的辦法,供大家借鑑:

1. 手電筒遊戲:這個是2、3歲的最愛。每晚關燈以後,開始“探險”,我拿手電筒,照向家裡的物品,由娃說出物品的英文。比如cup table wall hand……後面又升級成說短句子比如I can see a red cup. This is a yummy cake……每次娃都玩得不亦樂乎。

2. 誇誇誇:不遺餘力地誇,不分場合地誇,越誇張越有效,娃越小越有效。


5歲普娃順利進入自主閱讀,作為英語“渣媽”,這是我的啟蒙經歷


舉個例子吧:

記得有一次我們去動物園玩。看到牆上有No Feeding的標語,我假裝自言自語的說:“No Feeding,啊,‘不能喂’啊!”

餘光看到娃在旁邊豎著耳朵聽,馬上喊娃:“寶寶,來來來,媽媽教你讀No……”

娃馬上接道:“No Feeding!”

我故作震驚地說:“怎麼可能?你怎麼知道?我都沒有告訴你!”

娃得意地說,我早就會了!

娃一路上,得意的看到動物就要大聲說英語THIS IS A TIGER! NO FEEDING! 旁邊熱情的叔叔阿姨爺爺奶奶,少不了誇讚兩句,哇……小朋友好厲害!於是娃樂了好幾天!

3. 中英文互譯:很多媽媽在啟蒙初都糾結過要不要翻譯的事情。而我從來沒有糾結過,畢竟 娃中英文都要學的嘛,有啥好糾結的!我的辦法是:講中文,不講英文;講英文,不講中文。

前面說過,我是一書兩用。那麼每本書我都至少講過4-5次到10幾次,講的時候,有時候全中文,有的時候全英文,避免了娃聽不懂,又防止了字對字翻譯會不會不利於英語思維發展的隱憂。直到現在,我也依然用這種方法,英文讀,中文討論(注意是討論,不是翻譯)。

4. 點讀筆:我家也算比較早一批買點讀筆的。最早用來聽廖彩杏的兒歌,有的牛娃能靠點讀筆一路讀上初章。我家則不太感冒,有時候也聽一聽,更多時候是不等讀完就反覆不停地點


5歲普娃順利進入自主閱讀,作為英語“渣媽”,這是我的啟蒙經歷


三、3歲半到4歲半:

英語渣媽劣勢顯現,四處尋求突破口

上一階段,娃比較輕鬆地就積累了1500左右詞彙量,看英文版粉紅豬目不轉睛,也能時不時蹦出幾句英語了,有的時候還能即興來上一段小故事(當然一般都是關於托馬斯小火車,或者大怪物要推倒房子之類的)。

這時候,英語渣媽的劣勢就開始顯現了:一方面並不知道接下去應該如何繼續進行英語啟蒙;另一方面自身能力不足,在口語方面也沒有辦法幫助孩子繼續深入突破。

在這個階段,焦慮的渣媽四處逛論壇,企圖找到突破口。

1. 線下英語機構

挑選線下機構,我的要求就是必須外教,必須人少,必須可以順利升級升班

去的目的並不是要學多少東西,大家也都知道,線下機構的進度都是慢的不能再慢的,我的想法主要是讓孩子鍛鍊鍛鍊,跟外國人講話不怯場,建立信心。


5歲普娃順利進入自主閱讀,作為英語“渣媽”,這是我的啟蒙經歷


經歷了大概一個多月的試聽以後,終於敲定了一家開業時間不長的小型線下機構。因為之前孩子一直都是在家裡聽我的中式英語,乍到機構去,時不時處於蒙圈狀態,但我並不著急,果真沒到兩個月,娃就順利升班,8個月以後又連續升級三次,到了該機構的最高班型。

當然現在那個機構還有20多節課沒有上完,畢竟孩子的時間耽誤不起,接送也挺麻煩,目的到了就行了,剩下的課時以後有機會再去上。

2. 線上英語課

線下英語上了一個多月,焦慮的媽媽就發現,線下外教課完全不能滿足英語發展需求,於是將視線轉向了線上英語


5歲普娃順利進入自主閱讀,作為英語“渣媽”,這是我的啟蒙經歷


我們交了6個月的課時包,但是在實際上課的過程當中,發現外教的能力參差不齊,而且由於不能固定外教,導致老師對孩子的真實水平並不瞭解,畢竟同是上L2,有的是大娃應試逼上去的,也有像我家這樣偏向原版路線的。

很明顯,面對這兩類孩子,老師的引導方式應該有所區別,但每節課只有短短的二十五分鐘,老師剛剛摸清孩子的狀態,就要下課了,再加之每次佔老師都是星期一上午10:00。這個時候我們通常都在開例會,沒有辦法搶老師。所以,我們在一個月試用期未滿的時候全額退款了。

3. 一對一外教上門

放棄了線上1對1以後,我又尋思起了線下1對1,通過各種關係找到了一位外國留學生,請他每週到家裡來2次,給孩子上英語課。

很快,我就發現這種方式也行不通,因為孩子比較小,還沒有上課的概念,外加外教又是學生,控場能力不強,

經常會出現老師追著孩子各個房間跑,淪落為陪玩的境地,咬牙堅持了數週以後也放棄了這種方案。

4. 全方位立體式灌輸

這裡的“全方位”指的是音頻、視頻、書同步同頻,比如粉紅豬小妹、小鼠波波、托馬斯等,娃看動畫基本理解,再靠圖片,音頻逐一對應。這種效果比較好,家長也省心。


5歲普娃順利進入自主閱讀,作為英語“渣媽”,這是我的啟蒙經歷


5. 趣配音

在我的印象裡,很多牛蛙都是用點讀筆/ipad/傾聽者聽2遍,然後自己讀2遍,就融會貫通了。但我們家是普娃,自然是不願意這麼幹的別說自己讀了,就算跟讀,他也極其不情願。

所以,在四歲半之前我對他的真實英語水平一直是靠估摸。為了讓他願意跟讀,我開始讓他嘗試少兒趣配音。配一次加一個星星,配到50個,就給他買一個火車玩具~ 前前後後他一共配了70個。

後來為什麼終止了呢?一是普娃自然是不肯挑戰高難度的,一開始還有促進作用的,後面始終停留在短,少,慢的低難度配音上,效果幾乎為0。二是把趣配音當做了看電視時間,配之前挑挑撿撿看幾個,配音完以後還要再看幾個,特別浪費時間。三是出於對娃眼睛的保護。

5歲普娃順利進入自主閱讀,作為英語“渣媽”,這是我的啟蒙經歷

這一階段孩子最喜歡的幾套書有《小豬小象》《小鼠波波》《蒼蠅小子》《第二圖書館》前半部分~

5歲普娃順利進入自主閱讀,作為英語“渣媽”,這是我的啟蒙經歷

四、4歲半至今:

猛攻sight word和phonics,我們走進了自主閱讀!

在各種惶恐之後,一夜之間,發現論壇裡,英語牛娃滿天飛!自家英語啟蒙雖然起了個早床,卻趕了個晚集,連娃目前的水平都摸不準

痛定思痛,決定開始sight word和phonics的學習,大火猛攻,爭取英語上一個臺階!

1. 默默醞釀期

在上一階段的末期,我心裡已經隱隱感覺到必須開始自主閱讀,於是買了幾套英語書《寶寶學常見詞》,學樂《sight word Tale》和拼讀。

5歲普娃順利進入自主閱讀,作為英語“渣媽”,這是我的啟蒙經歷

《寶貝學常見詞》

Sight Word Tales

5歲普娃順利進入自主閱讀,作為英語“渣媽”,這是我的啟蒙經歷

結果並不如人意, here her there where……在句子裡的時候都分得清,單獨拎出來就不知道哪一個是哪一個於是我又自制了卡片,企圖讓娃看字能讀,當然結果也是失敗的

通過四五個月的折騰,雖然基礎並不牢靠,但220個常見詞多少也知道一些,26個字母發音也基本上理順了。在這裡還要感謝Alphabet Blocks和Leap Frog這兩部動畫片。


5歲普娃順利進入自主閱讀,作為英語“渣媽”,這是我的啟蒙經歷


2. 突飛猛進期

在此之前我一直沒有用非常典型的分級進行啟蒙(海尼曼raz牛津樹之類……)從去年9月份中旬開始,我下定決心推經典分級系統RAZ。


5歲普娃順利進入自主閱讀,作為英語“渣媽”,這是我的啟蒙經歷


因為聽力領先比較多,所以直接讀一遍,聽一遍,過!

大概1個月,刷到了E,這個時候開始出現情緒,因為raz比較枯燥,而且複雜詞彙也持續提升,為了保持興趣,我們改刷了牛津樹


5歲普娃順利進入自主閱讀,作為英語“渣媽”,這是我的啟蒙經歷


2個月左右,從4開始一路刷到7~又把以前心愛的《小豬小象》《圖書館》廖彩杏……都自主閱讀了一遍。

這個時候,娃的閱讀速度提升非常快,對英語的自信心有了極大的增強。

3. 鞏固提升期

Raz 刷到G~H後,再次出現了瓶頸,quiz正確率下跌得比較厲害。我又趕鴨子上架,畫起了思維導圖,把書裡的關鍵詞摘出來,帶娃一起畫圖


5歲普娃順利進入自主閱讀,作為英語“渣媽”,這是我的啟蒙經歷


剛開始全程我畫,後來我負責寫和畫,娃來連線,搞明白那些是圍繞那些說的~


5歲普娃順利進入自主閱讀,作為英語“渣媽”,這是我的啟蒙經歷


慢慢,娃也有些明白了,文章最重要的是標題,第一段需要重點讀,開頭和結尾一般點出全文說的啥等等~與此同時,又剁手了牛九,施蒙爺爺,女巫溫妮,神奇校車穿插枯燥的raz。目前順利刷到J。

作為渣媽+普娃的組合,能夠把英語學到這個程度,內心是欣慰的。

回首啟蒙路,普娃的英語學習一定是螺旋上升的~這就意味著一定會有原地踏步,甚至是倒退的時候!這時候,最重要的就是信心,對自己有信心,對娃有信心。

咱們渣媽沒辦法對標牛娃媽,也就不要拿自己娃去和別人娃對比,多想想娃的不容易,記住,你和娃才是一個戰隊,決不能內耗精力!

要相信,只要堅持度過數個月的低谷期沉靜期,娃的小小閃光點,就能燒成燎原大火!

5歲普娃順利進入自主閱讀,作為英語“渣媽”,這是我的啟蒙經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