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時最高4元,摩拜哈囉齊漲價,共享單車都快騎不起了

哈囉出行客戶端顯示,哈囉單車從4月15日起在北京地區實行新的計費規則,每15分鐘1元,1小時4元。此前小藍單車與摩拜單車已調整計費規則,未來共享單車騎行15分鐘後的費用普遍超過1元。


1小時最高4元,摩拜哈囉齊漲價,共享單車都快騎不起了

漲價是企業不得已的舉動。近兩年,共享單車行業競爭激烈,各家的燒錢模式已經過去,更有不少品牌已經退出市場。表面上看,競爭者少了,日子應該比以前更好過。其實不然,一方面,很多消費者害怕押金難退;另一方面,監管部門對市場嚴格監管,譬如要求不得挪用用戶押金等。一系列組合拳,讓共享單車企業不敢動用用戶押金,既然不能錢生錢,那麼首先就要做到不虧損或少虧損。否則,看不到希望的投資人也不會答應。

不過,在一個充分競爭的領域,漲價不是想漲就能漲的。對這些企業而言,漲價前必須考慮競爭者對自己的替代能力——不僅有其他共享單車企業,還有公交、地鐵、公共自行車等交通工具,一旦價格嚇跑了消費者,結果只能是得不償失。同時,這也意味著粗放型發展的結束,企業必須迴歸主業,做好管理和運營,使自己具備較強的用戶粘性,否則即使不漲價,也可能慢慢被消費者拋棄。

此前,共享單車一直處於全行業虧損狀態,盈利模式尚未成熟,在風投資本退潮的背景下,扭虧的壓力越來越大。從近年來互聯網行業的發展來看,先低價圈地培養市場,再漲價收割流量,已經是一條成熟的可行之路,外賣、網約車等都是如此,共享單車步入漲價後塵亦不奇怪。

漲價本身對共享單車行業來講,是一個積極有效的措施,它能夠直接增加經營收入,減少低價惡性競爭,並通過價格機制篩選忠實用戶,拓展出更多營收項目,進而實現扭虧為盈,步入可持續健康發展。如果共享單車能實現盈利,也就更有能力為用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對廣大用戶來講也是好事。

1小時最高4元,摩拜哈囉齊漲價,共享單車都快騎不起了

目前來看,雖然共享單車漲價會“掉粉”,但不會造成用戶大面積流失,畢竟共享單車能夠為市民帶來生活便利。另外,共享單車的漲價空間有限,如果性價比過低,它很快就會被公共自行車、電動車、出租車等交通工具代替。而且,現在各大平臺已將交通出行產業鏈打通,共享單車只是其中一環,他們需要考慮綜合競爭力,不可能漲價過高而讓大量用戶流失。

1小時最高4元,摩拜哈囉齊漲價,共享單車都快騎不起了

為什麼說提價是一個死局?原因恰恰在於提價的操作。因為它反映出很多深層次的問題。提價,一方面說明降成本的努力效果不大。在大城市,公共交通體系日益完善,提價後的共享單車和公共交通相比,正在喪失絕對優勢。而在三四線城市,由於城市範圍有限、交通不擁擠,共享單車的市場本來就小。

另一方面,提價也說明開源的成效不明顯。這幾年來,共享單車企業想了很多辦法來拓展利潤來源,比如增加車身廣告、開設購物商城、大數據變現等,但效果都不好。究其原因,共享單車的消費場景不具備可持續性,也不具備休閒性,註定無法在騎行時間內完成客戶價值鏈的延伸。

成本降不下來,開源效果不佳,共享單車行業要破解死局,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