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黑客“漂白”:電腦天才誤入歧途 幫教後助警方破案

少年黑客“漂白”:電腦天才誤入歧途 幫教後助警方破案

4月11日,最高檢與團中央召開未成年人檢察社會支持體系建設試點工作新聞發佈會,通報近年來檢察機關與團組織推動未檢社會支持體系建設的有關情況,併發布了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小劉幫教案、未成年被害人小尹救助案在內的十起典型案(事)例。

少年幫教後“黑客”變“白客”

幫警方破獲特大網絡傳銷案

未成年人小劉為了炫耀其電腦技能,吸引更多人加入其建立的QQ群,非法獲取大量公民個人信息並放在群中,供群成員隨意下載,小劉因此被公安機關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立案偵查。

2017年8月,案件移送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檢察官經社會調查瞭解到,劉某愛學習、能鑽研,對網絡技術有興趣有天分,一貫表現良好,屬於初犯,結合其犯罪情節輕微、認罪悔罪態度好等情節,依法對其作出附條件不起訴決定。

同時,成立了由檢察人員、司法社工、學校老師等組成的幫教小組,制定了有針對性的幫教考察方案。

根據方案,在附條件不起訴考驗期間,檢察機關對小劉進行了法治教育,學校團委、社工定期和小劉談話,瞭解他的思想動態,對其進行心理疏導,引導他把天分和技術用於正途。

在此期間,經檢察機關批准,劉某利用自己的網絡技術協助警方破獲一起特大網絡傳銷案件。他還積極參與網絡安全建設,協助有關部門堵塞網絡安全漏洞,由一名“黑客”變成著名“白客”,在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官方網站的“白帽子原創積分排名”居於全國前列。

2018年12月,淮安市淮陰區人民檢察院對小劉作出不起訴決定。

“涉罪未成年人可塑性很大,容易改造,但如果處理不當,將來又可能變本加厲危害社會。”最高檢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案中,檢察機關聯合團組織、司法社工、心理疏導專業人員等多方社會力量,量身制定幫教方案,精準實施幫教,確保其認識到自身錯誤,轉而利用專業特長服務社會,最大限度地挽救失足未成年人,為國家保住了一個有用之才。

7歲小孩被歹徒傷害

多方救助幫孩子走出心理恐懼

根據最高檢通報,被告人馬某某與被害人小尹(案發時7歲)父親有糾紛。馬某某持刀砍斷小尹的右手,雖然斷肢及時再植,但是小尹身心均遭受巨大創傷。

廣東省廣州市檢察院在依法指控被告人馬某某犯罪事實的同時,通過團市委鏈接社會各方力量,迅速聯動,共同為小尹制定一套綜合救助保護方案。

法律援助方面,君諾未成年人保護公益服務中心指派專職律師作為訴訟代理人,無償代理案件中的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並在判決生效後繼續跟進判決的執行問題。

社工介入方面,團組織所屬“青年地帶”站點服務承接機構啟創社工中心提供個案跟進服務,通過每週家訪制度,以談心、遊戲、外出活動等多種形式持續跟進被害人的康復情況、學習情況及家庭生活情況,及時向檢察官溝通相關信息,並形成個案介入報告提交檢察機關。

針對被害人小尹與其家人在案發後的焦慮、恐懼的狀態,在團市委的協助下,檢察機關委託廣州市惠愛醫院,對小尹以及其父母、哥哥進行心理危機干預,對由案件產生的抑鬱、焦慮、恐懼情緒進行有效疏導。

社工在介入的過程中發現,目睹案發全過程的小尹哥哥在心理康復方面仍存在障礙。檢察官與社工協商進一步開展心理評估疏導的方案。之後,小尹及家人的負面情緒得到了緩解,尤其是小尹,從恐懼封閉的狀態重新恢復到活潑開朗的性格,願意走出家門,融入社會。

檢察官通過社工瞭解到,被害人因經濟困難而不得不停止康復治療。為此,檢察機關主動啟動了國家司法救助程序,創新建立起檢察機關、醫院及醫務社工機構三方合作的模式,由檢察院將救助金撥付到醫院賬戶,醫務社工監督該筆費用的使用情況,確保國家司法救助金全部用在被害人的治療上。

“本案是檢察機關與團組織合作,構建並運用未成年人檢察社會支持體系,為未成年被害人提供支持的典型案例。”最高檢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紅星新聞記者 高鑫 北京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