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龍公館到國賓館,細數“昆明釣魚臺”的前世今生

對於昆明來說,散落在城市各個角落的民國公館,無疑是一道雋永的風景,這些或隱藏於林立高樓間的異國情調洋房,或掩映於森森古木後的幽深庭院,都在無聲地訴說著近百年前那段風姿綽約的民國時光。

其中,最特別的莫過於北京路旁、盤龍江畔的「震莊」。儘管坐落於城市中心繁華地帶,對於普通市民來說,「震莊」依然保有一份神秘甚至傳奇的色彩,每每路過,仍會禁不住隔著漣漪陣陣的池水投去獵奇的目光。

從龍公館到國賓館,細數“昆明釣魚臺”的前世今生

最初的震莊是民國時期叱吒風雲的“雲南王”——龍雲的私人府邸,時稱“龍公館”。作為滇軍高級將領,主政雲南18年,抗日戰爭時期先後派遣20多萬滇軍奔赴抗戰前線,在包括“臺兒莊戰役”等二十多個戰役中為抗戰勝利付出了大量心力。

從龍公館到國賓館,細數“昆明釣魚臺”的前世今生

時任雲南省主席的龍雲特意挑選了盤龍江邊又稱“臨江裡”的街道建築了這座公館。彼時中國官員為官講究的是“平順穩當”,為自己的私邸取名或為飛黃騰達、或要光耀門楣,或求順遂平安,唯獨龍雲反其道而行之,以“震”字命名,著實讓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

從龍公館到國賓館,細數“昆明釣魚臺”的前世今生

其實這震莊的“震”不能以其字面意義來解釋,而是取自八卦中的“震卦”,“臨江”二字以“龍”最利,震卦屬雷,即龍所居,故名。從空中俯瞰,震莊建築群是一個完整的八卦造型,錯落分佈錦、繡、乾、坤4座樓房,既有中國古典園林的格調,又兼有歐陸法式建築的風格,典雅莊重兼而有之。

從龍公館到國賓館,細數“昆明釣魚臺”的前世今生

從龍公館到國賓館,細數“昆明釣魚臺”的前世今生

從龍公館到國賓館,細數“昆明釣魚臺”的前世今生

從龍公館到國賓館,細數“昆明釣魚臺”的前世今生

這座始建於1936年的民國公館在新中國成立後,雲南省人民政府在保留原貌的基礎上作了擴建,將其作為接待國家元首和重要賓客的國賓館,以震莊迎賓館命名。震莊又開啟了一段全新而充滿榮耀的歷史。

據這裡的工作人員自豪地介紹,除了毛主席,這裡接待了幾乎所有的國家領導人和許多訪滇外賓。1972年7月,周恩來總理在這裡發表了“關於保護滇池的講話”,這個講話對以後昆明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1986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訪問雲南時,正是在震莊乾樓受到了省領導隆重的接待;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從龍公館到國賓館,細數“昆明釣魚臺”的前世今生

「震莊」分為內外兩院,外院由一組毗鄰北京路的7棟中式小樓,以及水上餐廳、亭榭組成,是賓館對外接待的重要設施。內院則是一組法式建築別墅群,由一座石拱橋和外院連結。內院的核心建築是乾樓,是貴賓下榻的地方。

從龍公館到國賓館,細數“昆明釣魚臺”的前世今生

從龍公館到國賓館,細數“昆明釣魚臺”的前世今生

從龍公館到國賓館,細數“昆明釣魚臺”的前世今生

從龍公館到國賓館,細數“昆明釣魚臺”的前世今生

位於南面的多功能廳是集多種會議功能於一體的會議廳。最多時可容納200人。配備了大型條幅電子幕布,演示視頻電視,自動升降投影儀等會議先進設施。

而舊址可容納30人以上的小禮堂, 又是另一番經典設計。 典型的中式風格,紅底金龍圖案藻井之下懸掛的六邊圓柱宮燈,雕樑畫柱的木結構風格,搭配雕花木屏風及花山,古典尊貴之風溶於其中。

從龍公館到國賓館,細數“昆明釣魚臺”的前世今生

漫步「震莊」,牆外車來車往,高樓林立,盡顯都市風範;牆內則是亭臺樓榭,綠意盎然,滿目鳥語花香。那道紅牆彷彿一道屏障,隔絕了世外的一切喧囂和浮華,為園內守住了一份天然的寧靜與清涼。

從龍公館到國賓館,細數“昆明釣魚臺”的前世今生

遙想當年:某個陽光明媚的午後,龍雲也曾站在這裡,看陽光照射下的噴水池水柱散出一道道彩虹;某個晚霞滿天的傍晚,伊麗莎白女王在乾樓二樓的方形陽臺上凝望昆明夜幕降臨······

「震莊」,新舊昆明的親歷者,春城發展的見證者,它,早已這座城市榮耀的一部分,在日升月落間,靜默而從容地走向新的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