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家裡最爭氣的孩子,往往是父母最不重視的那個

知否大火,大家都對主角人設滿意得不行,沒有楚楚可憐的傻白甜,也沒有完美無缺的高富帥,有的只是各種形勢下,栩栩如生的人格屬性。

如同我們生活中的一地雞毛,就一個字:爽!不得不說,劇本真好。家裡最爭氣的孩子,真的往往就是父母最不重視的那個。

知否知否,家裡最爭氣的孩子,往往是父母最不重視的那個


1.

最不受寵的明蘭,在盛家活得那麼卑微,那麼小心,上有正牌原配的嫡親子女,中有榮寵加身的妾室子女,而她位於兩頭均不沾的末末端,媽不在爹不疼,處境可想而知。

卻練就了一身生存的本領,多少次化解危機,相比之下,借用很火的一句話,我這種人,在電視劇裡,頂多只能活到第二集(捂臉)。

知否知否,家裡最爭氣的孩子,往往是父母最不重視的那個

還好有個很疼愛她的祖母,願意傾盡所有,悉心栽培,不僅讓她精通了馬球,識字,女紅,管家,樣樣不落。聰明伶俐,處事圓滑,榮辱不驚,外人看來多麼的精明能幹,這其中受過多少苦,恐怕也只有她本人知道。

越在逆境下的孩子,越有一顆堅強的心智,因為他們知道,凡事只能靠自己,外面的人又不是親爹親媽,沒義務讓著你,自己的親生父母尚且不重視,更何況無血緣關係的外人。察言觀色,未雨綢繆,細微謹慎,明哲保身,都是活下去的基本技能。

知否知否,家裡最爭氣的孩子,往往是父母最不重視的那個

孝莊秘史裡有一段印象深刻,摩格和多爾袞爭權,連身邊最得力的謀臣都勸他:還是放棄吧,你贏不了他的。摩格感嘆命運不公,時運不濟。

那位大人說了一番讓我至今難忘的話:你爭不過他不是你的命太差,而是你的命太好!你從小就養尊處優,不知世態炎涼,而多爾袞出生便被極其惡劣的環境包圍,因儲位之爭,隨時可能命喪黃泉,朝不保夕,所以他從小就知道如何攻,如何守,如何運籌帷幄,如何謀算人心,這些都是他已經融入身體的本能。

就好像兩人打拳,你還沒出手,對方就已經算準你的招式,如何破解,那這個遊戲還能玩嗎?


2.

再看顧廷燁,生存環境比明蘭好不到哪裡去,上有總是對他一個恨鐵不成鋼的父親,還有一個心機頗深,體弱多病,襲著爵位的哥哥,更有一個虎視眈眈,假面菩薩的繼母,一個一心想搞死他,然後讓自己親兒接班的毒婦。

看似吊兒郎當,事不關己,實則看破不說破,沒有親媽的庇佑,能在這麼複雜的豪門宅院裡活下去,實屬不易。

知否知否,家裡最爭氣的孩子,往往是父母最不重視的那個

被設計趕出門後,並無他法,唯有拼命,巧用智囊,方能保全自己,至於後面的成就,也都是在死磕的過程中才得來的,刀尖上舔血,箇中滋味,沒經歷過的人也真是難以體會。

太后生氣要打他的時候,拔下衣服,那一條條刀疤,都是血搏的鑑證:要想人前顯貴,必先人後遭罪。

他聰明,勇敢,膽大心細,步步為營,待人真心實意,就連算計著迎娶明蘭時也是煞費苦心,顧全大局,為達目的會使盡全身解數,只要有5分的可能性他就會去試一試。

知否知否,家裡最爭氣的孩子,往往是父母最不重視的那個

這才是在生活中吃過苦頭的人,才會做的選擇,因為他們明白,主動出擊,才能掌握自己的人生,被動等待,永遠只能接受命運的安排。


3.

反觀小公爺,一個天之驕子,喊著金鑰匙出生的王子公貴,父母的掌上明珠,看似樣樣優秀,實則不堪重擊。

光有一顆赤誠心,卻缺少生活的歷練,以為憑絕食就能徵得母親同意,卻不曾想到險象從生,更找不到解決的辦法,唯有犧牲最愛,才能保全大家。

再者,他缺少了像顧廷燁那樣的條件,顧廷燁是無所顧忌,反正捷身一人,而他,上有高堂,稍有差池,便是以整個家族為代價,他不敢,更不能。

知否知否,家裡最爭氣的孩子,往往是父母最不重視的那個

溫室裡的花朵紙上談兵,從來都很擅長,真正面對刀光劍影時,卻手足無措,說得也是,一個從未打過仗的人突然要去殺人,怕是還沒拿起劍,手就已經抖得不行,更別談豁出性命去拼了,此時他眼中的恐懼已經把勇氣懟得煙消雲散,彷彿一隻待宰的羊羔。

如果那時候視死如歸一下,結局會不會完全不一樣,可是,沒有如果,有些人,有些事,一旦錯過,就是一生。

他的人生始終停留在等待這個階段,等待母親去盛家提親,等待科考中榜,等待高官俸祿,再去迎娶明蘭,卻從來站不到明蘭的位置,去想一想她的處境有多艱難,女兒家能等多長時間?

知否知否,家裡最爭氣的孩子,往往是父母最不重視的那個


4.

在盛府,最得寵的墨蘭卻走上了不歸路,從小便享盡父母疼愛,是盛老爺最愛的女兒,一路太順,沒體會過人世間的酸甜冷暖。

只想一味壓著其他姐妹,以為嫁到看似顯貴的伯爵府,就能飛上枝頭,殊不知豪門深苑的陰險狡詐,使得都是不入流的下作手段,你當別人家的女眷都是吃素的?

自己幾斤幾兩,掂量不清,格局小,眼界短,所以不幸福是必然的。

知否知否,家裡最爭氣的孩子,往往是父母最不重視的那個

成長這件事,從來沒有人能夠替代,只有痛了,疼了,扒了一層又一層的皮,才能脫胎換骨。父母的疼愛,應該是有度的,過分地限制了孩子長大的腳步,孩子必然少了摸爬滾打的過程,最終,這樣的果實,是經不住風霜洗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